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奎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系常見疾病,其中,男性患病率較高,患者有明顯腹部疼痛、血尿等癥狀表現,病情加重期間患者有輸尿管黏膜損傷、尿路感染甚至癌變等風險[1]。針對此類疾病優選手術治療手段,通過手術快速解除患者癥狀,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當前,關于此類疾病的手術方式較多,開放手術造成的患者機體損傷較大,延長了術后恢復時間,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所以逐漸以其他手術代替,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鈥激光碎石術均較為常用,但是不同術式預后效果存在差異性[2]。為了了解不同術式的效果,本文就本院泌尿外科患者為例進行研究。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本院收治的經過影像學等檢查確診的輸尿管結石患者110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基線資料完整;②手術治療方案經患者和家屬知情同意;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有手術適應證。排除標準:①喪失配合能力患者;②手術禁忌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男35例,女20例;年齡25~72 歲,平均年齡(46.80±8.41)歲;結石直徑0.8~2.2 cm,平均結石直徑(1.50±0.30)cm。觀察組男39例,女16例;年齡23~74 歲,平均年齡(46.50±9.17)歲;結石直徑0.6~2.3 cm,平均結石直徑(1.55±0.35)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取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患者全身麻醉后輔助取截石位,導絲引導下置入輸尿管鏡,置入彈道碎石機探桿,壓力2.0 kPa 進行連續碎石,輸尿管鏡下觀察碎石效果,>3 mm 結石取出,術后置雙J 管、導尿管,2~3 d 后拔導尿管,4~6 周后拔雙J 管。
1.2.2 觀察組 患者采取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麻醉、體位等基礎操作同對照組,在輸尿管鏡引導下以鈥激光(365 μm、脈沖10~26 Hz)擊碎輸尿管結石,碎石效果理想后置雙J 管,術后口服鹽酸坦洛新緩釋片促進殘留碎石排出,術后置管操作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術后一次性碎石率、結石排凈率、輸尿管損傷率、手術指標、氧化應激指標、炎癥因子指標。氧化應激指標(MDA、Cor、SOD):術前1 h、術后1 d 抽取空腹肘靜脈血,離心取上清液,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炎癥因子指標(TNF-α、IL-6)在術前、術后1 d 采集空腹靜脈血10 ml 進行3000 r/min 離心處理,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疼痛情況以VAS 評估,分數越高說明患者術后疼痛越明顯[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一次性碎石率、結石排凈率、輸尿管損傷率比較 觀察組一次性碎石率96.36%、結石排凈率96.36%均高于對照組的81.82%、80.00%,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輸尿管損傷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一次性碎石率、結石排凈率、輸尿管損傷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術后手術指標、氧化應激指標、炎癥因子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44.20±10.05)min、VAS評分(3.20±1.02) 分、住院時間(4.20±0.80)d、MDA(6.70±1.55)mmol/L、Cor(245.90±30.05)ng/ml、SOD(70.50±13.30)NU/ml、TNF-α(1.82±0.40)pg/ml、IL-6(9.45±1.30)μg/L 均優于對照組的(56.50±11.20)min、(4.50±1.20) 分、(6.20±1.20)d、(9.55±1.66)mmol/L、(270.05±30.50)ng/ml、(64.30±13.50)NU/ml、(2.16±0.50)pg/ml、(11.10±1.50)μg/L,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手術指標、氧化應激指標、炎癥因子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手術指標、氧化應激指標、炎癥因子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泌尿外科中輸尿管結石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疾病發生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包括機體新陳代謝、環境等因素,結石于泌尿系統滯留時間越長,患者發生尿路感染、尿路梗阻等并發癥的風險越高,患者腹部不適癥狀明顯,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4]。針對輸尿管結石優選手術治療手段,輸尿管鏡下碎石術有創傷小、療效好等優勢,明顯替代傳統開放性手術[5]。輸尿管鏡下碎石術包括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其中,前者是由壓縮氣體產生能量對碎石機手柄內子彈體形成驅動碎石,碎石快、損傷小,但直徑較大結石碎石效果并不理想。后者利用鈥激光凝固能力等經光纖傳送作用碎石,可以有效擊碎各種結石[6]。另外,此術式對軟組織穿透力欠佳、能量發射時間短,輸尿管損傷風險小,能清晰暴露結石位置,提高激光碎石準確度,能剝離埋于息肉中的結石,碎石同時可以處理輸尿管狹窄、息肉等問題,進一步提升手術效果[7]。所以,就整體術式比較,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優勢更為突出,提高了碎石效果、減輕了手術損傷等風險[8]。寧勇[9]研究指出,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優勢更為突出,可提升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具有推行治療價值。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一次性碎石率、結石排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VAS 評分、住院時間、MDA、Cor、SOD、TNF-α、IL-6 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文結果與韓生祿等[10]研究結果有一致性,A 組采用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B 組采用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治療后B 組碎石成功率、排凈率均高于A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比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輸尿管結石碎石成功率、排凈率更高,患者身體損傷小、術后恢復快,具有推行實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