包喜軍 李 剛 朱 玉 張匯東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中國以科學有力的疫情防控舉措,為全世界抗疫贏得了時間,向世界展示了疫情防控的中國樣板。中國在此方面的表現,不僅提升了國家形象,而且也向全體人民教科書式的科普了傳染病防控的知識。作為警犬疾病防治工作者,既要發揮職能作用,為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也要汲取經驗教訓,借鑒新冠疫情防控的有效舉措,做好犬病防治工作,為警犬健康保駕護航。下面,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傳染源,顧名思義,就是疾病傳播的源頭。傳染源就如同疾病的病因,疾病的治療講求標本兼治,既要治療臨床表現出的表象癥狀,也要治療引發疾病的根本原因,所以隔離傳染源、防止病原體的繼續擴散傳播是控制任何傳染病的首要途徑。
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隔離傳染源主要采取了病患的定點醫院治療、建立方艙醫院、居家或集中隔離,以及建立行政區劃分疫情傳染的不同危險等級制度等措施。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將病人或傳染源控制在某個有限的活動區域,這個區域有時可能小到僅僅是某個小區的幾個單元,有時也可能會擴大至整個城市,不論區域的大小如何,這使得病原體不會傳播至其他更大的區域,從而達到了使傳染源相對隔離的目的。
同樣,在警犬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中,也必須提高對隔離傳染源的重視,在對犬區的規劃建設時,必須把隔離病犬區建設放在首位。隔離犬區必須建設在整個犬區的下風口位置,若整個犬區占地面積較小,則隔離犬區與健康犬區的距離至少有500m,或者在實際工作中,也可依據傳染病的危害程度、傳播強度等因素選擇距離適宜的位置建設臨時的隔離犬舍。

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傳播的途徑。新冠病毒主要以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兼有接觸傳播、消化道傳播等方式。
為了切斷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采取了消毒和物理隔離的措施,具體做法就是:戴口罩、勤洗手。
在警犬傳染病的防控方面,細化、優化消毒程序和消毒力度則是最佳措施。當犬群發生傳染病時,一定要織牢、織密日常消毒的防控網,同時也要優化消毒程序,不同類型消毒藥的交替使用以及消毒藥物的濃度都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另外,在溫度、濕度、營養物質等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的必要條件中,濕度更易可控,因此,保持犬舍的干燥、衛生,更有利于對病原體的控制。
易感動物是指尚未感染傳染病原體的、若不加以保護則很容易被傳染的動物。
封城、封村、封小區,以及盡量減少中高風險區域人員流動等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既是一種隔離傳染源的措施,也是一種對健康人群的保護措施。隨著對新冠病毒研究的不斷深入,疫苗免疫也已經成為對健康人群的一種最直接、安全、有效的保護措施。
在犬病防治方面,保護易感動物,除了傳統意義上的保護健康犬使之不與病原體接觸外,還應加強易感動物的飼養管理:改善飼養環境、給予營養全價的飼糧、減少應激因素刺激、增加犬主人與犬的陪伴與互動等。對于犬的疫苗,許多犬烈性傳染病已有保護力很高的疫苗,比如:犬瘟熱、犬細小病毒病、狂犬病等。近幾年,在警犬群中,隨著疫苗的廣泛接種,各項防控措施的全面落實,犬瘟熱病、犬細小病毒病的發病率已很低,狂犬病更是數十年來未出現一例。然而,許多非烈性的、死亡率較低的傳染病卻時常在全國各地警犬基地出現,其中尤以犬窩咳的發病率最為突出。
犬窩咳是一種以呼吸道癥狀為主要發病特征的、具有一定傳染性的疾病,該病的病原復雜,主要是病毒、細菌和支原體等單一感染或多種病原的混合感染。該病的病程一般較長,發病時主要表現為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癥狀,嚴重時會出現氣管炎、支氣管炎或大葉性肺炎,患病犬死亡率較低。因該病在短時間內可使整窩犬出現咳嗽癥狀,所以俗稱犬窩咳。近幾年,由于犬的流動性加大,增大了傳染的風險,因此出現了“逢聚必咳”的現象。全國各地警犬技術部門在犬窩咳的防控方面也逐漸積累了經驗。
2020年,某警犬基地犬呼吸道疾病的發病數為707頭次,較2019年發病數減少54.9%。之所以在犬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方面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得益于技術手段科學和管理措施得當。
一是做好犬群的日常疫苗接種、驅蟲等常規犬病預防工作,加強犬的營養管理,充分保障犬群總體健康狀態穩定。對犬群的疫苗接種主要分為幼犬接種程序和成年犬接種程序。幼犬的免疫接種程序按照疫苗生產廠家的推薦正常實施;對成年犬實施春季、秋季兩次加強免疫,接種的疫苗主要為四聯苗(犬瘟熱病、犬細小病毒病、犬副流感病、犬傳染性肝炎)、鉤端螺旋體二聯苗(犬型、黃疸出血型)和狂犬病疫苗。對犬群的驅蟲主要按照每月驅蟲一次的標準執行,對出現寄生蟲疾病的警犬另外實施治療。飼料生產部門加強了對犬的體重、體長、毛色、運動耐力、糞便等的監測,充分確保了警犬在生長發育、運動訓練時的營養需求,增強了警犬體質。上述措施的實施,充分保障了犬群總體健康狀態的穩定。

二是加強環境、犬舍的衛生和消毒工作。4~10月間,是各種病原微生物、蚊蟲等繁衍滋生比較迅速的時段,在這個時段內實施“每月一大消,每周一小消”的消毒程序,大消的范圍是犬舍區、運動訓練區,小消僅限在犬舍區。按照“推薦使用的最大藥物濃度和每兩個月更換一種消毒藥” 的原則使用和更換消毒藥,盡可能減少病原微生物對消毒藥物產生耐藥性的影響因素,以保證消毒的有效性。另外,在此期間,常態化保持犬舍的干燥、清潔,力爭做到犬舍整潔、無糞便。
三是加強犬群的健康監測。利用春、秋季防治工作的便利,全年對犬群健康狀態進行兩次抽檢,主要抽檢部分犬的血常規和血液生化情況,發現犬群中的問題,提出整改方案,保證犬群狀態穩定。
四是積極開展中西醫結合療法救治病犬。按照中醫“因時因地”制宜的理論,在不同的季節,根據不同季節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特點給予不同的中藥。夏季多濕邪,則注重除濕,同時配合西藥抗生素、其他對癥治療藥物等,在犬呼吸道疾病的治療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最顯著的表現為縮短了病程。
一是加大對犬區的巡視巡查力度,做到病犬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由分管業務領導帶領、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參加的犬區巡視,每周至少進行一次,這也促進了相關科室對各自的犬或業務工作巡視巡查的力度,確保了對病犬的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二是加強了犬病防治部門與相關業務科室的溝通協調,促進飼養管理水平的提高。犬病防治部門通過與相關業務科室的溝通協調,及時發現和改正了不少警犬飼養管理中的缺點和陋習,同時,對相關飼養管理制度的落實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警犬社會化訓養點一般地處郊區偏遠農村,飼養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再加之飼養環境所限,許多飼養管理規定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難度很大。
在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中,做好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3方面的工作是關鍵,只有3個方面協同發力,才能保證傳染病防控工作成功,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或差錯都可能導致整個工作前功盡棄。同樣的,上述犬呼吸道疾病防控工作機制是否完善以及是否可重復實施,需要實踐的進一步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