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昌
時光飛逝,春夏秋冬四季來回更替,換來了一年又一年的新面貌,不記得是哪年的初春,田園旁陰涼處的枝頭飛鳥聚集,遍地野花綻放的香氣撲鼻而來,暖暖的春風徐徐而來,嶄露頭角的小草小花膽戰地窺視著這新奇美好的世界,它們嬉戲于這田園,在美妙的旋律中翩翩起舞,一起奏響美麗動聽的田園牧歌,而寧靜安詳是它們最美麗的寫照。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種世外桃源般的愜意舒適之感,田園里一鋤一犁一牛的畫面是那么淳樸可愛。遠遠地透視著田園上人們臉上滿足快樂的神情,汗水打濕了他們的衣裳,卻有這和煦的春風陪伴著他們,一切皆是滿足和快樂。
時光機永遠不會停歇它行走的步伐,當初的飛鳥、野花、小草必經轉世輪回,田園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零零星星的幾個,田園牧歌的書寫無意中被打開了新的方式。然而不管以什么方式打開,田園的牧歌從來沒有銷聲匿跡過。或許在時光行走的某處,它的喉嚨嘶啞過,也被時光嫌棄、淘汰過,但它從來沒有放棄過,它一直保持著初心并且摸索新意演唱著屬于自己的時代田園牧歌。
新時代下亦是如此,它正在以新的姿態和形式奏響著。城市里高樓大廈燈紅酒綠的景象,帶給人們更多物質的享受,其背后也有著喧嘩和嘈雜。于是閑暇之余開著小車去自然中尋找田園牧歌的蹤跡,小憩一番,著實地舒適愉悅。小車緩緩來到皖北的農村,這里廣闊的平原、清澈的河流,古老的氣息依舊存在著,一切都是那么地和諧安詳。或許和那年的田園牧歌不一樣,但是新時代下的它也毫不遜色,在這不僅有著以前熟悉的氣息,更有著愜意和舒適。在新田園牧歌的洗禮下,人們新的快樂感也被打開,新的生活方式被開啟。它努力地探視著新時代下的變化,在新農村建設的樂譜中重新奏響。
放眼整個皖北大地,一片片沃野良田生機勃勃,美麗鄉村正在書寫它的田園牧歌。你看那新時代下,宿州農村濃厚的民間特色,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環境開啟了新時代下新旅游業的田園牧歌形式,在這里感受到了一個疲憊身體真正的回歸。新時代下美麗農村生態宜居環境的到來正在奏響,彎彎曲曲的柏油路上,銜接著一座又一座的小庭院和小別墅,紅磚白礫,綠樹紅花皆是風景。路邊的燈光也為夜行人帶來了滿滿的安全感,在這里人不會害怕遺失;江淮大地滿滿的現代種養結合的農業特色,讓人一領江淮優美風光下的獨特農業文明氣息。這些不由得讓人想起了那年鋤犁下的田園牧歌,頓時曾經的記憶不請自來,新舊交融,別有一番滋味;攻堅扶貧的潮流推動著生態農業奏響田園牧歌。在原生態的前提下,結合脫貧新樂章,奏響了一曲集現代農業、觀光旅游、自采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產業園的田園牧歌。在這里,疲憊的城市人絡繹不絕,在園子里自由快樂地體會采摘果蔬的樂趣,讓人不禁有種家鄉勞作的體驗,而且有些自己勞作后豐收時的快樂和滿足。當地的田園人讓現代農業的“常青藤”遍布整個田園,他們拿著碩大的“增收瓜”,洋溢著新的快樂和滿足,那是田園牧歌下快樂和滿足的另一種詮釋方式。
田園牧歌的蹤跡從未停歇,新時代下的田園牧歌以新的方式奏響,正在努力彈奏出新的動聽的樂章。
(責任編輯 于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