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靜 荀筱筱

杭州市上城區羊血弄10號,是鄭凌退休10年來去得最多的一個地方。這里是“湖濱晴雨”工作室所在地,也是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杭州市人大常委會的基層立法聯系點。鄭凌便是立法信息員之一。
“湖濱晴雨”基層立法聯系點,是全省22家基層立法聯系點中唯一設在社區社會組織的聯系點。以“湖濱晴雨”工作室既有場所為主陣地,上城區人大常委會吸納了民情觀察員、人大代表、居民骨干、基層干部等近百人作為立法信息員,廣泛聽取民意。
“沒想到,一部地方性法規采納了我提出的4條立法建議。”“湖濱晴雨”立法信息員、湖濱街道吳山路社區居民徐偉麟成就感滿滿。
今年4月,杭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杭州市西湖龍井茶保護管理條例(草案)》向“湖濱晴雨”基層立法聯系點征求立法建議,徐偉麟仔細閱讀,利用退休前法院工作的經歷,圍繞立法依據、懲罰標準、主管部門、文字表述等方面提出了多條修改建議。
跟徐偉麟有同感的,還有立法信息員張鑫澤。《浙江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將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關于文化禮堂建設的內容,就與當初張鑫澤提出的建議不謀而合。
據統計,截至2021年8月,該聯系點已就33部地方性法規開展了意見征集,累計收集各類“原汁原味”“土言土語”的立法建議1190條,被采納77條。
除了“被動”承接立法意見征集任務,“湖濱晴雨”基層立法聯系點也在拓展立法“直通車”功能,不斷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普法宣傳延伸。一些未被立法機關采納但屬于街道層面權限范圍的意見建議,聯系點通過街道居民議事會,提交街道辦事處研究處理。
比如在討論《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時,立法信息員張秋國提出:“清理樓道垃圾不能光由社區、物業‘單打獨斗,建議與消防安全、垃圾分類、疫情防控等工作緊密結合,統籌推進。”以此為思路,湖濱街道推出了樓道清理“五步法”,由社區宣傳發動、居民動手整理、物業清運消殺、消防安全排查、行政執法現場指導,五方力量各司其職、合力保障公共空間整潔、生命通道暢通。
“現在我們的立法信息員,不僅是立法的參與者,也是普法的宣傳者。”“湖濱晴雨”基層立法聯系點負責人徐利民說,通過紅色港灣市民學校、晴雨廣場、科普長廊等陣地,法治大講堂、普法微課堂等法律宣傳活動受到越來越多的市民歡迎。
“‘湖濱晴雨基層立法聯系點不僅是宣傳中國民主法治的一個新窗口、新陣地,更是將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融會貫通,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寫照。”上城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顧敏達介紹,下一步,“湖濱晴雨”基層立法聯系點還將探索建立立法評議人才庫、設置流動立法建議收集箱、完善立法意見獎勵辦法,努力推動聯系點成為實現“全過程民主”的硬核力量。
延伸閱讀:2014年,浙江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制度,選設了首批27家聯系點單位。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成立后,為適應新要求、實現新發展,2020年8月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修訂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規則,并重新確定22家聯系點單位,正式啟動實施全省基層立法聯系點2.0版。2021年3月17日,省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座談會在杭州召開,為新確定的22家基層立法聯系點進行了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