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音迪,馬婷婷
(1.陜西省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陜西 西安 710068;2.安康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陜西 安康 725000)
安康市地處陜西省東南部,南依巴山,北靠秦嶺,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涵養區之一。其境內地表徑流均屬漢水水系,由石泉縣入境,流經石泉、漢陰、紫陽、嵐皋、漢濱、旬陽、白河7縣區,于白河縣白石河口下10 km出境,流域面積達2.35×104km2,安康境內流長340 km,集水面積在5 km2以上的河流有941 條、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74 條、1000 km2以上的河流有10條,水資源量非常豐富。據統計資料顯示,2018 年安康市水資源總量為88.06×109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87.77×109m3,地下水資源量為18.93×109m3,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重復量為18.64×109m3。
根據《陜西省水功能區劃》,安康市漢江、任河、旬河、南江河4 條河流上共規劃11 個水功能區,規劃總河長為723.3 km,其中保留區6 個,工業農業用水區3 個,源頭水保護區2 個;水質目標為Ⅱ類的有8 個,水質目標為Ⅲ類的有3 個。按照地表水功能區斷面布設原則,結合安康市實際情況,共布設12 個地表水功能監測斷面,見表 1。

表1 安康市境內重要地表功能區監測情況表
本文根據安康市水文局2019 年12 個監測斷面的常規監測數據,監測頻次為1 次/月,12 次/年,監測項目為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 -2002)表1 中除硫化物、糞大腸菌群、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外的21 項及表2 中的5 項。
現狀水質評價主要從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兩方面進行評價,分別采用單因子評價法和綜合污染指數法。定性分析的結果應符合國家對水質類別的分類標準,使水質結果具有直觀性,而定量分析的結果應使得水質類別相同的水體間可以進行比較,體現差異性[1]。
2.2.1 單因子評價法
單因子評價法也稱為單因子指數法,是《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中規定的評價方法,該方法是將各評價指標的實測值與規定標準相比,根據對比結果判定各評價指標的水質類別,以最差的水質類別作為該水體的水質類別[2]。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Ci為i項評價指標的水質類別;Ci為i項指標的實測值;Cs為i項指標的標準值。該方法可確定水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水質評價方法。
2.2.2 綜合污染指數法
綜合污染指數法是將某評價指標的實際監測值與其相應標準值相比,形成單項污染分指數,再對各評價指標的污染分指數進行統計,得出代表該水體污染程度的數值即該斷面的綜合污染指數[3]。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i為i項指標的污染分指數;Si為i項指標的標準值;Ci為i項指標的實測值;P為該斷面的綜合污染指數。采用綜合污染指數法對水質狀況進行分級評價時,分級表見表2。

表2 綜合污染指數評價分級表[4]
本文對安康水文局2019 年12 個月的監測數據取算數平均值,結合各斷面監測實際情況,其中鋅、鐵、硒、砷、揮發酚、銅、汞、六價鉻、鉛、氯化物、鎘、氰化物、石油類、錳全年均為未檢出,選取總磷、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氟化物、高錳酸鹽指數、氨氮6 個相關評價因子進行水質現狀評價。
2.3.1 水質定性評價
全年參評水功能區11個,評價河長723.3 km,全年水質類別均處于Ⅰ~Ⅱ類之間,其中Ⅰ類水功能區3 個,占評價總個數的27.3%,評價河長240.6 km,占評價總河長的33.3%;Ⅱ類水功能區8 個,占評價總個數的72.7%,評價河長482.7 km,占評價總河長的66.7%。安康市水功能區2019 年水質現狀個數評價和河長評價概況見圖1。評價結果顯示漢江、任河、旬河和南江河水質均優于Ⅲ類標準。

圖1 安康市水功能區全年水質個數評價及河長評價概況
2.3.2 水質定量評價
運用綜合污染指數法進行水質定量評價時,數值越大水質越差。運用定量評價可以在水質分析時更加準確詳實地了解不同水體間的差異,有利于對水環境管理的科學預測[1]。按照公式(2)計算出各代表斷面綜合污染指數后,對照綜合污染指數評價分級表,即可得出各斷面水質級別,評價結果見表3。為了便于比較、分析,本文采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中的Ш類標準作為標準值進行評價,評價結果顯示安康市地表水功能區水質屬清潔的有3 個,屬尚清潔的8 個,水質狀況良好。

表3 綜合污染指數水質評價結果
水質達標按全指標和雙指標進行達標分析。按照《地表水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 -2002)規定,按全因子(選取pH、化學需氧量、氨氮、鋅、揮發酚、溶解氧、總磷、五日生化需氧量、銅、砷、氟化物、高錳酸鹽指數、鉛、汞、氰化物、鎘、硒、六價鉻、石油類等參數)、雙因子(高錳酸鹽指數、氨氮)進行分析[5]。
本文對安康市11個水功能區,按全因子和雙因子評價,評價結果表明2019年安康市11個水功能區水質類別均為Ⅰ~Ⅱ類,水質達標率為100%。2019年安康市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分析見表4。

表4 2019年安康市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分析
安康市地表水功能區2019 年水質現狀的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結果表明,安康市地表水功能區水質狀況總體優良,11 個地表水功能區全部達標。
“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安康市地表水功能區水質優良率始終保持100%,漢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穩定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這主要得益于安康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近年來安康市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深入開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行動,持續推進河長制和網格化監管,不斷完善現代水環境治理體系,在實現經濟較快平穩增長的同時,境內水生態環境穩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