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市寧海中學高二(7)班 王曦
我的父親是一個特別“摳門”的人。
一件短袖一穿就是10年,一雙鞋一踏就要踏破。“你為什么不去買新的呢?”我問他。“買什么呢,浪費錢。”他頭也不抬地回我,似乎完全不在意我說了什么,“我馬上要去單位,幫我打個車,有急事不能遲!”
我“切”了一聲,連忙點開手機屏幕。看著手機上加粗放大的“周末快樂”四個字后,我輕聲地嘆了口氣,說:“打車加班?真是夠奢侈啊!”他裝作沒有聽到我的諷刺,接了一個電話,“對對,你別著急,我馬上就來……”
似乎他也不是那么“摳門”。
只要是涉及工作的事,他從來都不惜一切代價:為了單位的一點小事放棄周末休息火急火燎地趕過去是常事;為了工作通宵熬夜到5點也會在當天早上9點準時打卡上班。我和母親并不能理解這種心態,背地里會稱他為“傻子”。每天這么辛苦是為了什么呢?事業單位,普通職員,奔五的年紀既沒有上升空間,也不會多拿加班費,為什么還要這么拼命地工作,他究竟圖什么呢?
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在下了晚自習后的回家路上問過他。我還記得那天夜色微深,路邊的街燈有些黯淡,堪堪撐起一小簇一小簇昏黃的光。“為什么?哪里有那么多為什么?我們的工作、生活,一定要與名利、金錢這些東西掛上鉤嗎?”他頓了頓,“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一名普通的基層工作者,但我很驕傲,我也有自己的理想。”
那一晚,他跟我說了許多他年輕時候的故事。他當兵離家前,爺爺奶奶如何叮囑他要艱苦奮斗、報效祖國;家里人得知他入黨后,又如何自豪地向鄉里人宣布……我坐在電瓶車的后座,聽他從童年的理想講到青年的趣事,再從過去的故事講到當下的生活,風把他有些低沉的聲音灌滿了我的耳朵。我看不見他說話時的神情,但我想,他的臉上一定洋溢著幸福和驕傲。青年時期種下的夢想,有的實現了,有的還沒有,但他一直堅持在路上。此刻,他依然可以驕傲地說:“現在的我,應該沒有讓當初的那個窮小伙兒失望!”
我漸漸明白了他的“傻”。這個世界如同一根紐帶,一端是英雄豪杰,另一端則是蕓蕓眾生。然而無論作用大小,每個人的理想都值得尊敬;無論地位高低,每個人的熱忱都價值連城。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以這樣的父親為傲!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太陽,很多人選擇成為星星。
又過了一條街,話題在一旁轎車的鳴笛聲中戛然而止。我抬起頭,視線越過昏黃的街燈,看見了梧桐樹梢清晰掛著的星星。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