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細鷹
“爸,我不讀書了,反正也考不上。”他低聲說。
父親看了眼他帶回家的行李,沒說話。
每天,他跟著母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第四天,他悄悄告訴母親,想跟著父親去煤礦做工。父親答應了。
天還未亮,父子倆便出發了。他們要趕在天亮前到達煤礦,父親走得很急,他看不到父親的臉,只看到他單薄瘦弱的背影。在井口,整理檢查完畢,他跟在父親身后下到一百多米深的礦井。安全帽是最重要的安全裝備,既可照明,又能防止掉落的小石頭砸傷頭部。父親的安全帽上布滿一個個小坑,油漆也脫落了。
那是他第一次下礦井,有點忐忑,又感到新奇。越向前走,巷道越狹窄、低矮,有的地方只能半蹲著側身過去。他被分配在運輸組,裝煤的工友憐憫他是學生娃,不會給他裝太多,父親卻相反,裝滿后用鐵鍬拍拍,壓實了再加兩鍬。他明白父親的心思,可路是自己選擇的,他不會輕易退卻。
下午,他與父親被分在不同的巷道。新奇感已蕩然無存,代之而起的是腰酸背疼,以及吸入煤塵后的極度不適。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他怎會知道父親每天都在如此陰暗潮濕的環境下工作?而自己能坐在溫暖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是何等珍貴!
“快跑,塌方了!”有人喊道。慌亂的工友拼命向井口的方向跑去,他稀里糊涂跟著跑。
“小春!小春!”他聽見父親聲嘶力竭的喊聲。一個瘦弱的身影正逆著人群向他剛才工作的巷道跑去。
“爸,我在這兒!”他朝父親大聲叫道。喊聲像是落入喧鬧的大海,立刻就被淹沒了。他大喊著向父親跑去,“轟”的一聲,煤塵波浪般撲面而來,瞬間倒塌的石與土將他與父親分隔在兩個空間。
當血流滿面的父親被救出時,他跪在父親身邊號啕大哭。
救護車風馳電掣般向醫院駛去。彼時,蒼茫的青山肅穆靜立,山坳間夕陽如血。他捧著父親的安全帽,帽子上的血跡如夕陽一般的顏色,刺得他眼睛生疼。
那一夜,他守在父親身邊一刻也不敢休息。白天的經歷,就像一個近在咫尺的夢。他與父親經歷了一場生死劫難,在此之前,他從未如此深刻地體會到寡言的父親那深沉的愛,也從不知道,身為礦工的父親每天都行走在極度危險的邊緣,每一時、每一刻、每前進一步,都面臨著死亡的危險,而父親從未有過片刻猶豫,只是決然地向前。
父親出院后,他重新回到了學校。那次事故于他是一次洗禮,父親用生命給他上了驚心動魄的一課,讓他有了重新出發的動力。后來,他終于考上了心儀的大學,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夢想。
綠森林摘自《雜文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