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青,呂晉琳,尹雪艷,李利華
(大理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病科,云南大理 671000)
在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海拔之間,高血壓的患病率存在較大差異,如北方地區居民高于南方地區居民,高海拔地區居民高于低海拔地區居民等。在高海拔地區,由于長期存在缺氧、低氣壓等可引起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紅細胞增多癥患病率相對于低海拔地區明顯增高。例如,高海拔地區藏族人群的紅細胞增多癥的患病率為1.2%,剛進入高海拔地區的漢族人群紅細胞增多癥的患病率約為5.5%〔1〕,而生活在安第斯山脈人的紅細胞增多癥的患病率為8.5%~15.6%〔2〕。有研究發現〔3〕,在高原地區紅細胞增多和高血壓發病相關,但機制尚不十分清楚。一方面,紅細胞增多可使血液黏度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隨之增大,最終導致血壓升高〔4〕。另一方面,由于高原地區空氣中含氧量較低,紅細胞的新陳代謝快,尿酸水平較高。當尿酸水平明顯升高時,可通過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enin-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而引起血壓升高。Mazzali等〔5〕研究發現,尿酸可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而給予RAAS阻滯劑可抑制平滑肌細胞增生。既往研究多關注高原地區,而海拔處于中等水平的高海拔地區紅細胞水平與血壓和高血壓關系的人群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大理(海拔約2 000 m)人群中紅細胞計數與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風險之間的關系,為本地高血壓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1.1 研究對象邀請大理市某工廠所有在職及退休職工參與本研究,共計1 415例,所有參與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設定的入選標準為: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存在貧血者。
1.2 研究方法采用標準化問卷調查參與者的人口學信息、病史、服藥信息、吸煙和飲酒情況及高血壓家族史等信息。血壓測量統一采用歐姆龍電子血壓計(HEM-7011),測量時受試者靜坐休息5 min后進行,對非優勢臂測量3次,每次間隔1 min,取3次血壓的平均值納入分析。采用空腹靜脈血檢測血常規、血糖、肝功能、腎功能、血脂等指標。
1.3 診斷標準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Hg,或既往診斷高血壓,現正服用降壓藥物者。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0 mmol/L或目前服用降糖藥物或使用胰島素者。體質指數(BMI)=體質量(kg)/ 身高(m2),超重/肥胖定義為 BMI≥25 kg/m2。紅細胞正常值參考范圍:成年男性:4.0×1012~5.5×1012個/L;成年女性:3.5×1012~5.0×1012個/L。血紅蛋白正常值參考范圍:成年男性:120~160 g/L;成年女性:110~150 g/L。血細胞比容正常值參考范圍:成年男性:0.40~0.50 L/L,成年女性:0.37~0.48 L/L。
1.4 統計學分析數據庫的管理與分析采用 SPSS 19.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應用多元線性回歸和Logistic回歸分析紅細胞相關參數與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風險的關系。調整的協變量包括年齡、性別、BMI、吸煙、飲酒、尿酸、總膽固醇和三酰甘油。P值均為雙側P值,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研究人群的基本特征共有1 415例參與本研究,其中3例數據不全被剔除,17例因存在貧血被剔除,最終有1 395例參加者納入統計學分析。其中,包括460例高血壓患者(33.0%)。男性的BMI、收縮壓、舒張壓、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尿酸水平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且男性吸煙和飲酒人數明顯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女性三酰甘油水平高于男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男性和女性之間年齡、高血壓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及總膽固醇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人群的基本特征(n=1 395)
2.2 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與血壓的關系在調整協變量之前,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與收縮壓正相關。調整年齡、性別、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尿酸、吸煙、飲酒、BMI等協變量后,紅細胞計數仍與收縮壓獨立正相關,但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與收縮壓無關。見表2。

表2 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與收縮壓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在調整協變量之前,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與舒張壓正相關。調整年齡、性別、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尿酸、吸煙、飲酒、BMI等協變量后,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與舒張壓正相關,但血細胞比容與舒張壓無關。見表3。

表3 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與舒張壓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3 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與高血壓患病風險的關系調整性別、年齡、飲酒、吸煙、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尿酸、BMI等協變量之后,紅細胞計數增加與高血壓患病獨立正相關(OR=1.920,95%CI1.161~3.175,P=0.011),紅細胞計數每增加1×1012個/L,高血壓患病風險增加92%。然而,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與高血壓患病風險無顯著相關 (P >0.05)。見表4。

表4 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與高血壓患病風險的關系
本研究發現,在以大理為例的高海拔地區,紅細胞計數與收縮壓和舒張壓均獨立正相關,而血紅蛋白水平僅與舒張壓正相關,紅細胞比容與血壓水平無關。紅細胞計數增加是高血壓患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本研究的結果與國內外多數研究結果一致,增加了高海拔地區及高原地區缺氧參與血壓調節的重要依據。部分國外研究發現〔6-7〕,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均與收縮壓、舒張壓正相關,且與高血壓的患病風險增加有關。Emamian等〔7〕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的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均比血壓正常者明顯增高,并且他們還發現血細胞比容增高是高血壓患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Jae等〔8〕在前瞻性男性人群研究中發現,血細胞比容增高,甚至還在正常范圍內,都與高血壓的發病風險增加有關。紅細胞比容每增加1%,高血壓的發病相對風險增加7%;兩次隨訪之間紅細胞比容增加者和紅細胞比容下降者相比,高血壓發病風險增高25%。Liu等〔9〕在我國的一項橫斷面研究中發現,血細胞比容與高血壓前期的患病風險增加有關,但是老年人中不存在上述關系,且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Lee等〔10〕在體檢人群中進行的研究發現,男性血紅蛋白水平大于13.0 g/dL,女性血紅蛋白水平大于11.0 g/dL時,血紅蛋白水平與收縮壓和舒張壓正相關。在調整飲酒、吸煙、總膽固醇、體質量、年齡等混雜因素后,血紅蛋白每升高1 mmol/L,收縮壓可升高2.6 mmHg,而舒張壓可升高3.2 mmHg。Atsma等〔11〕研究發現,血紅蛋白與收縮壓、舒張壓正相關;此外,在男性中,血紅蛋白每升高1 mmol/L,收縮壓升高1.3 mmHg;在女性中,血紅蛋白每升高1 mmol/L,收縮壓可升高1.8 mmHg。Chen等〔12〕在研究兒童及青少年的血紅蛋白、紅細胞與血壓的關系時發現,在高血壓前期組和高血壓組中,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顯著增高,隨著紅細胞、血紅蛋白水平的升高,高血壓的患病風險也呈上升趨勢,與在成人中的研究結果〔6,13〕是保持一致的。高海拔地區或高原地區因為長期慢性缺氧,導致繼發性紅細胞增生,而增多的紅細胞可能通過影響血流動力學〔9〕,激活RAAS〔2〕和影響血尿酸水平〔14〕等機制引起血壓升高,從而參與高血壓的發病。
本研究中,未發現血紅蛋白水平與收縮壓獨立相關,亦未發現血紅蛋白水平和高血壓患病風險獨立相關,這和之前部分研究結果不一致。在本人群研究中,紅細胞計數與血紅蛋白水平相比,更能反映高海拔地區缺氧導致繼發性紅細胞增生從而導致血壓升高。上述研究的不一致可能和研究人群的構成(男女比例)、年齡、居住的海拔高度、鹽攝入量、吸煙比例、種族等有關。
本研究為相對大樣本的人群研究,且在統計分析時充分調整了可能影響血壓水平的混雜因素。但本研究亦存在一些不足,包括非自然人群研究,且為橫斷面分析,不能得出因果關系等。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現以大理為例的高海拔地區,紅細胞增多可升高血壓水平和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有必要進一步開展長期慢性缺氧導致繼發性紅細胞增生參與高血壓發病的確切機制研究,為高原地區及高海拔地區高血壓防治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