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富裕是以高質量發展為基石的共同富裕,要想理解“共同富裕”構想,可以看看正在浙江省進行的試點項目。該省約有6000萬人口,并擁有中國一些最成功的私營企業。浙江的民營經濟約占該省GDP的66%,而全國的這一比例約為60%。預計該省的平均收入(未經通脹調整)在未來4年將以7.4%的復合年率增長。選擇浙江進行試點也表明,北京希望通過民營企業對貧困地區的投資來增加地方收入,并鼓勵農村居民創業。浙江試點計劃包括適度的目標、快速增長、房市降溫、農村發展、加強教育、慈善捐助6個方面,該計劃可能會在全國迅速鋪開。
中國9月1日開始實施旨在加強數據管控的數據安全法,通過健全相關法律來促進國內對數據的使用,進而實現有序發展。該法是中國首部有關數據的全面法律,而數據決定著企業和國家的競爭力。政府將推進有關數據的基礎設施建設,確立數據安全標準和數據交易的管理制度,培育數據交易市場。從中國2017年實施網絡安全法開始,就致力于制定數據相關法律。今后,包括數據安全法和將于11月1日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在內的三部法律,將構建起數據管控的法律框架。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以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6日聯合發布了一批超時加班“典型”案例,用于指導法院在勞動爭議中明確勞動者權益,并就相關違法行為對企業發出警告。這是其對國內大型科技企業進行全面監管整治的最新舉措。多年來,科技行業勞動者一直對所謂的“996”工作制有很大意見,在這一制度下,員工的工作時間為早9時至晚9時,每周工作6天。此次加強勞動者權益保護的舉措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出臺的。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的學者范思深(蘇珊·芬德)說,聲明也體現了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越來越多地通過發布典型案例來指導下級法院的裁決。
為管理外國籍船舶,中國日前發布新規,要求裝載放射性物質、散裝油類、化學品及其他許多種類物資的船舶在進入中國水域時報告所載貨物的具體情況。據中國海事局8月27日發布的一份公告稱,潛水器、核動力船舶、載運放射性物質的船舶以及載運散裝的油類、化學品、液化氣體等有毒、有害物質的船舶的運營方須在進入中國領海時報告它們的詳細信息。除上述類型的船舶外,據法律規定可能危及中國海上交通安全的其他船舶也應遵守新規。新規于9月1日起生效。這些船舶應報告船名、呼號、當前船位、下一港名稱以及預抵日期和時間等信息。報告內容還須包括所載危險貨物的正式名稱和裝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