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寬雨
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天問一號”開啟火星之旅已經滿一年了。在這一年里,這個備受關注的探測器多次被各大新聞媒體報道,在中國火星探測史上不斷譜寫新的輝煌。今天,咱們就來回顧一下“天問一號”在這趟火星之旅中創下的歷史場面。
作為一個前往火星探秘的“專業記者”,拍照自然必不可少。帶著高分辨率相機、中分辨率相機、多光譜相機等專業設備的“天問一號”也是一路走一路拍,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精彩的畫面。
2020年10月1日,在舉國歡度國慶、中秋雙節之際,“天問一號”也發來自拍照為祖國母親慶生。畫面中的“天問一號”展開一雙銀色翅膀向火星奔去,胸前的五星紅旗在浩瀚的宇宙中顯得格外耀眼。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能在太空中完成自拍,科研人員用了4年時間,專門為“天問一號”研制了一個體重不到1千克的小型相機。正是這個小家伙及時將攝像頭分離出去,讓“天問一號”在太空中的身影永遠定格。
“天問一號”留下的紅旗照不止這一張。2021年6月11日,在國家航天局發布的一系列“天問一號”照片中,我們再次看到了五星紅旗的身影。同樣是那抹中國紅,同樣是那么耀眼,只不過背景換成了火星大地。在蒼茫的火星表面,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這張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照片可以說是“天問一號”為建黨一百周年獻上的一份大禮。

“著巡合影”圖,即火星車與著陸平臺的合影
千呼萬喚始出來,2021年2月5日,在國家航天局公布的照片中,我們終于見到了火星。這是“天問一號”在距離火星約220萬千米處拍下的照片,是一張高清晰的黑白照。照片中,火星上的子午高原、斯基亞帕雷利坑、水手谷等標志性地貌清晰可見。
2021年3月4日,國家航天局又發布了3幅新照片,這時的“天問一號”距離火星表面僅有300多千米,火星表面的環形坑、山脊、沙丘等清晰可見,火星好像離我們更近了。
在蒼茫的火星大地上,著陸平臺靜靜地佇立著,火星車的駛離坡道、太陽翼、天線等機構正常展開。這些景象來自“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一張照片,那時它已經站在了火星大地上??粗@張照片,你會感覺火星仿佛近在咫尺。

“天問一號”的太空自拍
能不斷接近火星拍下高清晰圖片,得益于“天問一號”環繞、著陸和巡視3項任務的順利進行。這3項任務都很有難度,每一項的完成都值得紀念。
在接近火星之后,“天問一號”要完成的第一項任務是踩剎車進入火星軌道,開啟繞火之旅。對于“天問一號”來說,這個剎車一點都不好踩。踩得太輕,速度降得太慢,會飛離火星;踩得太重,速度降得太快,又會影響后面的飛行?!疤靻栆惶枴敝挥幸淮螜C會,且由于通信延遲,“天問一號”只能靠自己完成這一艱巨任務。雖然困難重重,但“天問一號”沒有讓人們失望。在2021年2月10日,“天問一號”成功進入環火軌道,為后續的火星探測贏得開門紅。
雖然“天問一號”的著陸點是火星上比較適合著陸的烏托邦平原,在著陸之前還進行了3個多月的拍照和勘察,但整個著陸過程依然是一場嚴峻的考驗。首先,“天問一號”進入火星大氣的時速大約是21 000千米,它必須在短短的7~9分鐘內完成極限剎車,將速度降為零,才有可能安全著陸;其次,火星的地形比地球和月球都復雜,還有可能刮沙塵暴,這樣的地形和環境無疑增加了“天問一號”降落的風險;最后,由于“天問一號”距離地球非常遠,信號傳遞有延遲,一旦出現問題,“天問一號”只能依靠自己,它需要在極短時間內進行自我診斷,排除故障。最終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天問一號”克服了重重困難,成功著陸在火星大地,完成了中國火星探索史上的又一個壯舉。

“天問一號”在火星著陸

“中國印跡”圖
“曾經火星離我那么遙遠,如今它就在我的腳下,我邁出的一小步是中國火星探索史上的一大步?!比绻尅白H谔枴被鹦擒嚢l表登陸火星的感想,它也許會這么說。2021年5月22日,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一周之后,“祝融號”終于在萬眾期待中駛離著陸平臺,踏上了那片對我們來說既新奇又陌生的火星大地。“祝融號”的這一壯舉,讓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成功探測火星表面的國家,同時也讓其他國家見識到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為中國贏得了來自全世界的贊美。為了紀念5月22日這個特殊的日子,“祝融號”在火星上的第一步特地邁出了0.522米。
隨著“祝融號”登陸火星大地,火星探測的巡視任務也正式拉開了帷幕。在“祝融號”探測期間也有不少值得紀念的事,比如2021年6月11日,由“祝融號”拍攝的著陸點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國印跡”和“著巡合影”等照片發布;2021年6月26日,“祝融號”到達一處沙丘地帶,利用自身裝備對其展開調查;2021年7月30日,“祝融號”開始穿越復雜地形地帶,準備對火星開展更全面的探索,等等。截至2021年8月15日,“祝融號”已經在火星表面工作了90個火星日,累計行走889米,圓滿完成既定巡視探測任務。
未來,“祝融號”將繼續依靠各種高科技設備對火星進行深入、詳細的探測,相信它定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精彩發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