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慶
(遼寧省大石橋市中心醫院普外科,遼寧 營口 115100)
目前國內外常用體重指數(BMI)衡量人的胖瘦程度,以及身體是否處于健康狀態。BMI是一個較為中立和可靠的指標,通過BMI比較、判斷人體的體質量是否處于標準狀態。BMI的正常范圍為18.5~23.9 kg/m2,當BMI≥24.0 kg/m2時,即屬于超重[1]。在進行手術治療時也需要考慮患者體質量超標對手術效果的影響。對于高BMI闌尾炎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由于其腹壁較厚,為保證足夠的手術視野和手術安全,手術切口大于普通體質量患者。不僅如此,在縫合后,高BMI患者有術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風險,這些問題均會影響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和愈合效果[2]。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微創手術越來越得到患者和家屬的認可。目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作為一種微創手術,已在基層醫院大范圍普及。相關研究和臨床實踐證實,與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open appendectomy,OA)相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安全性更高、患者術后恢復更快,治療效果更好[3]。本研究旨在探究腹腔鏡手術在不同BMI指數闌尾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闌尾炎患者192例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96例。OA組男49例,女47例;年齡18~56歲,平均年齡(34.45±7.34)歲;平均發病至就診時間(17.51±4.12)h;正常BMI 40例,高BMI 30例,低BMI 26例。LA組男47例,女49例;年齡19~54歲,平均年齡(35.15±6.76)歲;平均發病至就診時間(16.82±4.43)h;正常BMI 38例,高BMI 31例,低BMI 27例。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颊呒凹覍倬炇鹬橥鈺?/p>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闌尾炎診斷標準;思路清晰,無語言功能障礙,可正常交流;治療依從性較高。排除標準:全腹膜炎患者;嚴重基礎疾病及心腦肺等重要臟器器質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手術前,兩組患者均進行相同的術前檢查;手術后均進行相同的術后抗炎與補液治療;同時,兩組患者進行相同的圍手術期??谱o理。
OA組采用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具體過程:①麻醉,選擇全身麻醉或腰硬聯合麻醉;②平臥體位,患者經麻醉后,患者自行或待麻醉作用起效后由醫護人員協助,采取平臥體位;③切口位置和形式選擇,主要包括右下腹斜切口和右下經腹直肌切口;④切除闌尾,闌尾切除操作盡量在腹壁外進行,切除后包埋殘端。LA組患者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具體過程:①麻醉,患者采用氣管插管進行全身麻醉;②患者進入麻醉狀態后,醫護人員協助患者采取平臥體位;③常規造氣腹,臍上作弧行小切口,用氣腹針穿刺入腹腔,注入二氧化碳形成氣腹;④安置套管,插入穿刺器(Trocar)與腹腔鏡,探查全腹腔。直視下置入操作Trocar,在左、右下腹部及下腹正中線上可置入2~3個Trocar;⑤切除闌尾,將患者改換頭高腳低左側臥體位,使用超聲刀進行切除闌尾操作;⑥縫合與沖洗,取出闌尾后必要時進行腹腔沖洗。確認各戳口無活動出血后解除氣腹,進行縫合或敷貼。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切口長度和胃腸功能恢復時間。②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切口感染、腸梗阻和切口脂肪液化。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不同BMI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正常、低BMI患者手術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高BMI患者中,LA組出血量低于OA組,切口長度短于OA組,腸胃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OA組(P<0.05),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BMI患者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不同BMI患者手術指標比較(±s)
?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正常、低BMI患者中,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高BMI患者中,LA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OA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BMI常被用于判斷是否肥胖的參考標準[4]。當BMI值>24.0 kg/m2時,一般被判斷為超重。體質量超重人群在生活中總會有各種不便。對于超重患者來說,手術的治療效果和恢復情況也受到體質量的影響[5]。
闌尾炎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外科臨床疾病,是多種因素促進形成的炎性改變??煞譃榧毙躁@尾炎和慢性闌尾炎兩種[6]。對于闌尾炎的治療方案,主要分為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效果確切。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雖然已經是十分成熟的治療方法,但存在切口較大、手術中感染率高等缺點[7]。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微創手術越來越普及,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作為微創手術的一種,也廣泛地應用于闌尾炎治療中。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具有切口小、手術時間短、恢復快和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因此,采用腹腔鏡手術切除闌尾比傳統開腹切除手術更適合腹壁肥厚患者、闌尾位置特殊患者以及超重患者[8]。
本研究結果表明,正常、低BMI患者中,手術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高BMI患者中,LA組出血量低于OA組,切口長度短于OA組,腸胃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OA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OA組(P<0.05),但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對高BMI闌尾炎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具有手術切口小、出血量低、恢復快、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能減輕患者痛苦并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據有關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對于超重患者實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具有以下優勢:①與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不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切口更小,不會受腹壁厚度的限制;②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視野為管狀視野,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視野更為廣闊,可查看整個腹腔,尋找闌尾位置更為準確、迅速;③超重患者通常存在闌尾系膜肥厚的狀況,但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無需將闌尾提出切口進行處理,可直接在原始位置切除闌尾,這樣的處理方式對于盲腸的損傷更小[9];④超重患者在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后感染率較高,且容易發生切口脂肪液化現象,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則較少發生此類并發癥;⑤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切口更小,藥物使用更少,有利于術后恢復并縮短住院時間[10]。
綜上所述,與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相比,對于BMI≥24.0 kg/m2的患者實施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優勢明顯,可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療效,促進患者恢復,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高BMI闌尾炎患者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