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軒
紅花因為有了沃土才能獲得營養,魚兒因為有了碧水才富有生機,而我因為有了那株小草才有頑強的意志。
這次考試,我考砸了。回到家門口時,我十分忐忑又沮喪,心想:到底要不要進去呢?猶豫之間,我不經意想起了記憶中的那株小草……
老家后院有一個十分荒涼又毫無生氣的亂石堆,因它沒礙著道路,家里人就一直沒去處理。
一次去玩,我意外發現灰撲撲的亂石堆里竟有一點綠意在閃爍。我走近仔細翻看,發現是一株剛發芽的小草,芽尖毛茸茸的,是那么鮮亮明艷。若不是陽光恰好投進石縫,或許我還發現不了它。我看著這令人驚艷的綠光,為之震撼,又不免感到可惜,在這樣的石堆里,它應該存活不了多久吧?我同情地欣賞嘆息了一番,轉身進屋,沒再多管。
時光流轉,直到今年夏天。我再去玩時,遇上了臺風,暴雨襲擊了這個小院。被困在老屋的我,百無聊賴地望向窗外,奶奶新種的番茄已悉數倒下,院子里上個月新買的月季似是被煮過一樣,在風中無力地搖晃。
這時,我將目光投向那堆亂石,忍不住開始擔心,那株小草還活著嗎?不可能吧,即使之前僥幸活下來,現在定然也在劫難逃!
雨停后,我匆忙跑過去看,它居然還在!這株草在雨水的“洗禮”下,顯得更耀眼了,葉尖搖搖欲墜的水珠是那么晶瑩奪目。
此后,我忍不住對它抱有更大的期待了,有空便去亂石堆瞄上幾眼,希望它能更長久地停留。
十一小長假時,我又來老家了。秋風乍起,眼看著那團綠變得黯淡,眼看著它枯去一點點倒伏在石頭上艱難地掙扎,終究還是沒能熬過四季的更迭,成了一抹褐黃。幾場深秋的雨過后,葉片蕩然無存,只剩幾根干黃莖條。
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幾根干黃莖條,竟挨過了秋,熬過了冬,等來了明媚的春光。焦黃的莖上竟冒出了幾處新芽,嫩嫩的,綠綠的。我忍不住蹲下身,輕輕地撫了撫嫩芽。
小草都能如此頑強不屈,我還怕什么呢?想到這些,我義無反顧,走進了家門。
寫作技巧點撥:如何寫好啟示類作文
在寫一件事物帶來的啟示時,應該把內容完整、具體地寫出來,聯系生活實際來寫,這樣有血有肉,內容才會豐滿。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把一件事講清楚。在敘事時可以用上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來增強表達效果。同時注意:在敘述中要充分考慮事件本身帶給你的啟發,為結尾的感悟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