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藥物性高血壓即藥物引起的高血壓,是繼發性高血壓的病因之一。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多種疾病共存于一身的現象越發普遍,這時服藥的種類和數量都會相應增加,從而導致藥物性高血壓或者藥物所致的血壓控制不佳。
對于既往沒有高血壓的或者合并多種疾病的患者,當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時,我們就應該考慮藥物性高血壓。目前已知的引起血壓升高的藥物包括:
一、激素類藥物。如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潑尼松、地塞米松等)、雌孕激素以及雄激素;另外,甲狀腺激素類藥物會興奮交感神經系統,也會引起血壓升高。
二、中樞神經類藥物。一些麻醉藥物(如氯胺酮、納洛酮等)、治療哮喘的藥物(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茶堿類等):另外一些抗抑郁藥物,如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等也會引起血壓升高。
三、解熱鎮痛類藥物。臨床上用于緩解疼痛,減輕發熱、紅腫等的藥物,如布洛芬、塞來昔布等。
四、中草藥類。主要包括甘草類及麻黃素類。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常用的復方甘草口服液,另外像復方甘草酸、復方甘草酸二銨等也會引起血壓升高;麻黃素類主要是平常用于治療呼吸道疾病的藥物,如麻黃堿、麻黃素滴鼻劑等。
五、其他。還包括常用的降糖藥物,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免疫抑制劑環孢素;促紅細胞生成素等。
因此,在服用以上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的藥物時,應進行家庭血壓監測,如發現血壓有升高趨勢,應及時就醫,停用或更換或調整降壓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