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巧云



近年來,我省各級人大紛紛建立國有資產報告、監督機制,卻鮮有涉足集體資產監督。
可在鎮街一級,集體資產數額遠超國有資產,僅舟山定海區11個鎮、街道的集體資產便達數十億元。
面對如此大額資產游離于人大監督之外,舟山市定海區人大首次將監督觸角伸及鎮街集體資產,為鎮街人大管好“錢袋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大額集體資產游離人大監督之外
隨著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定海區人大常委會在調研中發現:鎮、街道本級集體資產數量龐大,但不同程度存在家底不清、權屬不明、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以定海區小沙街道為例,街道本級共有國有資產1.58億元,而集體資產共有80多處,涉及土地面積約130萬平方米,房產建筑面積約2.7萬平方米。按當前市值估算,小沙街道的集體資產市值為5億元左右,是國有資產的數倍。據定海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掌握的情況,全區11個鎮街的集體資產可達數十億元。
如此數額龐大的集體資產,長期游離于人大監督之外。人大又該如何管好“錢袋子”?
“對國有資產加強監管已有章可循,但對集體資產未作明確要求。可大部分街道的集體資產不僅數額較大,且歷史遺留問題多,厘清難度大。” 定海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宣杰說,雖然有難度,但也一定要管,而且一定要管好,“只是這項工作既無章可循,也無經驗可循,到底該怎么管,能管到什么程度,我們心里都沒底,只能是邊摸索邊做。”
2019年7月,定海區委出臺《關于建立區人民政府向區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各鎮、街道應參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制度,建立相應的鎮、街道本級集體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制度,加強同級人大監督。”
當年,定海區人大常委會便將全區鎮、街道本級國有、集體資產管理情況監督列入2020年度工作要點,并以推進全省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試點為契機,重新修訂了《舟山市定海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街道工作委員會工作規則》,把對街道本級國有、集體資產管理情況開展調研并提出意見,納入人大街道工委的職責。
自那以后,定海區各鎮街人大紛紛啟動對本級國有、集體資產的監督工作,定海區人大城東、馬岙街道工委還結合實際,分別制定了《街道預算審查監督和國有(集體)資產管理情況監督實施辦法(試行)》,明確將聽取街道國有(集體)資產管理情況納入年度監督工作計劃,并將聽取情況報告區人大常委會和街道黨工委。
僅半年時間,定海區全面拉開了一張鎮街國有、集體資產監督網,并從根本上解決了無規可依、無章可循問題,為鎮街人大對國有、集體資產開展監督提供了制度保障。
全面清查,厘清鎮街集體資產賬本
小沙街道位于定海西北部,由原小沙鎮和長白鄉合并而成,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積累了大量的集體資產。
“雖然大部分集體資產登記在冊,但仍存在死角、盲區。”定海區人大小沙街道工委主任王裕通說,小沙街道屬于“翻牌”街道,由于時間跨度長、監管機制不健全等原因,致使街道部分集體資產底數不清,存在權屬不明、閑置浪費等問題。
對此,小沙街道辦事處主任李增平說,他2018年調任小沙街道時,也想看看街道到底有多少資產,可當時確實很難從賬面上看清家底,“我非常贊同和支持人大對街道集體資產開展調查、監督。”
2019年9月,小沙街道辦事處按照人大街道工委的要求,成立資產清查專班,分組尋訪熟悉歷史情況的退休老干部、企業職工和村民,排查清冊,基本理清了街道的集體資產情況。其間,清查組發現3處未掌握的賬外資產,共計房屋建筑面積737平方米,價值257.95萬元。
在此期間,人大小沙街道工委牽頭,從街道民主議事會中抽調懂財經、懂法律的成員組成街道本級集體資產監督小組,參與清查實施方案的討論,還數次對摸底情況進行督查,每季度定期聽取街道辦的專題匯報,實地走訪查看賬外房屋資產,對集體資產清查實施全過程監督。
在督查過程中,監督小組發現多處閑置資產年久失修,已屬D級危房,且使用價值低。為此,人大小沙街道工委牽頭協調相關部門,在報街道黨工委同意后,督促政府探索新型出租模式,例如將位于復翁路9號的破舊房屋出租給光華村,并約定通過“以修抵租”的形式,由光華村出資對其進行改造修繕,從而進一步提高集體資產的利用率。
據介紹,定海區現有8個街道,基本上都屬于“翻牌”街道,目前大部分仍沿用鄉鎮一級政府的財政管理體制。同期,全區8個街道和3個鎮全面開展集體資產清查,基本摸清了各自的“家底”:截至2020年2月末,全區11個鎮、街道本級共有國有、集體資產總額54.11億元,其中國有資產占比不到30%。
“此次摸底調查,查出了不少賬外資產,也查活了很多存量資產。”定海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主任石江洋說,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全面清查,全區11個鎮、街道已基本摸清了各自的集體資產賬本。
2020年3月,通知要求,各鎮街再次對現有集體資產開展清查,通過查漏補缺、登記造冊、申辦補證等方式,進一步完善集體資產數據庫,為下一步動態管理集體資產、盤活存量資產打下基礎。
數字賦能,扎緊集體資產監管“籬笆”
2020年4月,定海區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七次主任會議聽取了全區鎮、街道本級國有、集體資產管理情況,并針對普遍存在的資產家底不清、權屬不明、閑置浪費、監管職能不夠到位等問題提出意見。
落實人大意見,2020年7月定海區政府對全區11個鎮、街道集體資產進行全面“體檢”,并出臺了鎮街本級集體資產管理系列制度。
“建立每年一次的資產清查制度,街道議事會將每年聽取街道本級集體資產清查及管理情況。人大工委將定期組織開展督查,鞏固清查成果。”“鎮人代會每年聽取、審議鎮本級集體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并就集體資產管理情況組織代表開展視察。”“將對已經排查出的資產建立數據庫,落實專人管理,實現國有、集體資產全方位動態管理。”……在舟山市定海區人大常委會召開的全區2021年基層人大工作會議上,部分鎮街人大就集體資產監督工作作了交流發言。
與此同時,在今年召開的各鎮街人代會、民主議事會上,大多數鎮街人大也分別將加強本級集體資產監督作為2021年重點工作。目前,各鎮街已根據清查中發現的問題制定了整改清單,其中大部分問題已完成整改,對部分權證不齊等整改難度較大的問題,也力爭在三年內整改完畢。
“兩年多的探索實踐,讓鎮街集體資產監督實現了從無到有,既破解了鎮街集體資產管理難題,也為鎮街人大管好‘錢袋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張宣杰告訴記者,目前各鎮街已基本摸清集體資產底數,下一步,將通過數字賦能,積極開發人大鎮街本級集體資產監督特色應用場景,實現鎮街集體資產閉環管理、動態監督,進一步提高人大對集體資產的監督效能。
據介紹,該應用場景計劃參照財政國資“資產云”信息系統,通過數據采集信息化,構建起從配置、使用到處置的鎮街本級集體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逐步實現鎮街本級集體資產的統一分類、編碼和可視化展示,重點解決鎮街本級集體資產管理中長期存在的底數不清、機制不順、監督不到位問題。
目前,定海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正進一步征求各鎮街意見,著手指標設置、功能模塊等初步設計,預計年底前上線運行該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