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璐
在采購招投標項目中,電子評標系統可設置特定信息的網絡共享,實時處理評審過程出現的問題,是未來實現全流程電子化采購的基礎。本文總結和探究了電子評標系統的優勢和實踐應用情況,為采購行業建立全流程電子化采購管理信息系統提供參考。
隨著招投標工作的發展,評標的項目內容細化、投標單位報價策略增多,導致傳統招標采購出現流程復雜、評標周期長、評審效率低及紙質檔案收儲難等問題。目前采購部門正逐步引入和應用電子評標系統,在解決上述問題的同時,通過電子化減少評標過程的人力資源,降低出錯率,滿足異地投標和評標需求,增加招標采購透明度。雖然電子化評標系統在實際應用中,存在招投標系統不統一,操作性和兼容性不足等問題,但仍具有較大發展空間。本文總結了電子評標系統的優勢,探索電子評標系統的實踐應用,提出改進措施,助力采購行業建立全流程電子化采購管理信息系統。
電子評標系統的優勢
降低成本與環保節能
電子評標中,大部分流程只需要下載電子表格,大幅度減少了紙張的使用,實現了投標成本降低和環保節能等要求。電子評標系統還可完成電子數據的在線學習、統計和判斷以及網上監管,從而降低有關部門的時間、差旅、監管和公共服務等成本。
提高投標效率
電子化評標,可大幅度減少前期采購機構對紙質文件的準備工作,投標人直接在同一個評標平臺下,依靠電子投標文件成功投標并填寫相應的投標價格,縮短了評審的時間,簡化了評標流程,從而可以高效完成繁重的評標評審工作。
確保透明度和公開性
電子評標系統中評審在統一的平臺上進行,可以完整記錄評審過程,項目的所有信息和檔案均可儲存在云端,并且支持隨時下載。評審過程全程可追溯,從而規避一些不良行為和暗箱操作,促進了公平競爭,有利于創造透明、公開、平等的招標環境。
促進數據收集和分析
電子評標系統規范化的操作流程使得大量數據存在云端,實現了采購過程資料的快速收集、整理、歸檔和查詢,有利于后期對數據進行分析,同時系統中也涵蓋了豐富的企業信息,深化了對企業的了解,提高了對市場和企業動態指標管理的水平。
電子評標系統實踐應用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出現,加速了互聯網與采購的深度融合,顛覆了傳統的采購招投標模式和監管手段,以電子評標系統為基礎,快速推進全流程電子化是采購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保障應急采購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需要滿足減少人員接觸、調整評審方法以及簡化報價文件準備要求。依托電子評標系統的優勢,可實施一系列“非接觸式”應急采購方案。例如,前期項目預算編制、計劃下達與采購文件,或者招標文件的審批;后期合同的簽訂以及履約驗收等的電子化;組織專家在線審價、接收電子版報價等,保障應急采購的順利實施。
監管采購項目
電子評標系統的應用為采購項目的監管手段帶來管理和思想轉變。例如,向采購管理及監管部門提供準確全面的評審信息,保障隨時查看所管理項目的執行情況和狀態;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可與國家稅務、工商等公共服務資源管理信息平臺對接,直接與平臺共享招投標相關信息,及時提供企業參與投標的部分信息;與銀行相關系統對接,做到保證金的統一管理。
改進措施
電子評標系統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未來仍需結合工作場景進行深度探索和完善,如果電子評標系統不能滿足所有項目需求,大型復雜的工程項目招投標過程需要做好人機協同工作;電子評標系統的設計優化,便于后期數據進行系統化和規律化收集;結合預制到系統內的采購文件模板,自動生成可在線修改的采購文件或者招標文件,投標人可根據模板編寫投標文件,保證投標文件的相對一致性,方便專家評審。
電子評標系統的應用不僅環保、節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對于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招標采購行為、確保招標的透明度和公開性以及預防腐敗等也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及公共服務職能的轉變,采購人員應抓住時機,探索和完善電子化評標系統的實踐與應用,為建立全流程電子化采購系統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