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業凡


摘要:本文以中學歌唱課《雪絨花》為例,探索柯達伊首調唱名體系在中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與應用,解釋此法在本國音樂課堂中的實踐意義與理論意義,闡明其因何緣由傳入中國以及教法本土化研究現狀,比較“柯爾文手勢”“首調唱名法”與“固定調唱名法”這三種柯達伊教學手段,并且得出結論,柯達伊首調唱名體系應用于國內音樂課堂實踐中,可有效輔助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音樂水平能力發展,是適用于我國各年齡階段音樂課堂的寶貴經驗及合理方法。
關鍵詞:柯達伊? 首調唱名法? 音樂課堂教學? 雪絨花
中圖分類號:J6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7-0099-04
《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曾明確提出,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和主要內容,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智力和身心健康發展的有利手段。
教學法是音樂課堂重要要素之一。目前,各國流行的音樂教育方法分為三種,分別是以西方三大教育家命名的奧爾夫教學法、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和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這三種教學法中獨樹一幟,極具代表性,自形成以來被廣泛傳播,應用于多年齡段音樂教育,具有極強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柯達伊教學法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傳入中國,廖乃雄教授先行為后輩奠定了寶貴的理論基礎,讓無數教育工作者明白這種方法確有其獨到之處。一時間此法風靡了整個教育界,讓許多學者意識到國外對于音樂教育的重視遠超于國內,受此影響出國深入學習交流。
因此,本文將通過對柯達伊首調唱名法在中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研究,從柯達伊首調唱名體系、柯達伊首調唱名體系在教學實踐中的優勢、柯達伊首調唱名體系的現狀與發展這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歸納與總結,讓此法更好的應用于國內音樂課堂當中。
一、柯達伊首調唱名體系
佐爾丹·柯達伊是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出生于匈牙利,一生致力于兒童音樂教育研究,并形成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是當今世界影響最為深遠的音樂教育體系之一。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包含的主要內容有:柯爾文手勢、字母譜、節奏唱名、首調唱名法等。其中為柯達伊教育思想服務的重要手段“首調唱名法”貫穿于其所有方法、內容當中,對提高學生識讀五線譜,發展聽覺、思維和歌唱能力有著顯著效果。
唱名體系可分兩類,一是“首調唱名法”,二是“固定調唱名法”。“首調唱名法”可變化Do的音高、位置,但各調式音級之間具有確定不變的唱名和全半音關系。柯達伊認為“首調唱名法”各音級位置在其調性中相對固定,給人一種穩定和諧的感受,可以讓人長時間記憶,并加強學習者對于音樂的感知和理解,促進音樂思維的形成。其相對音高感覺容易被掌握,鮮明的調式對音樂初學者來說也更易接納。與“首調唱名法”相反的是“固定調唱名法”,Do的位置與高度不可移動、變化,唱名絕對固定,不因調式改變更換唱名,不隨調式變化而變化。據二者特性來看,“首調唱名法”方便讀譜和演唱、演奏,“固定調唱名法”更能訓練絕對音高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聽寫能力。
二者結合可大大提升學生的音樂讀寫能力,目前“固定調唱名法”多在英、美等國家流行,而“首調唱名法”常出現于我國,這是因為我國自漢代以來流傳五聲音階調式。古文獻中稱其為“五聲”或“五音”,其按五度相生順序依次為:宮-商-角-徵-羽;若按音高順序即為Do-Re-Mi-Sol-La。簡譜本身就是首調,中國民族樂器至今還在使用這種記譜方式,這也是我國民族音樂的一大特點。
“首調唱名法”在柯達伊整套體系里貫穿始終,是因為柯達伊兩大核心教育理念。其一,民族音樂在教學中應占有重要地位。柯達伊認為對民族五聲音階重視就等同于對民族音樂的重視,編寫教材必須大量采用匈牙利民族音樂,讓學生既能學習民族音樂,又能鞏固民族文化,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本民族優秀文化,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與榮譽感,最終使學生認可本民族文化,熱愛自己民族與國家。二是歌唱教學以無伴奏形式為主。柯達伊認為在音樂教學中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歌唱,而歌唱教學就必然少不了“首調唱名法”與“固定調唱名法”參與,二者各有優點,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在音樂課堂中常常以交叉結合的形式出現。
二、柯達伊首調唱名體系在教學實踐中的優勢
(一)首調唱名體系在《雪絨花》中的課堂
《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一首插曲,節奏輕快鮮明、旋律朗朗上口,隨著電影的走紅,這首歌曲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因此詞曲被翻譯成中文版本,其作為一首必學的歌唱課收錄于人教版七年級音樂教材。
中學生與小學這一時期相比已有很大區別。由小學過渡到中學后,學生擁有一定的自控和學習能力,具備相應的音樂水準,這一階段學生對于音樂的態度有明顯變化,有的對音樂的喜愛程度加深,由樂趣轉化為興趣,愿意主動積極的探索并學習;有的則會偏愛其他科目,對音樂課興致缺缺,不愿主動學習音樂。為使學生平均水平達到基本統一的程度,在這一階段,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制定教學計劃和選擇教法,務必讓學生達到此年齡段應有的音樂水平能力。
《雪絨花》3/4拍,C大調,結構方正,兩段體結構再現單二部曲式,曲調真摯淳樸,具有濃郁的奧地利民族風格,配合著電影情節,全曲三次主題再現,體現出濃郁的愛國情感。這首曲子看似簡單,但曲中頻繁出現三、四、五度的跨越以及全音階的上行下行,對于部分音樂水平能力較低的學生來說,在未進行大量音樂感知的前提下,如何衡量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并準確的把握音符的位置,連貫穩定的唱出,是一大難點。
首調與固定唱名在這首曲子中就體現了極大的優勢。在學習《雪絨花》時,因“首調唱名法”對學生音樂水平能力要求較低,所以教師可在沒有音頻、視頻或歌唱示范的情況下,直接要求學生利用首調視唱,一來檢測學生的音樂水平能力,二來潛移默化的進行音樂感知。學生熟悉歌曲后教師即可使用“固定調唱名法”,加強學生對歌曲重、難點的記憶,利用教具(如:鋼琴、電子琴)輔助教學,對學生掌握情況及時檢測并查漏補缺。
為了體現“首調唱名法”的優勢與可行性,筆者利用上述兩種教學方法對梁山縣韓垓初級中學的四組七年級學生進行歌唱教學測試,所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首調唱名教學效果對比圖
圖2首調唱名教學效果增幅對比圖
圖1所示利用不同教學方法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對比圖。圖2所示首調唱名法教學效果增幅對比圖。在同年齡段水平能力基本相當的情況下,運用“固定調唱名法”的A組其教學效果顯示為優秀率占比例為10%,運用“首調唱名法”的B組優秀率達到了20%,說明了“首調唱名法”確能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能力。
在上述實驗結果中我們發現,即使在同一情況下,也能產生不同的結果,這當然與學生的學習狀態、原有水平能力以及對音樂課的喜愛程度有很大關系,但教師要因地制宜做出改變,因材施教,平衡外界因素,盡可能使學生掌握課上所學知識,完成教學任務與目標,幫助學生達到合格或良好以上水平。
(二)柯爾文手勢輔助教學
首調唱名體系擁有多種教學方法。在應用于《雪絨花》這一課時,利用其余教學手段相互穿插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經過上述方法后,部分擁有正常音樂水平能力的同學應已基本掌握此曲曲調,但對于部分音樂能力水平偏低和音樂感覺較差的學生來說,僅通過模仿和感知可能未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為了力求所有學生都能達到及格以上水平,此時還可利用“柯爾文手勢”對上述方法進行輔助,既可讓教師與同學之間增加互動,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又可對之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
柯爾文手勢給每個音名都安排了固定的手部動作,在學生演唱或識讀曲譜的時候,口、腦、手、身體相互結合,可以增強學生的協調能力,通過固定的搭配,強化音樂感覺,從而提高學生對音與音之間距離的掌握,在演唱《雪絨花》時,通過手部動作逐漸升高并演唱Mi-Fa-Sol-La和Sol-La-Si-Dol兩句,適當夸大身體動作幅度,做出音階上行的感覺,讓學生記憶更加深刻。演示Mi-Fa和Si-Dol這種半音關系時,教師可減小動作幅度,從視覺上明顯區別于半音與全音的形式。Sol-Re和Dol-Sol上行五度下行四度時,可單獨利用兩組音程反復對比,多次配合手勢讓學生感受兩組音程的差別。
不同于傳統死記硬背的識讀方法,“柯爾文手勢”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積極性,經驗豐富的教師熟知中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心理特點,可利用柯爾文手勢一邊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競賽或問答游戲,或利用二重唱等形式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通過這種手段激發學生的自尊心與好勝心,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綱》規定教師在教學時應遵循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科學嚴謹的進行教學能簡化教學難度,提升學生興趣,增強教學效果,因此這幾種教學方法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先后順序。新的教唱課要在學生毫無經驗和印象的情況下優先利用“首調唱名法”,再利用“柯爾文手勢”類音樂游戲加強記憶,以游戲手段刺激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在課程過半時避免學生感覺困難退縮或因枯燥抗拒學習,當學生掌握一定課上內容后再利用“固定音名唱法”查漏補缺,或者進行復習課的回顧審查。
綜上所述,柯達伊首調唱名體系對我國各年齡階段的音樂教育來說都是一種有力手段,不僅能讓正常學習、使用此法的中小學生普遍打下良好堅實的音樂基礎,還可以為許多受師資、教具限制的偏遠鄉村地區的中小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其手段相互滲透、相輔相成,且靈活多樣,豐富多彩,改變了國內傳統音樂教唱課堂的刻板教學模式,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我國培養優秀的音樂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
三、柯達伊首調唱名體系的現狀與發展
(一)首調唱名體系的現狀
首先,多年前我國部分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許多偏遠鄉村中小學生受經濟條件限制,少有機會能夠接觸音樂,隨著我國義務教育的普及,音樂教育開始面向全體學生,覆蓋面積滲透多個地區、多個階層,許多孩子有了接觸音樂、學習音樂的機會。但不可否認,我們對于音樂的重視程度開始較晚,比之于美國、日本、西班牙,我國音樂教育的普及還要遜色一些。
其次,目前部分高校將音樂教育專業定位模糊。學生在入學時以音樂教育方向考入學校學習三至四年,在二年級或三年級時將自己所學的專業(如:鋼琴、聲樂、小提琴)選做主項,把專業課程作為培養重點,卻將教學教法等教師必備培養課程取消,在一批學生以音樂教育人才身份畢業面向就業時,處于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既在專業課程上弱于音樂表演人才,又在教育理論課程上模糊不清沒有概念。
直到今天,在無數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柯達伊教學法在中國廣泛流行,各個年齡階段的音樂課堂都有它的身影。
(二)首調唱名體系的發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將柯達伊首調唱名體系在中國更好的發展與完善,首先要培養出優秀的高等師范音樂教育人才。
當務之急要優化高師教育人培養模式與目標。培養音樂教師的基本音樂能力時,不僅要加強教學基本技能與基本理論的學習,更要打破觀念,引入他國先進的教法理念,讓學生得到全面綜合的發展,在成長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樹立民族意識,發揚民族特色,這樣才能孕育出優秀的教育人才。
其次,時代在不斷的進步,一味依靠過去的經驗是無法適應現代教育工作的,我們要在繼承中求發展,要不斷為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本土化繼續努力,填充優秀理念,注入新鮮血液,讓此法的推廣、實行在中國這片土地繼往開來。
首調唱名體系隨著柯達伊教學法在中國的傳播得到了廣泛認可,這套體系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它所包含的每一種教學手段都表達了對祖國、民族的敬仰與熱愛,筆者認為這也是它相較于其他教法在中國更受偏愛的重要原因,柯達伊優秀的教育思想也使其數十年間在世界范圍內經久不衰。隨著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社會各界提升了對音樂的關注度,在這種環境下,當代教育工作者更要不斷更新觀念,為國家音樂教育體系貢獻一份力量。本文對于首調唱名法的研究,出發點就是希望每個受義務教育的學生都可以感受高質量的音樂課堂,體會藝術的多元化,筆者也由衷的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參考文獻:
[1]楊立梅.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匈牙利音樂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楊立梅.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音樂基礎教育的原則與方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3]楊立梅.首調唱名體系的學習策略[J].中國音樂教育,2002(03).
[4]楊立梅.首調唱名法的學習心理基礎[J].中國音樂教育,2002(02).
[5]張鳳珍.首調唱名教學探索[J].中國音樂教育,1991(02).
[6]杜亞雄.首調唱名法和簡譜[J].人民音樂,2005(10).
[7]賴達富.柯達伊教學法對中國音樂教育實踐的啟示[J].中國音樂教育,2008(09).
[8]張軍輝.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6年.
[9]李鵬鴿.楊立梅關于柯達伊教學法的中國本土化探索[D].北京:中國音樂學院,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