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技協福建建甌閩北烏龍茶科技小院,由中國農技協主辦,福建省科協、中國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福建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南平市科協、建甌市科協、建甌市發展改革和科技局共同創建,依托成龍茶廠,成立專家團,主要包括中國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學者及研究生,2019年5月成立,是全國第一個建立在茶產業上的科技小院。小院依托建甌市成龍茶廠建立示范基地,對助力精準扶貧,推動綠色發展,帶動閩北烏龍茶產業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大意義。
2020年,福建農林大學茶學專家老師到小院實地指導10次,其中包括對茶農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對研究生課題開展進行現場教學。小院入駐老師只增不減,后續會加強老師和小院的密切聯系指導。截止目前,研究生常駐天數合計230天,共開展培訓活動6次,針對茶園病蟲害綜合防治以及科學高效生產管理、復合型生態茶園建設、茶葉加工技術提升、茶葉品鑒、北苑貢茶茶文化挖掘與傳播等重點培訓,參與人員達1000余人。
對茶山以及加工廠間設立科學展板,涵蓋育種、加工、茶園管理、茶文化相關內容。舉辦5次關于茶文化學習活動,發放宣傳手冊1200余本。開設“宋茶北苑”公眾號,發表新聞動態及科普文章20余篇,瀏覽量超千。成龍茶廠茶園示范面積500畝,輻射面積達13000余畝。
建甌閩北烏龍茶科技小院成立以來,探索“科特派+科技小院”工作模式,成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組建科技特派員工作團隊。小院入駐的專家老師全部列為科技特派員,通過產學研用有效銜接,依托科技特派員的政策資源,加快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落地。
目前,建甌閩北烏龍茶科技小院主要工作是對茶葉烘干機智能恒溫控制系統升級、使用新型生物顆粒燃料的清潔化烏龍茶綜合做青系統、茶葉精加工技術指標優化以及產品品質提升等開展一系列科技創新研究與示范。
江西彭澤蝦蟹科技小院于2019年11月掛牌成立,是以彭澤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為依托,以蝦蟹水產為特色的一家小院。小院已入駐水產養殖、水稻種植、水產品加工等10余名專家教授,依托彭澤科技小院,小院專家和研究生與當地15名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建立了20余處核心養殖戶、樣板示范田。
在小院技術指導下,彭澤縣推廣的稻蝦共作模式可畝產有機稻600斤,小龍蝦300斤,畝均收益6000元。小院在“發酵麩皮投喂及土壤改良技術”方面成效明顯,養殖戶姚友義采用小院的發酵麩皮投喂及土壤改良技術,短短66天時間內,小龍蝦畝產超過210斤,總產超過4400斤。
小院自2019年開始,先后舉辦相關培訓班16次,累計參訓超過3000人次,并且邀請多領域專家田間觀摩22場,觀摩人次達200人,田間指導30次,指導農民50余人。小院先后入駐研究生4名,一共撰寫日志158篇。小院目前有發酵飼料和土壤改良、稻桿發酵小龍蝦蝦苗過冬培育和蝦蟹甲殼素提取等8種技術,并且與凱瑞加工廠合作,將小龍蝦蝦殼等變廢為寶,制作蝦味餅干、鈣片、蝦醬、蝦松、口味腸等,延長了產業鏈條,增加了銷售收入。
2020年7月份,小院積極相應江西農業大學號召,在江西彭澤蝦蟹科技小院的平臺基礎上組建了“蝦蟹科技小院精準扶貧服務團”,走訪了貧困戶、養殖戶總計30余戶,深入解了當地養殖情況和遇到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小院于2021年開始建設彭澤蝦蟹科技小院示范基地,總面積達200余畝,小院研究生開展相關試驗4個,技術輻射面積5000千余畝,探索推廣從育苗到養殖、從儲存到加工、從田間管理到病害防治的一系列有效技術。
四川布拖馬鈴薯科技小院(以下簡稱“小院”)自2019年2月始扎根在深度貧困高原彝族地區布拖縣,近三年來,從三個方面發力推進了當地馬鈴薯產業發展。
以小院為成果示范區,以研究生為骨干,在小院建立學生黨小組,以黨旗感召學生克服扶貧面臨的各種困難,奮力打通科技扶貧的“最后一公里”。
通過科普宣傳培訓讓現代馬鈴薯種植技術進村鎮、到田間、入農戶,用科技扶貧、扶智、扶志,將輸血手段轉化為造血功能。開展集中培訓100余次、現場技術指導700余次,提供馬鈴薯等作物栽培手冊2000余份,培養科技示范戶50余戶、農技人員150余人、本土人才1000余人。
構建布拖縣馬鈴薯新產業主體思路,引進優質種薯資源,建立工廠化脫毒種苗繁育中心,提高三級脫毒種薯生產效率,指導建立5000平米智能種薯生產基地,周年生產原原種能力達1700萬粒。計劃三年實現布拖縣20萬畝優質種薯全覆蓋。完成從前端品種研發到末端馬鈴薯深加工與銷售的完整產業鏈閉環形成。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全產業鏈,提升產能5.1億元。
主編出版《助力布拖縣脫貧攻堅——四川布拖馬鈴薯科技小院紀實》《科技小院——青年學子新時代逐夢隨筆》書籍,向政府、企業提交調研報告和建議50余篇。向布拖縣政府提交無人機統防統治馬鈴薯晚疫病的建議并得到采納,協助馬鈴薯晚疫病無人機防治示范面積2.2萬畝,增產440萬斤,增收308萬元。改善1000平米貯藏庫管理,馬鈴薯貯藏損失由30%降低到5%以內,折合效益50萬元以上,間接效益提升500萬元以上。
小院科技助力特木里鎮榮獲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十佳示范點。小院連續2年被評為“中國農技協十佳科技小院”,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光明網、中國教育報、科技日報、中國科普網、中國科技網相繼報道小院事例。“讓薯農種上高活力的脫毒薯,吃上不發芽的安全薯,賣出高效益的致富薯”的夢想開始在布拖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