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聰 呂婕
2021年6月29日下午,金華市人大常委會科技創新專題詢問會在市文化中心舉行。
這是一場為更好地助推落實科技創新首位戰略而查短板、找弱項、理思路的詢問會。14位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先后拋出了14個問題,12家單位部門負責人作了回答。
圍繞中心,監督在精準上發力
答題兩小時,備題卻足足花了兩個多月,謀劃更是從年初就已經開始。14個問題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人大擔當。
時間回溯到今年年初。金華市人大常委會在制定年度監督計劃時,就把科技創新作為重點監督議題列入專題詢問計劃。
這場專題詢問會是市人大常委會今年召開的第二場。上一場于今年4月底召開,主題是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
盡管每次專題詢問的主題不同,可背后的邏輯主線卻始終如一:都是為推動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的大事、事關改革發展的難事、關乎群眾利益的急事。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十四五”開局之年,省委將“著力建設三大科創高地”作為“十三項戰略抓手”的第一項抓手,市委也將“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擺在“九市建設”之首。
黨委有部署,人大有行動。在此之前,市人大常委會就高度關注和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已先后通過常委會視察、執法檢查、專題調研等方式,積極推動金華市科技創新工作。今年,省、市、縣人大三級聯動,開展了科技創新專項監督。
專題詢問會,再次把監督往縱深推進,這既是貫徹落實市委有關要求的實際行動,也是對金華市科技創新工作的有力監督和支持。
深入調研,備題在務實中用心
詢問剛開始,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陳雷紅、何偉國就向市科技局連拋三問。
三個問題,有“大”也有“小”:既有“如何營造更加良好的科技生態,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如何抓住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開展產業梯度轉移和科技創新合作交流”這樣宏觀審視、事關全局的“大”問題,也有“我市建立在上海的科創中心成效如何,下一步怎么打算”這樣緊盯具體事項、微觀契合的“小”問題。
有一個細節是:詢問人發問時,舉出了包括相關指標在全省的排名等一連串的數據,有理有據。
市科技局局長王建國不遮不掩,回答中,他既直面短板、闡述原因,也明確方向、表明舉措,態度誠懇。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請問市稅務局怎么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政策?”……14個問題,分別涉及浙中科創大走廊建設、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產業協同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深度融入G60與科創飛地、產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等各個方面。
每個問題都帶數據、有案例、見思考,“孤島現象”“孵化器”等專業術語也是信手拈來,足見備題時下的功夫。
問題問得準,源自調研看得深。會前,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帶隊,分八組深入全市各地調研,僅座談會就開了20余場,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
為了準備好問題,調研組還查閱了“十三五”期間的《浙江省設區市科技進步統計監測報告》《浙江科技統計年鑒》,從中找尋問題和線索。此外,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中市人大代表所提的與科技有關的20余個建議,也全部梳理出來,逐一分析篩選,當天的詢問會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問題直接來源于代表建議。
在專題詢問會開始之前,市人大常委會又邀請了省科技廳原副廳長王宏理做了一場有關科技創新的專題講座。
力求實效,詢問在督辦中繼續
這次的專題詢問會,有一個“首次”——除了市政府組成部門外,第一次把區政府作為被詢問對象,婺城區政府、金義新區(金東區)管委會(政府)、金華開發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到會接受詢問。這也意味著,市人大常委會將監督觸角進一步延伸,推動專題詢問這一監督方式向縱深實踐。
詢問中,詢問人提問到位,應詢人也是金句頻出。“金華企業中‘草根企業占比大,比較擅長‘做生意,不太擅長‘做科技。”“目前市區已在商品住宅土地出讓中配建人才房,讓人才來金拎包入住。”……一句句張弛有度的回答,使專題詢問問出了方向、問出了舉措、問出了效果。
專題詢問會上,既肯定了金華市科技創新工作中頂層設計不斷強化、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招引工作不斷發力等明顯成效,也指出了創新策源地建設進展需再加快、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需再增強、科技創新投入強度需再提高、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支撐需再厚實等四個短板,為相關部門再次擰緊了“思想發條”。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共48人對應詢人表現進行了現場測評,結果當場通報:12家單位、部門中,大部分得到了“滿意”和“基本滿意”票,但也有三家單位得到了4張“不滿意”票。
“太尷尬了,回去得好好想想辦法,加把勁。”這幾張“不滿意”票讓相關負責人有些坐不住了。
專題詢問結束了,但還有“后半場”:會后,市人大常委會還將把詢問問題和建議整理后清單式交市政府研究處理,并要求在規定的時限內報告處理情況。
“專題詢問的目的不止于議和問,更在于行和改。要以此為契機,想新招、出實招、用硬招,堅持效果導向,用數據說話,不斷提升全市科技創新工作水平,為爭創現代化先行市、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注入更多新動能!”主席臺上的提醒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