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急性闌尾炎實為一種比較常見的腹部疾病,惡心、嘔吐、下腹部疼痛為其主要臨床表現;由于此病病情較多變,及時進行診治有著重要現實意義[1]。當前,診斷急性闌尾炎的方法主要有腹腔鏡檢查、超聲檢查及血尿常規檢查,其中,針對超聲檢查而言,其無論是在檢查效率上還是在準確性上均有明顯優勢[2]。本文圍繞本院收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行經腹部淺表超聲診斷,并對比淺表超聲、腹部超聲,分析其應用價值,現就此探討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本院接收的100例疑似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年齡16~75 歲,平均年齡(45.8±9.8)歲;男27例,女23例。
1.2 方法 采用飛利浦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患者分別進行淺表超聲、腹部超聲、腹部淺表超聲檢查,且記錄檢查結果。在檢查過程中,患者行標準仰臥位,經腹部超聲于機體回盲區與右中下腹緩慢移動,明確闌尾位置;另外,重點掃查疼痛區域,明確闌尾的管壁、管徑、基本走向等,明確闌尾周圍有無網膜包裹或腸間隙溶液。操作完成后,采用淺表超聲對闌尾的其他指標進行觀察,記錄采集圖像。
1.3 觀察指標 對比三種檢查方法的診斷效果(特異度、敏感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及診斷符合率)及對急性闌尾炎的檢出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種檢查方法的診斷結果對比 病理診斷顯示,陽性50例,陰性50例;腹部超聲診斷顯示,真陽性28例,真陰性33例,假陽性17例,假陰性22例;淺表超聲診斷顯示,真陽性34例,假陽性22例,真陰性28例,假陰性16例;腹部淺表超聲診斷顯示,真陽性48例,假陽性0例,真陰性50例,假陰性2例。腹部淺表超聲診斷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高于淺表超聲及腹部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種檢查方法的診斷結果對比(%)
2.2 三種檢查方法對急性闌尾炎的檢出情況對比 腹部淺表超聲對急性闌尾炎的檢出率高于淺表超聲、腹部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種檢查方法對闌尾炎的檢出情況對比 [n,n(%),n=50]
2.3 急性闌尾炎超聲聲像圖表現 闌尾存在不同程度腫大,并且呈現出管狀無回聲,管腔有明顯增寬,闌尾區存在閉塞或者糞石影,另外還出現不同程度的囊實性包塊。
急性闌尾炎作為一種典型急腹癥,轉移性右下腹痛為其常見臨床表現,許多患者還會伴有白細胞總數升高及發熱、嘔吐、惡心等癥狀。因有著比較小的闌尾體積,周圍腸管氣體易對其造成影響,從而對正常的闌尾超聲造成干擾,使其難以顯示[3]。所以,在聲像圖上,正常闌尾沒有特異性,圖像無法正常顯示與識別。此外,當發生炎癥病變情況時,闌尾會有顯著重大,腸管壁會處于一種充血腫脹狀態,闌尾腔中分泌物潴留,形成囊性長管狀結構,正常闌尾超聲難以顯示,因而會對后期治療造成影響。
在治療急性闌尾炎時,做到診斷的及時、準確,是確保獲得較好診療效果的重要保障;如果沒有能夠及時發現與治療,那么病情會快速進展,引發多種嚴重并發癥,比如膿腫等,嚴重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另外,還需要指出的是,在診斷急性闌尾炎時,無論是診斷的時效性,還是準確性,均尤為重要;針對當前的診療工作而言,其在診斷急性闌尾炎時,有著比較高的誤診率[4],在開展闌尾炎診斷時,需要同時鑒別多種疾病,比如內科急腹癥(如胸膜炎、右下肺炎等)、婦產科急腹癥(如右側輸卵管妊娠等)、外科急腹癥(急性膽囊炎、潰瘍病急性穿孔等)。因急性闌尾炎的一些癥狀,相似于其他疾病,所以,在診斷急性闌尾炎時,采用合理、恰當、高效的檢查方式,對于診斷準確率的提升,有著積極意義與作用[5]。此外,還需要說明的是,急性闌尾炎能夠分為四種類型,分別為闌尾周圍膿腫、壞疽及穿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在具體的臨床表現上,其特征比較復雜且多變,因此,在診斷過程中,需要對急性闌尾炎的的具體類型進行鑒別,此乃保障治療的重要前提。
針對超聲檢查而言,實際就是借助人體對超聲波的反射,以此來觀察人體內部器官,此乃當前臨床醫學診斷與治療中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超聲檢查無論是在健康性、效率性上,還是在經濟性上,均有突出優勢,因而已被廣泛應用在臨床診斷中;特別是檢查急性闌尾炎方面,更是成為首選手段。針對腹部超聲檢查而言,其乃是整個超聲檢查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其主要優勢在于穿透力強,且無論是在它的廣度上,還是深度上,都有著明顯優勢。在急性闌尾炎檢查中應用腹部超聲,診斷優勢突出,其可以顯示闌尾的全長,而且還能對病變范圍加以明確。但需要說明的是,采用腹部超聲進行檢查,有著比較低的分辨率。難以全面、清晰顯示闌尾壁層的結構,而且也無法對管壁回聲結構變化進行檢查。有報道[6]指出,在對闌尾炎癥較輕或者位置較淺的病癥進行檢查時,腹部超聲有著并不突出的效果。所以,若單純行腹部超聲超聲檢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與腹部超聲相比較,淺表超聲有著更高的分辨率,其發聲頻率的提高,能夠提高聲像的清晰度與分辨率,從而得到更加理想的診斷效果[7]。采用淺表超聲超聲對急性闌尾炎進行檢查,能夠將患者的闌尾壁層次清晰顯示出來,而且還能從中明確闌尾管壁的結構及管腔內部情況。此外,還需要指出的是,采用淺表超聲檢查,還能對闌尾壞死脫落組織與糞石進行鑒別,從而明確闌尾周圍積液情況。有研究[3]認為,在診斷急性闌尾炎時采用淺表超聲超聲,可以較好的彌補腹部超聲檢查在輕癥患者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即便是輕微炎癥、細小闌尾,同樣能夠加以明確。針對淺表超聲而言,其可以較好的彌補腹部超聲分辨率低的不足,但其穿透力卻弱于腹部超聲,針對存在右下腹積氣、脂肪層較厚的患者,檢查效果有限。
鑒于急性闌尾炎的多變性與復發性,把淺表超聲結合于腹部超聲,行腹部淺表超聲檢查,有助于診斷效果的提升。本文圍繞本院收治的疑似急性闌尾炎患者,分別經腹部淺表聯合檢查、淺表超聲、腹部超聲檢查,診斷結果顯示,腹部淺表超聲診斷敏感度96.00%、特異度100.00%、陽性預測值100.00%、陰性預測值96.15%均高于淺表超聲的68.00%、56.00%、60.71%、63.64% 及腹部超聲的56.00%、66.00%、62.22%、6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腹部淺表超聲對急性闌尾炎的檢出率高于淺表超聲、腹部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闌尾存在不同程度腫大,并且呈現出管狀無回聲,管腔有明顯增寬,闌尾區存在閉塞或者糞石影,另外還出現不同程度的囊實性包塊。由此表明此種聯合診斷方法敏感性突出,應用效能高。在診斷急性闌尾炎時,將做好此病的病癥與其他疾病病癥之間的準確區分,特別是女性患者,需要做好急性闌尾炎與卵巢黃體囊腫破裂、右側輸卵管妊娠等婦科病之間的區分,促進急性闌尾炎診斷準確率的提升。針對急性闌尾炎患兒,在檢查過程中,易把急性闌尾炎混淆于腸系膜淋巴結炎,從而出現誤診情況,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在診斷時,需依據患者病情實況,合理采用經腹部淺表超聲,提高診斷準確率,為疾病及早診治提供依據。
綜上所述,對急性闌尾炎經腹部淺表超聲進行診斷效果突出,有助于檢出情況的優化,提高診斷效果,臨床應用價值突出,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