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quán)
我們雖然沒有見過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孫悟空大鬧過的天宮,但對這個概念應(yīng)該都不會陌生。據(jù)南宋《天宮鼎》描述:“方殿百余方位建之,尚有天體為其方位;七十二殿,殿殿相連而不失規(guī)律;三十六宮,宮宮相互而不拘束……”
可見,天宮非常壯觀,建筑面積也非常大,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天宮在天上,飛機為什么不會撞上天宮呢?更準(zhǔn)確地說,我們坐飛機為什么從來沒見過天宮呢?
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必須清楚天宮的位置。
據(jù)《九天生神章經(jīng)》記載,天宮位于“九重之天”。“九重之天”也叫“大羅天”,就是最高天界。那么,最高天界到底有多高呢?王母娘娘使瑤池化水為云,廣布天地間,但你要知道,這里只是“一重天”。從“一重天”到“九重天”,還隔著整整八重共36層天。說得通俗一點,白云的所在位置僅僅是通往天宮的第一步臺階而已。白云的高度是5000到9000米之間,而我們的飛機其實就在白云的高度上飛行,也就是6000到10000米之間飛行,這里離天宮還遠(yuǎn)著呢!
清楚了天空的位置,我們必須要從科學(xué)的角度進行驗證。
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和散逸層五個部分,散逸層再上去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了。白云所處高度屬于對流層,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層大氣,這里的空氣密度非常大,所以在對流層飛行的一切東西,比如鳥類、飛機,都是橫著飛的。就連超人,也只能在最低的對流層飛行,上不了“九重天”。
這樣一分析,你會發(fā)現(xiàn)被稱為“最高天界”的“九重天”其實就是科學(xué)意義上的散逸層。散逸層的空氣密度是整個大氣層里最低的,因為空氣阻力小,所以中國的神仙出入天宮的時候站著飛就可以了。
還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是天之最高處,為什么非要在散逸層呢?為什么不會是太空呢?太空不是更高嗎?而且沒有任何空氣阻力,不是更適合飛行嗎?”這個質(zhì)疑表面上看起來很正確,但我們必須知道,神仙雖然法力無邊,但也是要呼吸的,出了散逸層以后就沒有氧氣了,難道讓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天天背著氧氣罐坐殿嗎?還有,沒有氧氣就點不起火,太上老君的煉丹爐怎么辦?
綜上所述,神仙不依靠氧氣罐依舊能生活的最高處就是散逸層。那么,很顯然,天宮也就在這里。至于飛機,只不過是在去天宮的第一步臺階,也就是對流層飛來飛去,自然就不會撞上天宮,我們坐在飛機上看不見天宮也就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