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輝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釋放出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目標信息,為中國經濟、社會各階層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財富管理行業,尤其是為中國高凈值人群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的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個新時代的方向躍然而出——既促進資本的健康發展,也要求資本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這是中國對自身發展道路的新認識,也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金融是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財富管理的專業性為普惠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借鑒,而普惠金融的全民基礎又為財富管理的空間拓展提供了試驗田。因此,兩者是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的有機統一體。“平民化”是普惠式財富管理的發展方向,讓更廣泛人群,特別是弱勢群體,有機會享受更多、更優質的金融服務,這既是幫助人民群眾致富的有效手段,又是推進社會公平、公正環境建設的必要舉措。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重要使命。
一是培育社會正確的財富觀,構建核心價值體系。財富管理行業需要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財富觀,有助于社會財富意識和良好財富氛圍的形成。財富觀涉及如何正確認識財富、持續創造財富、公平分配財富、科學利用財富等一系列內容,引導國民正視并積極追求財富。建立正確的財富觀,有利于實現社會財富的可持續增長。建立正確的財富觀,有助于引導國民合理使用財富、傳承財富,逐步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是打造家庭財富管理模式,實現財富的持續發展。目前,居民對財富管理的需求已經從單一的保值增值走向專業化、多元化,更加注重安全性,財富管理服務也從傳統高凈值客戶延伸,并融入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財富管理行業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重點針對不同客戶類型,如年輕客群、職場客群、老年客群、普惠商戶客群、縣域客群等,根據資產配置匹配不同資產配置的策略建議,不斷創新服務模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財富管理需求,實現財富管理規范、有序、健康地發展。
三是實踐普惠式的財富管理,促進共同富裕。以財富管理業推動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是實現社會財富再分配的重要內容。通過公益慈善活動,發展財富管理,引導社會財富投入公益慈善事業,有助于重新分配社會財富,縮小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公益慈善事業與財富管理互動發展,使公益事業成為財富管理的一個重要領域,有助于財富管理和社會公益雙管齊下,推動金融財富管理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積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