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海強 王敬 趙巖
摘要:針對用時設備高精度時頻信號需求,設計了一種基于衛星導航系統(GNSS)的銣鐘授時守時板卡。板卡利用導航接收機授時秒脈沖(1PPS)長期穩定度高的特點,結合銣鐘優良的短期穩定度和低漂移率特性,以接收機1PPS為基準對銣鐘進行實時控制,進而生成高精度時頻信號,對外提供高精度時頻服務。當衛星信號丟失后,根據歷史馴服數據調整銣鐘頻率實現高精度守時。測試結果表明,板卡授時精度優于20 ns,馴服期間瞬時頻率準確度優于2×10-10,守時精度優于1μs/d。
關鍵詞:馴服;授時;守時
中圖分類號:TN25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1739(2021)16-60-4
0引言
時間是物理學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科技發展密切相關。隨著技術探索的進步,在測控與通信系統領域,對時間頻率基準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1]。氫鐘及銫鐘是高性能時間頻率基準首選,但體積較大、對環境要求嚴格且成本較高[2];銣鐘及晶振短期穩定度較好,但老化指標較差,難以滿足長期守時、長期穩定度指標[3-4],與氫鐘、銫鐘相比,銣鐘老化指標相對較差[5-6],可維持一段時間守時,晶振老化指標最差,守時性能最差,但晶振成本最低?;谝陨戏治?,設計了一種接收機加銣鐘的板卡作為本地時間頻率基準,接收機通過接收衛星信號校準本地銣鐘頻率[7],并輸出高精度授時信號。當衛星信號消失后,根據歷史馴服數據進行高精度守時,通過上述設計為用時設備提供完成高性能授時守時信號。
本文分析了基于導航系統的銣鐘馴服技術基本工作原理,針對實際應用及銣鐘馴服特點,完成了硬件設計及軟件設計,在軟件中設計PID控制算法及守時算法[8],對板卡授時性能、守時性能進行了驗證。
1系統設計
1.1板卡總體設計
授時守時板卡主要由接收機單元、馴服單元和銣鐘組成,接收機單元通過天線接收衛星信號,完成定位后輸出1PPS+TOD信息給馴服單元,馴服單元對接收機1PPS和本地銣鐘分頻1PPS進行時差測量,進而獲得銣鐘頻偏并對其進行校正,然后以銣鐘時鐘為基準生成授時信號,對外提供高精度時頻服務,如圖1所示。
1.2硬件設計
授時守時板卡由DC/DC電源模塊、銣鐘原子鐘、時差測量芯片(TDC)、FPGA、ARM、電平轉換芯片等組成,DC/DC電源模塊將外部輸入12 V轉換為5 V,3.3 V,1.8 V,為整板各個器件供電;時差測量芯片實時測量本地1PPS與外部輸入接收機1PPS的時差,為銣鐘馴服提供數據支撐;銣鐘接受FPGA+ARM時鐘控制指令完成頻率信號的校準;FPGA和ARM為板卡處理控制核心,完成整板邏輯、時序、算法和控制。授時守時板卡硬件設計如圖2所示。
衛星信號正常情況下,接收機定位授時輸出參考1PPS+TOD,FPGA+ARM使用TDC測量參考1PPS與銣鐘10 MHz分頻1PPS的相差,獲得銣鐘與參考1PPS的相差,根據相差信息馴服銣鐘頻率獲得高精度1PPS同步信號及高準確度10 MHz頻率信號,以馴服1PPS、10 MHz及參考TOD為基準生成1PPS+TOD,B碼,NTP等授時信號,當衛星信號消失后,根據歷史馴服數據進行守時。
1.3軟件設計
授時守時板卡在外部參考信號正常且銣鐘鎖定的情況下,馴服本地銣鐘生成授時信號,衛星信號消失后,進入守時狀態。在板卡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存在多種情況,因此需設計合理的軟件處理流程來應對各種外在因素,使板卡盡可能輸出高精度授時信息?;谝陨峡紤],板卡軟件流程如圖3所示。
①板卡上電后,首先要檢測銣鐘是否鎖定。當銣鐘未鎖定時,其輸出頻率變化很大,不具備馴服條件,故不對銣鐘進行任何調整。
②銣鐘未鎖定且外部時間無效時,直接輸出本地時間;銣鐘未鎖定且外部參考時間有效時,以銣鐘10 MHz對外部時間進行粗同步,并維持、輸出本地時間信息。
③銣鐘鎖定后,若參考有效則進入馴服狀態,并輸出高精度授時信號;若參考無效,則判斷上一秒是否為馴服狀態。若是馴服狀態則根據馴服數據調整銣鐘頻率并進行守時,否則直接輸出本地授時時間信號。
④完成以上操作后,重新判斷銣鐘是否鎖定,開始下一循環。
時鐘馴服算法是基于本地銣鐘與外部參考相差、頻偏獲得本地銣鐘參考量,并對本地銣鐘進行馴服,授時守時板卡采用PID算法完成頻率馴服,如圖4所示[9-10]。( )是TDC測得的相差進行平均濾波的結果,Δ( )是相對調整量。對( )進行濾波的原因在于,接收機輸出1PPS抖動較大,若直接將其送入PID將導致銣鐘調整過于劇烈,會破壞銣鐘短期穩定度,因此需要對( )進行濾波,然后將濾波結果送入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