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淼(天津中海油服化學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目前,構成固井水泥環的材料仍以硅酸鹽水泥為主。硅酸鹽水泥石的特點是:脆性大、抗拉強度遠低于抗壓強度以及抗沖擊性能差等。當在井筒內溫度壓力變化時,水泥環常遭受拉伸應力破壞,在射孔完井、小井眼及大斜度井鉆井中,水泥環常遭受沖擊性破壞。纖維可以增韌硅酸鹽水泥石,可防止水泥環拉伸應力破壞和沖擊破壞[1]。
硅灰石(Wollastonite)微纖(以下簡稱微纖),主要的化學成分為偏硅酸鹽(CaSiO3),其理論組成為CaO 48.3%,SiO251.7%[2]。目前,微纖主要用于橡塑和陶瓷材料的增韌。在本文中,以3%、6%、9%(bwoc)替代水泥,考察微纖對水泥石力學性能及流變性的影響。
API G級水泥、降失水劑PC-G80L、分散劑PC-F44L、消泡劑PC-X60L以及微纖Wol-2,均來自于天津中海服化學有限公司。
依據API R10B規范配制水泥漿,并準備75 ℃常壓養護15天齡期的水泥石試樣,開展如下各項力學性能評價。
行方式由傳統模式向“四化”模式轉變,功圖計量系統應用代替了傳統人工計量、計量站計量。遠程采集控制終端(RTU)應用實現了數據自動傳輸和遠程控制,提升了智能化管理;視頻監視系統應用實現了現場監控及可視化管理。
集體備課可以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特別是對青年教師群體業務能力的鍛煉.集體備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發揮教研組全體教師的集體智慧,老教師提供經驗方法,年輕教師貢獻教學新思路,共同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與此同時,集體備課可以為教師提供交流的平臺,便于課程教學策略與改革方案的實施.
應力-應變曲線是表征材料力學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應力與應變成正比關系,以兩者之間的比值稱為彈性模量,并以徑向應變與軸向應變的比值稱為泊松比。材料彈性模量越大,泊松比越小,材料變形能力越差,越易脆裂。在很多應力場中,一般都要求水泥環具有低模量、高泊松比、高變形量以及高抗拉強度的特性。從圖1所示的單軸應力應變曲線上可以看出,微纖替代水泥后,抗壓強度有所降低,但基本上能維持在30 MPa以上。另外,隨著微纖替代量的增加,試樣的塑性變形階段得到了明顯擴大,彈性階段處曲線的斜率(即模量)明顯降低。通過求解彈性階段的曲線斜率,得出0%、3%、6%以及9%微纖量的水泥石模量分別為11.7 GPa、10.1 GPa、8.2 GPa以及7.7 GPa。另外,求解圖1所示的單軸應變1(軸向變形)應變2(徑向變形)曲線上彈性階段處曲線的斜率(即泊松比),可得0%、3%、6%以及9%微纖量的水泥石泊松比分別為0.15、0.17、0.18以及0.21。此結果表明,隨著微纖替代量的增加,水泥石剛性降低,變形量增大。
圖2為空白試樣與添加微纖的試樣的掃描電鏡微觀形貌分析。如圖2所示,空白試樣基體內部存在微小裂縫,這些裂縫可能產生于試樣養護過程中的收縮,而對于添加微纖的試樣,基體致密,沒有微裂縫。進一步發現,鑲嵌在水泥基體的微纖與水泥基體結合緊密,微纖表面略變得粗糙。硅灰石能降低水泥石堿度,在水泥水化過程中產生氫化化鈣反應。據此可以推斷,造成微纖表面變得粗糙的原因是微纖表面參與了水泥的水化反應。從纖維增強角度來說,這種水化反應可提高微纖與水泥基體的握裹力,防止在拉伸過程中微纖被拉出水泥石基體,從而有助于發揮微纖增加抗拉強度的作用。
2)相比于還需要借助眼鏡來實現的VR技術的AR,已經可以擺脫智能眼鏡的捆綁,因此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得到了很多科技企業和景區的青睞。
文藝發展與許多事物一樣,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紹興文藝總體呈現日漸提升、日益繁榮的態勢。無論是文藝觀念、支撐條件,還是組織保證、民間活力,都顯示出關注人們精神、服務主流生活,更好地提升人們的精神品質,讓精神富有與物質富裕同步起來又相互促進的正能量。
(4)水泥石抗沖擊試驗:采用落錘法表征水泥石抗沖擊性能[1-2]。
(5)水泥石微觀相貌分析:采用Camscan公司CS-3400型掃描電鏡進行形貌分析。
水泥漿基本配方為:100% G級水泥+37%淡水+4%PCG80L+2%PC-F44L+1%PC-X60L。在基本配方的基礎上,分別以3%、6%及9%(bwoc)微纖替代水泥,考察不同添加量的微纖對水泥石力學性能的影響,以及對流變性的影響。
以3%、6%、9%(bwoc)微纖替代水泥后,其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相比空白樣的狀況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微纖替代量的增加,水泥石抗壓強度逐步降低,9%替代量的水泥石試樣相比空白樣,抗壓強度降低幅度達25%。這可能是由于隨著微纖替代量增加,水泥石基體內的膠凝材料水泥逐步少的原因。雖然以微纖替代水泥后,水泥石抗壓強度有所降低,但水泥石強度基本上仍在30 MPa以上。對于固井水泥石來說,14 MPa抗壓強度足以滿足層間封隔和支撐套管的作用,地應力和后繼作業帶來的應力破壞,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拉伸應力破壞。另外,如圖1所示,隨著微纖替代量的增加,水泥石抗拉強度逐步增加,替代量為9%的試樣相比空白試樣,其抗拉強度增加幅度達33.3%。從表1可以看出,隨微纖替代量的增加,水泥石的拉壓比逐步增加,這說明了水泥石柔性隨著微纖替代量的增加逐步得到了改善。

圖1 微纖加量與水泥石變形關系

表1 微纖對水泥石抗壓及抗拉強度的影響
減少VOC對人造板行業意味著什么?可持續建筑產品聯盟的Simon Corbey和邦戈大學的生物復合材料中心的Ceri Loxton結合了他們的專業知識來解釋一個將越來越重要的問題。
(2)水泥石抗拉強度:參照ASTM C307-03標準進行測定。
水泥環在斜度較大的井段,常遭受鉆桿及井下工具的撞擊而發生破裂。在射孔完井時,水泥環易遭受射孔彈的爆破波而發生破裂。通常的做法時在水泥基體中加入彈塑性材料或及纖維材料。目前,表征油井水泥石抗沖擊性能還沒有統一的方法,本文采用Schlumberger公司的落錘法,該方法試驗結果直觀,以抗擊次數表征水泥石沖擊性能??箾_擊次數越多,表明水泥石不易遭受沖擊破壞。以3%、6%、9%(bwoc)的微纖替代水泥后,結果發現,空白試樣僅1次沖擊,就完全碎裂,而3%、6%及9%微纖替代量的水泥石,分別可承受2~3次、4~5次、5~7次的沖擊,即隨著微顯替代量的增加,抗沖擊次數增多。在落錘沖擊過程中,水泥石試樣要承受高應變率的壓縮,鑲嵌在水泥石基體內的微纖,增強了水泥石基體的連續性,減少了沖擊波被阻斷引起的局部應力集中現象。在宏觀上,微纖表現為在水泥石中能較好地吸收沖擊能量,增強了抵制沖擊破壞的能力。
(3)水泥石模量及泊松比:參照ASTM D3148-02標準進行測定。
從表2可以看出:在知識導入和體驗上,浙教版以數學問題直接進入,但缺少知識體驗過程,而美GMH版沒有知識導入,是讓學生在解決瓷磚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平方運算思考平方根與平方數的關系,從而引入開平方和平方根.在知識應用上,浙教版先以例1幫助學生鞏固開平方和平方根的概念以及開平方與平方的互逆關系,再以例2強化學生對平方根、算術平方根、負平方根的區別(見圖3);而美GMH版則直接以例題來介紹正負平方根和平方根,以及平方根在解方程中的應用(見圖4).相比之下,浙教版的例題安排更合理,有利于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區分.另外,兩版教材均以文字、符號來表征平方根的概念,且都沒有知識拓展.
在非剛性壓力機上進行單軸壓縮時,從試樣的破壞形態上可以發現,微纖替代水泥的試樣相比空白試樣在受壓破壞時形態完整,均能基本保持原有形態,且受壓破壞過程趨于“溫和”,而空白試樣在受壓破壞時出現“崩裂”現象。這主要是因為鑲嵌在水泥石基體中的微纖,在壓縮破壞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微裂紋的擴展,從而減慢微觀裂紋合成宏觀裂紋而導致水泥石迅速破壞。
(1)水泥石抗壓強度:依據API R10B規范進行測定。

圖2 掃描電鏡分析
微纖對水泥降流變性的影響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微纖的替代量增加,對水泥漿流變性的影響趨于明顯。這主要是因為,微纖呈現針狀形貌,長度主要集中在20~60 μm之間,其長徑比約為5∶1~10∶1,而水泥顆粒呈現顆粒狀,平均粒徑約為35 μm,隨微纖替代水泥量的增加,針狀微纖對水泥漿體中水泥顆粒間相互滾動的影響就趨于明顯。對于0.44水灰比的水泥漿體,6%的微纖替代量較為適中,9%的微纖替代量對水泥漿體流變性的影響已顯著。當然在實際應用中,以微纖對水泥漿體流變性影響不顯著為前提,通過實驗確定微纖替代水泥的量。

表2 微纖對水泥流變性的影響
對于0.44水灰比的水泥漿,以3%、6%及9%(bwoc)微纖替代水泥,考察不同替代量的微纖對水泥石力學性能的影響,以及對流變性的影響,有下結論:
(1)隨微纖替代水泥量的增加,水泥石抗壓強度有所降低,在9%微纖替代量時,抗壓強度降低幅度相比空白試樣為25%,水泥石抗壓強度可保持在30 MPa以上。另外,隨微纖替代水泥量的增加,水泥石抗拉強度和拉壓比逐步增加。
(2)隨著微纖替代量的增加,塑性變形階段的擴大,模量降低,泊松比增大,抗沖擊次數增多。
(3)微纖對水泥漿流變性的影響隨微纖替代量增加而趨于明顯,9%微纖替代量已影響顯著。
(4)微纖可參與水泥基體反應,從而增加了微纖與水泥基體的握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