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而且會積極主動參與,如果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是不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在組織活動時,我認為只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實現“每個兒童都能主動發展”的教學思想。
經驗表明:一堂生動活潑、形象有趣的課程,必然能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應極力追求寓教于樂、寓樂于學的教學方法。我從以下兩點,教授幼兒輕松容易地學習數字10的好朋友兒歌:
一、追求聲情并茂。
為了讓幼兒很快地融入《數字寶寶10的好朋友》兒歌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我會根據10的組成分解的特點,在朗誦過程中時快時慢,抑揚頓挫,讓幼兒處身于一種親切、美好的語感環境中。同時,再配上優美、動聽、富有想象的音樂以及教具的運用,使幼兒在融洽的氣氛中,發現數字10的好朋友的規律和特點。
二、創造機會和條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我在教授《數字寶寶10的好朋友》兒歌時,發現這首兒歌重復較多,而且很長,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首兒歌有點難,首先分段讓幼兒自己扮演數字寶寶,我對幼兒的動作加以適當的引導,幼兒根據10的組合分解特點進行朗誦,引導幼兒可以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激發幼兒表現出自己的創作風格,有的幼兒動作形象,有的幼兒動作滑稽逗人,這首兒歌用了十幾分鐘,作為老師要肯定幼兒表演的優點,并用表達自己感受的方式領會并尊重幼兒的創作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