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10年來,中國的犬類消費市場迅速增長。在犬類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犬類用品的線上渠道乘上了電商的東風得以快速崛起,誕生了大量新興犬類相關的消費品牌。縱觀整個犬類行業,目前線上渠道大致可以分為兩塊,一是綜合性電商平臺,二是專營性犬類相關平臺。
當前,國內的整個犬類行業的線上電商滲透程度較高,根據數據顯示,犬主在眾多購買渠道中首選電商的比例已經過半。不過,由于犬類行業中犬主和犬關系所觸及的特殊性和知識結構的專業性,線下渠道仍是一個剛性需求。
縱觀整個犬類相關的產業鏈,根據數據顯示,行業的上游主要是以犬類繁育為主,中游主要是犬類相關商品交易,下游則是犬類行業的相關服務。在犬類市場的消費結構中,中游產業中以犬類食品、犬類用品及犬類醫藥的份額占比超過半數,而大量國內犬主在消費以犬類食品、犬類用品及犬類醫藥為主的這部分商品時都已習慣在線上進行購買。
現今,雖然線上便捷的購買方式已經成為了大多數犬主的優先選擇,但是從整個犬類相關的產業鏈角度看,犬類行業的線下渠道依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犬類護理、犬類寄養與犬類醫療等犬類服務市場中,線下渠道能提供專業的人員、設備及固定場所,這是線上電商無法能達到的。此外,犬每月可能還會有一些常規性的護理,例如犬每月的洗澡清潔,甚至美容服務都必須在線下店完成,這些剛需且重復的消費行為能不斷提高用戶黏性。
線下店的意義不僅僅是增加銷售的一個渠道,而是整個“商品銷售+服務體驗+用戶教育”生態閉環中不可缺少的一段。
犬類行業中人與寵之間的特殊性,讓線下門店發展有著存在的必要性。同時,線下渠道能讓線下門店員工與犬主有面對面接觸的機會,犬主體驗感會有很大提升,從而加強犬主對店鋪的品牌認知度并增加黏性。相關調查報告顯示,犬主選擇線下門店考慮的因素中,“可以實物挑選、體驗感好”是主要的考慮因素,其次是“服務內容豐富”“有固定的購買店鋪”因素。
國內其他行業已有諸多案例證明,單純靠大量的補貼與“燒錢”,吸引來的用戶是毫無黏性的。如何高質量地吸引用戶,提高犬主的黏性是未來犬類行業向前發展的關鍵一步。面對線上的獲取和留存問題,線上線下業務融合將有望成為犬類行業的新出路。
在國內,許多家知名犬類相關品牌都進行了自我生態改造,分別從線上和線下不同的出發點進行聯動。不過在線上與線下融合過程中,線下犬類相關店痛點也逐漸突顯。
犬類相關線下店從運營模式上可分為單體店、直營連鎖和加盟連鎖。其中,單體店是我國犬類相關店主要形態。目前,整個中國犬類行業線下門店呈現極度分散的特征,據統計大約有近20萬家線下門店及醫院。
由于單體店是我國犬類相關店的主要形態,因此整個線下犬類相關店以小型店為主,提供綜合性服務的大面積犬類相關店較少。據調研報告顯示,國內犬類相關店面積大多在百平方米以下,其中50~100平方米的占比最多(42%),其次是50平方米及以下(33%),而200平方米及以上的占比僅為8%。
這些線下店主要以傳統的商業模式為主,門店輻射范圍在3千米以內,以洗護美容等服務為主,并與食品零售形成強綁定的關系。在傳統業態下,多數線下店缺乏標準化管理與供應鏈支持,在電商相比劣勢較為明顯。
除了門店分散、商業模式陳舊外,線下門店的成本也是重要因素。多數的單體店缺乏商業規劃,店面啟動資金低,再加上店主在門店選址與門店成本控制方面缺乏經驗,導致了大多線下犬類相關店都存在業務模式論證不足,單店獲客成本過高等問題。
從資金層面看,理想的犬類相關店布局模式應該圍繞在商圈附近,但商圈門店對人力、物力與財力要求較高,總體上在商圈布局綜合性的犬類相關店的可能性較少。
目前,犬類行業線上與線下的協同發展已經成為主要的發展趨勢,線下門店布局與商業模式成為犬類行業的主要焦點,如何做到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從而做到1+1大于2呢?
線上線下業務融合,最核心的是用戶體驗的跨維度融合,將客戶高頻、低頻的不同剛性需求通過一站式的服務平臺實現全覆蓋,從而有效提升用戶的便利感和依賴性。其次,相對于傳統線下店的模式,利用線上電商的供應鏈優勢,能夠提升線下店商品的價格體驗,做到貨價的融合。最后,線上電商對于傳統線下店的流量和數據的融合,能夠建立“線上精準數據導流——線下獲得更多維度消費行為數據——反向引導線上消費定制化”的理想數據鏈路。
在互聯網+的零售時代,中國犬類行業正在進行市場模式與商業價值重塑,在新的商業模式下將會形成不同的競爭格局。
未來犬類行業線上線下協同發展,將給行業帶來新的變革,犬類行業市場關系與商業價值得到重塑。在市場價值重塑的過程中,行業中一些優質企業的市場價值都能大幅提升。在犬類行業的線上線下融合的變革中,犬類相關品牌商將構建新的犬類社區生態,改變以往的商業邏輯,從而讓整個行業的商業模式與價值得到新的發展。未來隨著行業的發展,線上線下協同將會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