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木城
(云霄縣林業局莆美林業工作站 福建 漳州 363300)
林業科技屬于新興科技,近年來飛速發展,在生態有機林業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林業科技推廣效果與生態有機林業的工作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必須改變以往的工作方式,促進林業科技發展,使人們更多地了解林業科技推廣對生態有機林業的作用,推動生態林業可持續發展。
生態有機林業在生態方面側重于植物群落。利用生態理論,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創建一個借助自然環境實現集體合作發展的新模式。創建良好的生態新模式不僅需要利用不同的自然資源,還要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如果只是通過人力建設生態林業而沒有科技支撐,難以實現長久發展,相關部門無法將建設要素整合到生態森林建設中,不能保證工作質量,因此生態林業建設需要林業科技的支撐[1]。
科技在生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態林業展示了森林結構、生態林業和經濟的協同作用,也體現了循環再生的生態模式,而林業科技展現了生態林業建設的有效性、快速性、立體性,例如由于當前的生態林業建設環境較差,可以尋找存活率高的植物,以適應惡劣的生存環境,因此林業科技的推廣效果能夠影響生態林業建設的成果,所以林業科技能夠推動生態林業建設。
目前,我國負責林業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部門是各省、市(自治區)的林業部門,但大部分鄉鎮和農村都沒有專門的行政管理部門,在促進林業科技推廣方面,如果缺乏專業技術支持或者與生態林業建設者溝通出現障礙,林業科技沒有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林業科技就無法為生態林業建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2]。
為了更好地發展生態林業建設和林業科技,工作人員必須具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優秀的技術,重點了解每個區域地理特征和每個區域的聯系,提高林業科技對生態林業建設的有效性,加強交流,消除溝通障礙。但是,我國林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差距較大,大多數具有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沒有林業專業知識,不能保證林業技術開發的準確性,而具有專業知識、系統學習過相關知識的大學生或者工作人員沒有工作經驗,因此很難研發出適合我國現如今生態林業發展情況的技術。
以往的生態林業建設以發展生態環境建設為抓手,促進林業科技發展,受到各級單位的歡迎。然而,保護生態環境只是林業科技工作目標之一,需要一個真正以現代林業科學技術為中心的發展政策。如果現行政策不能以發展現代林業科技為核心,將很難真正促進林業科技發展[3]。
盡管人們對林業科技作用的了解程度逐漸提高,但現有的推進過程仍缺乏統籌規劃和重點責任單位,各級單位存在爭議,責任和權利分配不明確,尤其在中西部發展中地區的基層林業部門,林業科技推廣資金匱乏,相關工作流于形式,長此以往會阻礙林業科技的推廣進程。
近年來,以互聯網和醫療為核心的科技發展迅速,而林業科技發展極為緩慢,現有的林業科技發展進程滯后,導致其無法滿足現代生態林業建設的需要。
對于林業科技推廣出現的困難,加快成果轉化是改變現狀、體現林業科技對生態林業建設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使用多種方法加快研究成果轉化,相關建議如下。①將促進生態林業建設的相關組織和一些非政府林業科學技術結合在一起,建設能夠促進林業科學技術發展的示范項目,專門從事當地林業工作的農民和科技成果示范人員使用新型林業科技建設生態林業,讓新型林業科技發揮更大的作用,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林業科技的優點。②通過實施市場監管和政府調節,使監管部門和政府共同發揮作用。積極利用對生態林業建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在政府的幫助下大力推廣技術。對于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的技術,將其廣泛應用在市場中,同時利用市場營銷促進相關技術的推廣。③相關領導者有規律地開展林業科學技術開發交流會議,例如林業科技展覽會、科學技術討論會等,將林業技術科研成果轉化為生態林業建設作用的相關情況告知全社會,引起相關單位的重視,加快研究成果轉化。④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使工作人員可以更廣泛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態林業及相關技術知識。林業科技研究人員和生態林業建設人員既了解相關知識,又掌握實用技術,能更好地加快研究成果轉化,通過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持,讓大家都能放心使用研究成果,將研究成果盡快投入生態林業建設中,使其林業科技更加成熟。
我國相關部門的林業科技推廣人員水平差距較大,所有生態林業建設、林業科技推廣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林業科技推廣人員和生態林業建設人員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及考察,使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水平有所提高,例如結合當地的生態林業建設情況,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各方面能力水平進行有針對性地培養和考查,使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都可以達到標準。同時,各林業學校應該及時改變生態林業建設人才培養計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作出相應的調整,提高大學生和技術人員的實踐能力,不能一成不變,一直使用傳統的培養理念。不僅如此,政府、相關部門和學校要加大教育投入,通過政府和相關部門支持的方式縮小相關人員的差距,保證林業科技推廣效率的穩定性。
生態林業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除了需要堅持不懈地研究開發科研成果之外,還需要對生態林業發展的情況進行觀察,對現如今的生態林業發展情況進行系統性了解。在開展林業科技推廣工作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要有完善的檢測系統,對林業科技推廣工作進行全面檢測。
在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植物不適應當地環境、病蟲害多發等原因導致植物死亡是較為常見的問題,這會對當地的生態林業建設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因此,構建完善的生態林業建設體系刻不容緩,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建立全面、完整的生態林業觀察體系,時刻關注植物的生長狀況,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疏忽。
第二,建立完善的生態林業建設體系,為發展生態林業提供穩定的生態圈,避免植物受到疾病和害蟲的侵襲。采取專業的措施防治病蟲害,提高林業發展質量。
在發展過程中,應認識到林業的重要性,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林業工作的投入力度,大力推動林業建設,加強林業科技研發。生態林業建設需要一定的經濟保證,以便林業科技推廣工作達到預期效果,同時在生態林業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加強大的作用。
在我國的林業科技推廣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注重推廣工作的實際效率以及推廣中存在的問題,使林業科技推廣工作高效開展,將相關技術有效落實到林業科技推廣中,時刻關注林業科技推廣情況,從而提升推廣工作的效率,助推林業技術發展。
第一,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做好基礎工作,比如林業的后期管護,加強病蟲害防治。
第二,關注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適當引入各種有益鳥類,比如啄木鳥、麻雀、灰喜鵲等,通過這種方式保持林區物種平衡,防止生態林區中的害蟲大量繁殖,影響植物生長;在生態林區引入病蟲害的昆蟲類天敵,消滅蟲害,維持生態平衡;使用微生物防治技術,這類技術主要利用微生物對病蟲害進行防治,使用效果良好,但應用難度比較大,相關人員難以熟練掌握,因此這項技術并沒有被廣泛使用;使用物理防治措施,通過物理手段消滅害蟲,但這項技術的成本過高,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所需時間較長,沒有被大范圍使用。
林業技術事業的發展,與生態林業建設、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密不可分,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其產生一定的重視。當前,環境污染問題仍較為嚴重,發展好生態林業對治理環境污染具有積極作用,但如何做好生態林業科技推廣工作,是當前需要特別重視的一個問題。想要推動生態林業良好發展,必須正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利用現有的優勢和林業科技帶來的便利解決問題,實現林業技術作用最大化,實現生態林業、經濟發展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