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浙江召開第三次全省數字化改革推進會。會議在總結半年來改革實踐的基礎上,強調要系統迭代、整體提升,加快打造數字化改革“硬核”成果。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當前,數字化改革已經進入到了打造最佳應用、比拼“三大成果”的新階段。就人大系統而言,各地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立足核心業務和重大任務,謀劃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亮點的重點應用場景,展現了一體推進人大數字化改革的良好勢頭。
從全省看,省人大的代表履職應用、寧波人大的“代表通”、長興人大的“有事找代表”和“代表云問政”等,圍繞代表工作精準發力,找到改革突破口和切入點;湖州人大的“督政通”、舟山人大的法治政府“一鍵通”、麗水人大的人事任免系統等,謀劃多跨場景應用,構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系統方案;省人大的縣鄉換屆選舉應用場景、杭州人大的國資監督系統、溫州人大的預算國資監督系統等,聚焦重大改革,推動流程再造、職能整合、改革創新,具有積極的改革意義,取得了較好的改革成果。
行百里者半九十。數字化改革是我省迄今為止最復雜的系統工程。下好這部戰略大棋,需要全省各級人大凝心聚力、開拓創新、持續發力。
要緊貼人大職權,強化存量優化、增量開發。按照集成立法需求、突出人大主導、擴大社會參與等要求,進一步豐富拓展思路,加快工作進度,打造全周期、全過程的立法數字化綜合平臺。要進一步深入梳理監督工作核心業務,謀深謀細改革解決的實際問題和針對性的思路舉措,穩步推進監督綜合應用開發。要做好代表工作綜合應用已有場景和功能的迭代升級,更好推動代表履職和代表工作提質增效。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是檢驗改革成果的重要標尺。人民代表大會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主要渠道,無論人大數字化改革推進到哪里,為民代言、為民履職、為民解憂的方向不能變。要堅持集約集成、共建共享的原則,避免重復建設、資源浪費,杜絕“數字化形式主義”。要以人民群眾需求感、獲得感為導向,推進一些已有應用的功能完善、界面優化,切實打造一批管用、實用、好用的最佳應用場景。
人大數字化改革離不開理論引領和制度保障。數字化改革是一個“實踐—理論—實踐”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實現從流程再造、數字賦能邁向更高形態的制度重塑,必須根據改革急需和工作實際,及時進行總結提煉和研究闡釋;要緊跟改革進展,及時總結固化實踐經驗,進一步完善“三張清單”梳理、應用場景建設、系統運行維護等方面的制度規范,逐步構建起人大數字化改革的標準體系。
更艱巨的任務仍在前方,更偉大的成功正在孕育。在全面深化數字化改革的新階段,全省各級人大要對標對表新部署新要求,認識再深化、工作再細化、機制再優化、落實再強化,以更多人大數字化改革硬核成果推動我省人大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