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方
河北是革命文物大省,革命文物價值高、影響大、內容豐富、類型多樣,這些都是全省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寶貴資源和生動教材。今年以來,河北省文物局圍繞建黨100周年,以革命文物保護展示和宣傳推介為依托,積極謀劃,突出重點,突顯特色,推出系列重要舉措,打造革命文物保護展示新力作。
一、公布首批河北省革命文物名錄
今年3月,河北省文物局公布河北省革命文物名錄(第一批),其中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95處,珍貴文物10302件(套),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包含了各類舊址、舊居、故居、抗戰遺址、烈士墓、陵園、紀念碑亭等,可移動革命文物包括布告、生活用具、票據、手稿、書籍、刊物、武器等。文物覆蓋面廣,類型豐富,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李大釗故居、白求恩墓、前南峪抗日軍政大學舊址、沕沕水電廠舊址、1939年10月出版的《共產黨人》創刊號、解放戰爭時期土地改革“分果實圖”木刻畫版、1947年10月10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公布的《中國土地法大綱》、解放戰爭時期《白毛女》手抄劇本等。這些實物見證了河北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走過的風雨歷程,揭示了中國革命、建設道路的曲折和艱辛,見證了無數優秀燕趙兒女在黨的領導下為民族獨立和解放,為人民幸福和國家富強前仆后繼、英勇奮斗的歷程。這批革命文物名錄的遴選和公布是向黨的百年華誕的獻禮,對于加強革命文物工作,統籌規劃、整體保護,深化革命文物價值挖掘闡釋傳播,發揮革命文物服務大局、資政育人和推動發展的獨特作用,對傳承革命文化、堅定“四個自信”、振奮民族精神、匯聚發展力量、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激發文物事業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開展全省博物館紅色文化進校園“建黨百年”主題活動
以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為宗旨,服務黨史學習教育,省文物局聯合省委宣傳部、省委黨史研究室、省教育廳、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等部門,重點支持20家博物館、紀念館,開展全省博物館紅色文化進校園“建黨百年”主題活動。目前,各館活動均已全面啟動。保定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分別進入市第十七中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校園舉辦活動。近萬名師生參觀了《尋路法蘭西:中共旅歐支部圖片展》,觀看了情景劇《信仰的力量》,組織了體驗課《我是油印小博士》,留法故事《師生情》《我認的主義一定不變了》《黃昏之賊》以及《聶榮臻的報國家書》誦讀等。西柏坡紀念館、八路軍一二九師紀念館、李大釗紀念館、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冉莊地道戰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唐山抗震紀念館等,都立足于紅色文化進校園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截止5月初,全省各地博物館、紀念館已陸續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近百場,走進校園50余個,直接受眾人數達50000以上,相關活動報道50余條。
全省革命題材博物館、紀念館將以黨史學習教育為中心,在“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文化遺產日”“黨的生日”和國慶節等重要節點,推出以慶祝建黨百年為主題的活動,走進各級各類學校、進軍營、進社區、進工廠、進機關,通過臨展、主題宣教活動等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博物館紅色文化更加廣泛地傳播。
三、圍繞“文物映耀百年征程”的主題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活動
6月12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按照國家文物局的統一部署,圍繞“文物映耀百年征程”的活動主題,省文物局組織全省各地各文博單位,結合實際,開展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活動,宣傳貫徹習近平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聚焦建黨百年、聚焦文物惠民等工作,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節點,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一些文物開放單位將減免費對公眾開放,博物館將推出精品展覽,具備條件的考古發掘工地將舉辦公眾考古活動等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
(作者系河北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