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人大常委會
自全省人大數字化改革工作研討會以來,紹興全市人大緊緊圍繞“1+7+N”“數字人大”建設任務,著力推進本地特色應用場景建設。為破解收集社情民意過程中領域不寬、類型不全、質量不高等問題,紹興人大重點謀劃建設“智匯民情”系統,著力構建多領域數據匯集、多形式智能分析、多通道結果應用的基本框架,有力提升了人大立法、決定、監督、代表等工作的聚焦度、精準度和實效度。
多領域平臺數據匯集。針對民情信息來源分布廣泛又分散的狀況,系統著力打通多部門數據信息資源,建設一體化民情民意數據池。通過設立統一標準,系統打通“一府一委兩院”數據接口,“跨層級、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整合政務服務、行政執法、民生保障等8大類民情數據,形成民情數據資源庫。同時,由柯橋區人大牽頭負責謀劃建設縣鄉應用平臺,將全市6個區、縣(市),101個鄉鎮(街道)的民情數據實現跨區域綜合匯集和交互流轉,為全市各級人大代表、人大機關提供服務。
多形式智能數據分析。系統搭建了人工智能分析模型,對民情民意信息進行智能分析,找出人民群眾期盼的共同呼聲、熱點呼聲和難點呼聲,為人大代表和人大機關履職提供輔助。系統打造可視化動態社情監測平臺。通過多色管理編制民情數據圖譜,構建民情信息熱力圖、趨勢圖,實時動態了解民情趨勢。系統出具多類型民情報告。搭建人工智能算法,對民情民意信息進行智能分析,識別信息發生的領域、區域、人群以及信息熱點、社會關注點和輿論風險點,并通過大數據分析,預判預研發展趨勢,形成綜合性、領域性、單項性等各類民情分析報告。
多通道結果賦能應用。一是數字賦能人大工作。系統設立了民情熱詞、調查問卷、一鍵報告等功能模塊,為人大選定立法項目、確定監督議題、開展專項審議、提出意見建議等工作提供支撐。二是精準服務代表履職。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民情民意信息進行篩查和分級分類,并提供了熱點民情推送途徑,幫助代表聯絡站和人大代表及時掌握民情動向、科學提出議案建議、深入開展民生監督、協助做好解釋引導。三是創新民生監督機制。系統構建了民情匯集處理分析反饋工作閉環,對“一府一委兩院”處理解決群眾投訴期盼等事項情況進行實時監督、線上會商和跟蹤反饋,并形成民情應對效能指數。四是提供黨委咨詢決策。系統構建智能決策庫,利用政策法規和歷史事件處理等數據,通過一鍵式生成民情動態監測、風險預警報告,自動推送給黨委決策部門,協助及時、全面掌握民情狀況,當好決策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