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管子啟示錄

2021-10-09 16:07:50
商周刊 2021年12期

6月3日,中國文化書院秘書長苑天舒來到即墨古城大講堂,做主題為“管子啟示錄——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的專題講座。苑天舒認為,管子是被忽略的歷史人物,對他的研究越來越少,這與管子的歷史地位極不匹配。管子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經濟學家,是大型組織領導管理哲學的開創者。管子為相,是中國宰相制度的開始。苑天舒詳細介紹了管仲相齊的“九惠之教”,認為管子講的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是我們幾千年的核心價值觀。管子留下了富國、安民、強國、平天下的政治、經濟、軍事以及謀略的思想體系,中國早期的思想家老子、孔子、墨子等都受過管子的影響,是先秦諸子繞不過去的一座山峰。

傳統與現代的關系

在這里,我們涉及到一個話題一一畢竟現在是21世紀,為什么要談兩千多年前的事情呢?我們有一個重要的概念要弄清楚,就是“傳統”與“現代”的關系。經常也會聽到有朋友跟我說,我們現在的東西還沒有弄明白,兩千多年前的東西還有沒有必要把它弄清楚呢?所以搞清楚“傳統與現代”的關系非常重要。

可能有的中小學語文題會這樣講,“傳統”的反義詞會選擇“現代”,“現代”的反義詞可能會選擇“傳統”,實際這樣是不正確的,它是把“傳統與現代”和“過去與現在”這兩對名詞畫等號。“過去”與“現在”是—個時間概念,“傳統”與“現代”不是時間概念,是文化概念。

那什么叫“傳統”,什么叫“現代”?我們說“傳統”,拆解開一個字一個字講,“傳”就是從遠端到近端,一定要從遠處而來,一直傳遞,你不能在中途停掉,不能在中途死掉,延續到今天還有生命力。什么叫“統”呢?這個統就是總統,就是主體性,就是體系,就是匯聚。例如可以用長江水打一個比喻,我們說“長江你從雪山走來”,這個含義就是“傳”,因為從遠處走到這。我在武漢見到的浩浩蕩蕩的長江,我在南京見到的浩浩蕩蕩的長江,這就是“傳”,它有它的主體性和它的體系,這就叫“統”。我們在武漢看到的長江水是從雪山走來的長江,因此這個“現代”是“傳統的現代”。我們說“傳統”它一定是有現代表達意義上的傳統,所以“傳統”與“現代”是同一個概念,只是從不同角度來談的,不是反義詞,它們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如果我們挖出來一個商代的陶罐,它不叫傳統文化,因為沒有人拿它盛粥、煮飯、燒水了,它已經死掉了,但是它的紋飾與器形,賦予了今天的生命,具有今天的活力,因而它就變成了傳統,它在今天活了。埃及金字塔里的木乃伊絕不是傳統文化,因為它沒有當下的生命力,我們說傳統一定是在當下,并且是鮮活的,但是從遠端走來的。

我們談傳統文化與國學,傳統已經講了,什么叫“文化”?文加絞絲旁就是紋理、紋飾,就是條紋、花紋。我們仰觀天文,天上有日月星辰,五星運行的軌跡是它的紋飾;我們俯察大地,大地上有江河山川,所以地上有水文。在天文與水文的激蕩下,我們人產生了情感,仰觀天文,俯察水文,中間就有了我們的人文,有了我們的精神,這就是人,化為人的東西,就叫“文化”。如果我們出去看到一個山,這個山有它的紋飾,有它的形態,我們稱之為山的文,如果山的紋看上去讓人一下子聯想到了大象鼻子,我們說它是象鼻山,這個山文就在我們人這里產生了感應,它就變成了文化,變成了人的情感。如果我們撿到一塊石頭上面有花紋,我們左看右看沒有看出來像什么東西,就把它扔了,它沒有化為你的情感,就不能叫文化。如果你拿了一塊石頭,這個紋飾很美,這個像水墨畫,這個像是一條龍,這個紋馬上在你心中產生了激蕩,拿回去把它擺到案上就變成了文化。“文化”就是這樣的概念,它一定是和人有關的、從大自然中得來的天地感應。

什么叫國學呢?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國學就在講“人何以為人”,人為什么是個人,如何配得上人的稱號,而不是禽獸。國學就告訴我們怎樣做一個人。國學這個名詞其實是很現代的,在西學東漸時,為了區別西來之學,所以我們要有中國之學,就叫國學。如果往前推,漢代《禮記》里就有“國有學”的詞句,這兩個不是一個意義。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西學東漸”后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我們今天的國學講的是一個文化體系,它是一個區別于外來之學的新名詞,這個名詞比較新。

管子奠定中國管理哲學基礎

我們回歸到今天的正題——管子,先談談管子的歷史地位。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曾講,“春秋二百多年,實在是齊桓公和管仲的天下”。齊桓公之所以為齊桓公,之所以能成就霸業就是靠管仲,所以管仲影響了春秋240年。

我們再看梁啟超先生對管子的評價,梁先生讀書是很讓人敬佩的,梁先生稱管子為“一國之偉人,間世不一見也”。世間很難得看到一兩個,假如有那么一兩個,就足以“光其國之史乘,永其國民之謳思”,但凡有一兩人就可以使這個國家的國史發出光芒,讓這個國家的子孫后代永遠謳歌他,永遠思念他。“百世之下,聞其風者,心儀而力追之。”百世就是三千年,聽到這個名聲,聽到這樣名號的,就會心儀,心中向往他,而努力地去追尋,踐其行,去向他們學習。“雖不能至,而或具體而微焉”,雖然我們達不到他的境界和狀態,哪怕我們獲得他一點一滴的或是一個細微的地方,也算是薪盡火傳。誰是這樣的人呢?梁啟超說“若古代之管子、商君,若中世之荊公”,這里“荊公”指的是王安石。他說“吾蓋遍征西史”,征就是查證,意思是講我在西方的歷史里去尋找這樣的人,“欲求其匹儔而不可得”,想找到像管仲、商鞅、王安石這樣的人,我找不到。而商鞅、王安石被后世很多人批評,以至于到今天,在歷史上被詬病的人,他依然是偉大的人,不被歷史詬病的未見得是偉人。那么管仲也是“毀譽參半”,即便是那個贊美管仲的人,“又非能傳其真也”,也不能傳遞管仲的真精神。

管仲離我們時間已經很久遠了,我到了淄博,參觀了管仲的博物館,有點讓人失望,即使在臨淄、在齊地有多少人知道管子呢,可能也就知道管子的一點坊間傳說,比如說和鮑叔牙分金的傳說,少有人知道管子的偉大、懂得管子的真精神。很多人說我講管子講得很好,不是我講得好,是沒人講,所以讓人很遺憾。

有位北大教授跟我講,在北大哲學系,一直到今天這幾十年時間里都沒有一篇與管子相關的論文,而很多人是在中學時候學諸葛亮的《出師表》才知道管子的。蜀漢丞相諸葛亮是神人,是全國人都崇拜的人,他自恃非常高,很多人他都不放在眼里,能看上的有誰呢?他自比管仲、樂毅,這兩個人一個是齊國人,一個打我們齊國的人。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他認為這兩個人不在他之下。我們在《出師表》里知道有管仲這個人,我們后來知道管仲講的話,比如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比如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也僅此而已,人們對管仲又知道多少呢?孔孟老莊我們都熟悉,喜歡《孫子兵法》的人對孫武比較熟悉,但是許多人對管仲不熟。所以到這里來講管子我很高興。

梁先生還怎么評價管子呢,他認為管子是一位歷史巨人。他講,“其以偉大之政治家而兼為偉大之政治學者,求諸吾國,得兩人焉。”前面講的是管仲、商鞅、王安石,他說這三個人在整個西方的歷史里面找不到能跟他們匹敵的,“此我國足以自豪于世界者也”,他認為只此二人就足以讓我國自豪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如果我們從政治學者的角度來講,管子的博大或許是王安石不能比的,“故管子倜乎遠矣”。大家學怎么夸人,可以向梁先生學,你看梁先生很會夸人,他想夸管子他不直說,他夸了倆人,前面夸了仨,然后剩下倆,去掉一個第三名,然后第一、第二名再分伯仲,那只剩下管子一個人,“管子倜乎遠矣”,什么叫“倜乎遠矣”呢?我們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邊有一個詞叫“風流倜儻”,這個倜就是風流倜儻的意思,意思是說管仲是千古風流人物,只此一人。這兩個^在全世界讓我們自豪,但這兩個人再一比,管仲勝出,他哪里是僅僅就講到在地上掘金、分金子的那個管仲啊!這么厲害的一個人物應該是我們齊國的第一。所以我認為我們齊國人_定要懂得管仲的歷史價值,他的文化意義。

北大畢業的左言東教授,現在應該也80多歲了,曾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他是做中國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他有一本書叫《中國政治制度史》是這么寫的,“齊桓公任用了出身低賤并且于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為相,總理國政,權力在高子、國子之上。”高、國二人是當時的上卿,讓管伸的權力在高、國二人之上,這是一項有重大意義的政治制度的變革,是中國宰相制度的開始,從管仲時期開始了中國的宰相制度,他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宰相。在管仲之前有沒有相呢?有,但那時候都是幕僚,沒有權力,從管仲開始大權在握,宰相執政,也就意味著從管伸開始,中國開始了君權與相權的分離,這是中國政治歷史上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從管仲開始,由宰相總理國政,逐漸形成了后來兩千多年時間里,由宰相團隊管理一個國家的官僚運行機制,而皇帝只能管理宮內的事,導致了兩千多年的君權與相權的斗爭,皇帝手里沒有人用,所以我們看歷史,為什么有的時候閹黨在那亂政,就是因為皇帝沒人,所有的人才都由宰相控制。而皇帝小時候還要由宰相派去一個師父從小教育他,統一思想。我們有時看到學到的歷史與事實是有偏差的。有的歷史是農民起義軍的歷史,從陳勝、吳廣到紅巾軍、到李闖王,講得很細致,從他們的起義口號,到政治綱領,到行軍路線,但那都是歷史上混亂的時候,是改朝換代、天下大亂的時候,中國五千年哪里都是天下大亂的時候?一個新朝代的建立,能延續—百年、兩百年甚至三百年,它是怎么走過來的,這個政權是怎么治理國家的?這里面有很多可圈可點的東西。從管仲執政以后,他對齊國政治制度做了一系列的改革,管仲為相是中國宰相制度的開始。

管仲生于公元前735年,逝于公元前645年,如果你去百度,上面會說管仲生于公元前725年,為什么往前推了10年?這不是我說的,省級學術刊物《管子學刊》曾考證,管仲活了90歲,做齊國宰相40年。按照今天折算,五年一屆,他做了八屆的總理,而且高壽。他做了什么事呢?他調整國家機構,改革賦稅制度,改革軍事制度,調整地方行政組織——城區和近郊分鄉、郊外分屬等,這都是他做的。他建立了薦舉賢才的制度,他建立自上而下的監督制度;他提高君主的權威,嚴格君令的執行;他為了增加軍事裝備允許以甲兵,用武器來贖罪;他設立“嘖室之議”,鼓勵對君主的過失提出批評。“嘖議之室”就是設一個房子,老百姓可以到那里去,議論朝政。他說“人有非上之所過,謂之正士,內于嘖室之議”。意思是你可以批評國家和君主的過錯,而且這叫“正士”,說明你是個正人君子,然后把它納入到“嘖室之議”。最早的上訪制度就在這里開始了。

管仲干了很多事隋,還有士農工商,四民分業,從管仲開始鐵器大規模進入耕地,鐵器的使用是勞動力的巨大變革,先民從刀耕火種到鐵器使用,良田變多了,而目.有牛耕,生產力也提高了。

前面提到牟宗三先生說、梁啟超先生說、左言東先生說,那國外人怎么評價管子呢?彼得·圣吉是世界暢銷書《第五項修煉》的作者,他說追溯到2500年前,希臘和中國開始出現大國的形態,隨著大型組織擁有的制度性權力增加,人們必須面對組織權力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危機,這就是需要領導管理哲學,中國的管子和后來的孔子為中國領導哲學打下基礎,而管子與孔子兩者相距百年。按照彼得·圣吉講,管子毫無疑問是人類歷史上管理學的鼻祖、管理哲學的鼻祖。因此,梁啟超先生評論管仲是一位政治家、政治學者,此外管仲還是個實干的人。

“以人為本”順應民心

管子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提出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我們今天的成語,誰都知道,但是這個成語的原始“著作權人”是管仲。管子說,“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無論你成就霸業還是成就王道,你的立足點就是以人為本。很多東西是管子的原創,以人為本,依法治國等。

有一次在濟南坐出租車,我看到前面出租車后風擋上有個電子顯示屏,上面有廣告或者宣傳口號,我上去之后正好看到“以人為本”,我很高興,到了齊國了以人為本在齊地的出租車上就有,很感慨,我想拿手機拍,沒拍著,很遺憾。有一次在上海講課,濟南電視臺的記者采訪我,我講了濟南出租車上的以人為本。我說這個以人為本在出租車上很好,但是不能放在后風擋玻璃上,它不應該給老百姓看,應該給政府官員看,以人為本不應該是口號,應該是綱領。今天很多過街天橋上掛著“以人為本”,那可能是口號,但在管子看來,以人為本不是政治口號,是政治綱領。口號和綱領的區別在哪兒?口號是空的,綱領是實的。管子提出要建一個政治大廈,這個政治大廈地基打在哪兒?不能打在道德流沙層上,必須往下挖,挖到巖石層,地基只有打到巖石層上,大廈才能蓋得高,所以這個就是以人為本。

管子說,“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提出政權興衰與民心向背的關系。管子說以人為本有一個學說,就是后邊的四欲四惡說。人民都喜歡安逸享樂,誰也不喜歡干活操勞;人民都喜歡富貴,誰都厭惡貧賤;人民都討厭生活在動蕩危險中,都希望生活在安穩之中;人們都希望自己子嗣傳承,都害怕后繼無人,這就四欲四惡。管子作為一個執政者,他說既然人民厭惡憂勞,喜歡佚樂,我就想方設法讓人民佚樂,既然人民厭惡貧賤,喜歡富貴,我就想辦法讓人民富貴,既然厭惡危墜,喜歡淳安,我就要想辦法讓人民淳安。既然人民厭惡滅絕,喜歡生育,我就鼓勵人民生育,讓人民遠離滅絕。

四欲四惡很重要。1930年,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叫馬斯洛,他提出人的五大需求理論,人最基本是生理需求,得讓自己的生理系統存在,當人能吃飽肚子,能活下去的時候,就追求第二個需求,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滿足了就追求受人尊重的需求。到最上,人們還有一個自我實現的需求,五大需求理論。今天,所有的商學院、經濟學院都在講五大需求理論。但是在公元前六七百年的時候,管仲提出四欲四惡,跟五大需求理論是一致的。以人為本下有一個四欲四惡的理論。還有具體的實證,即管仲在齊國實施了“九惠之教”。

第一個就是老老,第一個“老”是贍養照顧老人,具體的規定是年七十以上,“一子無征,三月有饋肉”。管子在齊國設立了國家公務員專門負責老人的食物,家有一個人不征稅了,每三個月負責老人事務的政府官員拿著酒肉登門看望,饋贈酒肉。誰家有80歲以上的老人,免他們家兩個人的賦稅徭役,每個月送去饋肉。誰家有90歲以上老人,全家不用納稅,日有酒肉。“死,上供棺槨”,70歲以上的老人去世由國家負責喪葬,提供棺槨安葬。平時還要勸他的孩子,精膳食,問所欲,想方設法揣摩老人的嗜好。

大家看,這樣還用推行孝道文化嗎?不用了,誰家有老人,政府官員登門看望還送酒肉,大家都希望自己家老人長壽。就盼著我家老人到80歲、90歲,90歲政府官員天天到家里來送肉,榮耀啊!這才真的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受到政府這樣的尊敬,他在族里也受到眾人尊敬,族里之間有一些家族內的矛盾、鄰里間的矛盾,不用上訪了,跟老人說一說,讓老人斷一斷,有些老人解決不了,政府官員來了,老人跟他說一說,老人起到了協調員的作用。為什么說中國傳統社會里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來決斷一些事務,這個傳統就是這樣來的。所以“老老”有其深刻含義。

解決了老年人的事情之后,管仲在齊國實施了“慈幼”的政策。在齊國,管仲專門設立了政府官員負責兒童的事務,慈愛兒童,誰家有三個孩子,他們的媽媽不用納稅了,有四個孩子的全家不用納稅了。“五幼又予之葆”,誰家有五個孩子,由國家派去一個保姆,給他們家配兩個人的口糧。國家派去一個保姆,同時配兩份口糧,為什么?保姆吃一份,保姆還得掙一份回家、養家。“能事而后止”,等孩子長大了這個政策就停止了。

有人說2700年前,國家能派保姆嗎?“五幼又予之葆”,文字在那擺著呢。2700年前是個什么樣的社會?那是一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社會,人們的感情如此豐富,如此飽滿,精神如此高貴,那是我們祖先生活的年代。幾千年過去了我們今天有飛機、有手機,但是有沒有發現我們今天所擁有的都是物質上的進步。可是精神層面上,在審美、情感方面,我們與祖先沒有多大差別。如果一個富人有豪宅、豪車,你沒有,你各方面不如他,你就認為自己的人生不幸福嗎?任何一個新型政權的建立,如果它建立之初以剝削壓榨人民為起點,它幾年就活不下去,如果不是以人為本,不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政權根本存在不下去。

管子“九惠之教”的第三個就是“恤孤”,有專門的政府機構負責孤兒的生活,父母雙亡的孤兒,就是“屬之其鄉黨、知識、故人”,托付給父母生前的好友。誰家養一個孤兒,免他們家一個人的賦稅徭役,誰家收養兩個孤兒,免他們家兩個人的賦稅徭役,誰家能收養三個孤兒,全家不用納稅了,它的政策都是配著免稅政策走的。“掌孤數行問之”,掌孤就是執掌孤兒事務的官員,官員多次登門看這個孩子。“必知其食飲饑寒身之腈勝而哀憐之”,一定要知道那個孤兒在那個家庭里,他吃得怎么樣,喝得怎么樣,穿得暖不暖,生不生病。臨走摸摸孩子的臉蛋,表示政府對他的疼愛。

孤兒的事情解決以后,就是“養疾”,解決殘疾人的事情。管子在齊國設置專門的機構負責殘疾人事務。什么叫殘疾人?有定義,盲、聾、喑、啞、跛蹙、偏枯、握遞。盲聾喑啞我們都知道,跛蹙就是瘸子,偏枯就是半身不遂,握遞就是肌無力者,這種生活不能自理的,“上收而養之疾官而衣食之”,由國家統一供給他們衣和食,不把這個負擔留給他的家庭。一個家庭如果有一個殘疾人,這個家庭的精力就搭進去了,所以殘疾人的照顧由國家來管,這個家庭就解脫了,釋放他的生產能力,就可以幸福生活。在養疾和恤孤上很講究,孤兒不能離開他的家庭,要在家庭成長,殘疾人要收走國家來管。

第五個就是“合獨”,那時候人的死亡率高,很容易出現鰥寡之人,所以他就在齊國建立了專門的婚姻介紹所,國家來負責鰥寡之人的再婚問題,“取鰥寡而合和之”,第一個合讓他們組成家庭,第二個和是幫助他們建立感情,要和睦,不能組織決定你們倆搬一起,然后就不管了,還要有感情,還要有相應的國家政策鼓勵,“予田宅而家室之”,由國家提供田地和住房,讓他們成立家庭,“三年然后事之”,國家政策持續三年,三年之后該納稅納稅。減三免三政策,2700年前就有了,這都是定量化的。

再就是“問疾”,前面的疾是講殘疾人,這個問疾就是所有人關心的社會醫療制度,它也設置了專門的國家機構。每個地方有社區醫生,誰家有90歲以上的老人,社區醫生每天登門一問,望聞問切。80歲以上的老人每兩天去看一次,70歲以上的老人每三天去看一次,不到70歲的普通人,社區醫生每五天來看一次。遇到重病怎么辦?社區醫生沒有處置權,馬上往上報告,“掌病行于國中”,掌病是國家的醫官,國就是城市,平時在這個地方巡視,哪個地方出現病情了,社區醫生發現情況告訴他,他過來診治。這個制度實施下去就不會出現一個老人死在家里一周無人問了。

“通窮振困”,出現貧困家庭、受災家庭,都有相應的國家機構來管理。“接絕”,凡是人民因公致死,亡靈托付給他生前的親朋好友,每到他的忌日,到國家領一份酒肉祭品,代表國家去看他。

這就是“九惠之教”,管仲提出以人為本,以后有四欲四惡的學說,在這之下實現了九惠之教。制度這么好,它實行了嗎?我去驗證了一下,查《史記》《春秋》《詩經》等,《詩經》來自于民間采風,它是可信度最高的。我查到了關于齊國的一首《雞鳴》,一個官員和妻子早晨起床時的對話。早晨天要亮了,夫人推身邊的丈夫,“雞既鳴矣,朝既盈矣”。說快起來吧,雞都叫了,上朝的官員都已經到了。這個丈夫受不了,就說“匪雞則鳴,蒼蠅之聲”。哎呀真煩人,那不是雞叫,是蒼蠅在叫,讓我再睡會吧。妻子又熬了一會,推老公說,快起來吧,你看窗外都亮了,過一會天就大亮了。老公又說那不是東方亮,那是月亮照在窗戶上,你讓我多睡一會。妻子一看老公如此之辛苦,嘆了一口氣,“飛蟲薨薨,甘于子同夢”。我知道我就像個小飛蟲一樣,在那嗡嗡地吵你,我多么想與你一起能睡個甘美的好覺。一聽妻子這么體貼的話,丈夫實在睡不了,翻身起來,說了這么一句話,“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這個“會”說明他是政府官員,朝會就結束我就回來了,我不會讓你憎恨我的。我在齊國采風里又找到一首詩叫《東方未明》,這個官比剛才的官小,他每天早晨上班時候的狀態,“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天還沒亮,我就得摸黑起來,穿衣服一下把衣服穿反了,忙忙叨叨的,為什么這么忙?因為領導在叫我,每天都要去忙碌。又有一天,天還沒亮,又把衣服穿反了。忙忙碌碌去上班,抓起衣服就往外跑,跑得太急,撞到了柳樹上,撞斷了柳枝,撞歪了籬笆墻。“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則莫。”我們看到《詩經》里邊齊國的公務員,不管是小官還是大官,他們是這樣的一個生態。雖然不能直接說管子九惠之教,但是我們看到齊國公務員是這樣的。

協助成就春秋霸業

在司馬遷的《史記·管晏列傳》里,說“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潁上縣,潁上縣管仲故里有一副對聯,“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前些年,潁上縣組織了一次祭祀管仲的大典,我很榮幸受邀作為這場祭祀管仲大典的主祭祀,帶大家祭祀管仲。我到了潁水河畔,看到有些小孩在玩兒,我說你貴姓啊,小孩說我姓管,還有姓鮑的,管仲、鮑叔牙的后人今天依然有人生活在那。當年管仲和鮑叔牙可能就是這么玩的。他們倆發小,管仲少時常與鮑叔牙游玩。鮑叔牙知道管仲這個人賢能,管仲貧困,鮑叔牙家境殷實,鮑叔牙對管仲很好,后來兩個人一起做生意,鮑叔牙投資,管仲負責干活,每到賺了錢,管仲就給自己多分多占,鮑叔牙就少拿。管仲先拿,鮑叔牙不說什么,管仲說我們家窮,你們家有錢,掙了錢當然得先我拿。我們今天是按投資比例分的,你不投資你就拿工資,而古人是按誰家需要分的,跟今天不一樣。為什么和古人不同?因為我們今天離“道”遠也。這是老子所說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余。管子就是這樣,我們家沒有我拿,他不合于人道,但合于天道,不合于人理,但合于天道。鮑叔牙覺得沒問題,管仲和鮑叔牙還被舉薦給君王,推薦他們做官,但是國君看不上他們,三次被舉薦三次被轟出去。管仲還參軍為國家打仗,每次沖鋒,管仲就在后面,一看情況不好,扭頭就跑,為什么呢?他說我家有老母,我不能死,我死了,我母親沒人養。在人理看來不對,但是天道就是對的,他合于天道。

管仲自己說,我一開始家境貧窮,經常跟鮑叔牙一起做生意,“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鮑叔牙不認為我貪,他知道我家境貧寒。我曾經為鮑叔牙謀事,但是把事給干壞了,鮑叔牙不認為我愚蠢,知道時機不到。我曾經三次見君王,三次被轟出去,鮑叔不以我為不肖。我曾經三次打仗,三次扭身就跑,鮑叔牙不認為我膽怯,知道我家有老母。這是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寫的。最后管仲和鮑叔牙時來運轉,得到了當時齊僖公的賞識,他有三個兒子,老大諸兒,老二公子糾,老三公子小白。管仲、鮑叔牙還有一個好朋友叫召忽,被齊僖公看中了,分配工作的時候,召忽和管仲輔佐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鮑叔牙就鬧情緒不想干,說我們能不能跟國君說說,我們三個人一起輔佐公子糾,因為諸兒昏庸無道,將來這個國君夠嗆,未來真正有希望的是老二、老三,現在老二有你們兩個人輔導肯定錯不了,很明顯的就沒有老三小白的份兒,你讓我輔導小白,我一開始敗在起跑線上,我跟人跟錯是路線性錯誤,我們仨齊心協力管公子糾。管仲說不行,諸兒無道,以后老二、老三肯定有一個,我們三個人分頭管這倆,這概率大,這是機會主義,前面是逃跑主義,這個是機會主義。管仲說完,召忽說你什么意思?老大做不了國君,必須是老二的,哪有老三的份兒,如果公子糾不能做國君,交給小白,我召忽寧死不答應的。一聽這個話,管仲說我不會寧死,我活著是齊國的子民,我是為齊國而活,不是為一個國君而活。讓我管仲死,除非是社稷滅亡,齊國破,社稷滅,我怎么能為一個公子糾死呢?2700年前,古人就在討論什么是“忠君愛國”,我愛的是齊國這個國家,不是國君一人。后來事情果然這么發展,齊僖公死后,諸兒成了齊襄公,昏庸無道,后來被公孫無知殺了,殺了齊襄公以后,公孫無知自己當國君,公子糾和小白是公孫無知的眼中釘,就被嚇跑了,公子糾在管仲和召忽保護下跑到魯國躲避,小白在鮑叔牙的保護下跑到莒國去政治避難。一年不到,公孫無知被殺,齊國沒有了國君。小白在鮑叔牙的保護之下,就想趕緊回來,公子糾在管仲和召忽的保護下也想回來,臨淄城有兩個力量分別支持他們,誰先回來誰的力量就得到加強,誰就可以成為國君。但是魯國的國君扣了公子糾,說你著什么急,小白不是你弟弟嗎?他怎么跟你爭,你不要著急,國君肯定是你的。咱們談個條件,我養了你這么長時間,你成了齊國國君怎么報答我?這樣耽誤了公子糾的行程。公子糾說你不讓我走,你借我30輛戰車,我先攔一攔他們。小白風塵仆仆,結果30輛戰車攔住了去路,下來見管仲,管仲破口大罵,說你這樣跟哥哥爭國君,你不是和諸兒一樣嗎?小白沒理,不敢說話,低頭也不想當國君了,往自己車那走,車里還有鮑叔牙,鮑叔牙也不能說話。管仲把小白罵得垂頭喪氣的,灰溜溜回到自己的車上。管仲是神箭手,取出弓箭一箭射到小白的后心上,正好射在了一塊佩玉上,力道太大,小白被打倒在地。小白非常聰明,心想我做國君你說我活不了,我現在不想做還是死,那我還是做,倒地過程中口吐鮮血,可能是把舌頭咬破了。管仲知道這一箭小白逃不了,必死無疑,扭頭就走。鮑叔牙著急,再看小白站起來了,鮑叔牙說天不滅小白,小白智慧也非常高,師徒二人直奔臨淄城,登上王位,就是齊桓公。我們說齊桓公一出中國為之一變,是整個華夏中國都為之一變。齊桓公登基之后,調動齊國大軍壓向魯國,要求魯國國君就地處死公子糾,管仲與我有一箭一仇,你不能收拾他,你得給我帶回來。魯國害怕了,就把公子糾殺了,把管仲和召忽綁著送回去了。

魯國為什么這么窩囊,魯國在齊襄公時候就很窩囊,這就涉及到周公和姜子牙是怎么建立魯國和齊國的。從他們建國的思想基礎,就奠定了魯國越來越弱,齊國越來越強,齊國強大到后來問題就出現了,大概公元前480多年,田氏代齊,三家分晉,就成為春秋到戰國的分界點。這個時候,魯國非常害怕,乖乖把公子糾殺了,把管仲和召忽各裝一個囚車給齊國送回去。管仲想我到齊國不會被殺,因為有鮑叔牙,我會得到重用。所以他嫌囚車太慢,就唱歌,士兵覺得很開心,就跟著歌聲的步調踩著,管仲的歌越來越快,士兵就走得越來越快,而且還跟著管仲唱。很快魯國的囚車就越過了齊魯邊界,進到了齊國地界,囚車門打開,遠處就是齊國的大軍。齊桓公和鮑叔牙就在遠處看著管仲和召忽。召忽說,因為鮑叔牙在,我們倆回去肯定是左丞相、右丞相,毫無疑問,但是黃泉路上的公子糾沒有人陪,他在黃泉路上需要一個人,于是召忽拔劍自刎。齊桓公趕緊從車上跳下來,沖前面跑,管仲看召忽死了,迎著齊桓公走過去,兩個人見面一句話沒說,齊桓公拉著管仲就進了齊國的帳中。大軍退去,回到齊國,回到臨淄城,到了宮殿,齊桓公就要拜管仲為相,根本不提一箭之仇的事。管仲說我可以做你的宰相,但是你得告訴我你的“齊國夢”,你的理想是什么?齊桓公說我哪敢有理想,我的兩個哥哥死了,我能坐穩位置就行了。管仲說我要求你確定齊國的戰略,齊國的目標,讓齊國成為天下最強大的國家,齊桓公說這怎么可能,我能坐穩位置,你幫著我把齊國弄好就行。管仲怎么說齊桓公也不答應,管伸扭頭就往外走,齊桓公追出去,問你為什么走,管仲說我與其在黃泉路上陪伴公子糾,也不陪伴一個胸無大志的齊桓公。齊桓公就害怕了,兩個人寧愿陪死去的哥哥,也不愿意陪他。齊桓公說,你說什么我都答應,你讓我強大我就強大,只要你做我的宰相。管仲說這還不夠,首先我家境貧寒,我沒有錢,我做宰相權力很大,但是家境貧寒有錢人瞧不起我。齊桓公說這個好辦,那邊有一個城,7500戶人家,稅收歸管丞相了,相當于萬戶侯。管仲說我現在有錢,但是還不行,我出身卑賤,齊國的貴族看不起我。齊桓公說這好辦,貴族最高是上卿,有三個名額,我拜你為上卿。管仲說還不行,我跟你不夠親,你們家族的人看不起我,我是外人。齊桓公說管丞相再親也不如父子,我拜你為義父,干爹。管仲說臣有錢,有權,臣貴為上卿,臣跟你親如父子,我現在可以做齊國的宰相了。這是我們迄今為止,在全世界所有案例里最精彩的經理人談判了。我們現在職業經理人談判,你給我什么待遇?年薪百萬,結果就干了。管仲和齊桓公談的,年薪上去了,董事會的地位有了,這是貴族上卿,然后連父子關系都定下來了,這就決定了管仲能夠輔佐齊桓公40年。法家類的人物在歷史上難有好下場,商鞅車裂,李斯賜毒酒,管仲40年來中間有多少磕碰,齊桓公是虎狼之人,但是管仲善始善終,和這個談判有很大關系。

管仲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管仲一成為宰相,齊桓公登基,中國為之一變,管仲成為齊國的宰相使天下為之一變。什么叫中國為之一變,天下為之一變?顧炎武說過這樣一句話,說“國家興亡,肉食者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個國家政權的好壞跟百姓何關,那是吃肉的人的事,但是天下興亡跟每一個百姓都有關系。什么叫天下?那就是華夏的文明,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政權更迭是很多的,我們可以亡掉一個政權,亡掉一個國家,但是不能亡掉一個天下。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思想,所以大漢是中國,大秦是中國,元明清是中國,到現在還是中國,所以中國是一個文明,不是一個政權,我們熱愛這個文明就是天下,我們傳承這幾十年,政權沒有了,政權是更迭的,但是文明—直傳到今天,我們到今天依然是華夏民族、華夏文明、華夏子孫,這就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齊桓公一上來,中國的諸侯政權為之一變,馬上就厲害起來了,但是管仲—上來,華夏文明得到了接續。首先“三歲治定”,用了三年齊國穩定了;“四歲教成”,四年時間齊國上下思想統一;“五歲出兵以萬數,士方行東西南北無抗”,用了五年的時間,齊國的軍隊訓練有素,在天下沒有人可以抵擋。訓練有素的軍隊產生了,齊國的國防起來了。齊國在管仲的治理下,一個五年計劃就實現了這么強大,成為了春秋五霸的首霸。春秋有五霸,戰國有七雄。春秋五霸不是齊國成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成為五霸。戰國七雄講的是諸侯國,在齊國既有春秋五霸,又有戰國七雄,在管仲的治理下非常強大,而且一直聯綿不斷。

管仲死后150年,在臨淄城稷門外出現稷下學宮,我們今天說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爭鳴在哪里?就是齊國的稷下學官,所以稷下學官是百家爭鳴的核心地方,天下各個諸侯國里邊的有知識的人,他們匯聚到了齊國臨淄城,這個地方就相當于天下的中央研究院,在這里,他們學習管子之法,學習管子的思想,著書立說講學,為各個諸侯國進行政治咨詢。稷下學宮里有誰呢?荀子,荀子相當于稷下學宮的院長。還有孟子,孟子在稷下學宮待了18年。所以我說管子之前無諸子,諸子都在管子后面。這些稷下學宮的先生們寫的論文集,裝訂成書就是今天的《管子》,這不是管子寫的,是稷下學宮寫的先生們學習管子而寫出來的論文集,都是以管仲為師,所以你知道管仲的地位有多高。我們今天看的《道德經》哪來的?老子寫的,老子是管著國家圖書館的,我們今天看到郭店出土的竹簡里邊有三卷書,這三卷書不重疊,是《道德經》的三分之一。這三卷書不是上中下的,字體不一樣,竹簡長短不—樣,短的20多公分,長的40多公分,顯然不是一套,這可能是三個人寫的書,最后都在今天的《道德經》里看到了。這三卷書,學術界認為很有可能是稷下學宮先生寫的書,因為里邊有道家的人物,有法家的人物。如果《道德經》是稷下學宮的,那是在管子后面。管子之前無諸子,諸子都在管子后,管子是諸子的老師。你去看孟子,你去看韓非子,韓非子說“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意思是現在天下都在講治理,家家都有管仲和商鞅的語錄。秦始皇焚燒了六家的書,把民間的書燒了,國家圖書館里的書沒有,但后來項羽一把火把阿房宮燒了,這下完了,天下沒書了。到了漢代開始廣泛征集天下的書,征到大量的《管子》,大概有540多本,可見它是天下的暢銷書,家家都有,沒有孔子的書,孔子的書是在孔府的夾壁墻里鑿出來的。天下都有管仲書,540本,去掉重復的剩下86篇《管子》,到了唐代丟了10篇,剩下76篇,我們今天看到的76篇是這樣來的,包含16萬字,多有價值,這些書就是稷下學宮先生們,他們叫管子學派。我們說稷下學宮存在了兩三百年,那是全世界第一所學術研究機構,第一所大學,就在稷下學宮。而這個大學里的書,最重要的就是這部《管子》,你說管子什么地位?和民間傳的管子地位哪里是一回事呢?

管子是禮法并重,教訓成俗,治國厚民,富國強兵,在中國歷史上幾乎無人可與管仲相比。管子講四維,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是我們幾千年的核心價值觀。

管子賡續華夏文明

人類歷史上早期的思想家,從時間上看:管子是從公元前735年到公元前645年,老子從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471年,孔子從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管子比他們都早,管子之前無諸子。從世界看,釋迦牟尼誕生于公元前566年,蘇格拉底誕生于公元前470年,管子比他們都早。

戰國七雄中,齊、秦兩大國東西對峙,中間隔著燕、趙、魏、韓、楚,最后是秦滅六國。我多希望是齊建立大齊國,但是沒辦法,那時候無法從海邊打到高原上去。這個戰場是由守軍選擇的,我守在哪兒哪兒就是戰場,中間很多地方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齊國的軍隊如果要想攻破秦國,秦國后邊還有戰略縱深,齊國的后邊就是大海,背靠大海怎么打?地形圖決定了是秦國統一。我在西安講,西安的同學不太高興,說太偏向齊國了,我們難道就靠地理嗎?我們有變法,有政治制度的改革,他們不服,讓我去看看秦兵馬俑。我建議他們到山東看看東周殉馬坑,600匹精良戰馬,四匹馬一輛戰車,150乘戰車一次殉葬,這就是齊國。

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是從子孫那借來的,得留下來給他們,千萬別把他們的東西拿走。北大考古系博物館里展出的西戎時做的車,車轱轆鑄鐵都是三角形的,軸套上鑲嵌了礦物、金銀,極其精美。古人如果不懂得數學,能做出這個嗎?正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基因里有著深厚的科學基因,所以我們看到西方的技術,一下子就理解了。譬如一個學生學習,有道題輔助線不會畫而難住,但是不能說他數學不好,只要一點撥就可以了。良渚文化里有4800年前建的王城,動用一萬人修建,一萬人建一個城不需要運籌學嗎?土石方怎么算?一萬人怎么吃飯?工具在哪兒修?幾十萬人的軍隊打仗糧草怎么供應,兵器怎么打造?拿到一個技術,誰掌握快,誰運用快,這是功力,所以要給我們祖先正名。

管仲是孔子跟先秦諸子都繞不過去的一座山峰。孔子曾經帶弟子周游列國,到潁上去拜管仲故里,在外面露營。孔子弟子子路問,“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孔子回答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齊桓公九次會諸侯不是兵車的力量威脅達到的,是管仲的力量把大家團結在一起的。所以“如其仁!如其仁!”像管仲這樣的能稱為仁,在孔子的眼里仁是最高的思想境界,仁是他的思想學說的核心。孔子很多弟子跟孔子討論這個夠不夠仁,那個夠不夠仁,什么叫仁,孔子從多個角度解釋了什么是仁。克己復禮為之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也叫仁。很多人向孔子問仁,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孔子不輕易把仁這個稱號許給誰,說到管仲的時候,說如其仁,如其仁,像管仲這樣可以稱為仁,像管仲這樣可以稱為仁,一個不夠給了倆。在孔子這里,仁跟圣是劃等號的,仁義禮智信,仁排首位,仁就是圣,所以管仲是圣人。管仲在孔子心目中是高山仰止。

當孔子說管仲“如其仁,如其仁”之后,子貢說“管仲非仁者與”?管仲怎么能稱之為仁呢?桓公殺公子糾,管仲不能死也就罷了,又相之,這句話就是說你變節了,這不投敵了嗎?在儒家思想觀里,變節是硬傷,不忠就夠可以了,還叛變了。一看子貢這么說,孔子針鋒相對,絕不回避,你不用的相字嗎?我給你用相字,“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這話說得一點不含糊,你說相是變節,我說相是霸諸侯,管仲輔佐桓公成為春秋五霸的首霸,把一個即將傾倒的天下匡正了,人們到今天還拜管仲的恩賜,如果沒有管仲,我們文明就倒退,變成野蠻人了。

管仲成為宰相時,周天子已經微弱,諸侯成為主事,夷狄與華夏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情況下,華夏文明危在旦夕,叫做中國之不絕若線,中華文明如同吊在一個頭發絲上,就在這時候,管仲成為了齊國的宰相,將華夏文明接續在螞蟻腰上,使華夏文明得以傳承。所以孔子對管仲的評價是一個從歷史文明角度做出的評價,他評價管仲“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評價管仲不能像評價普通人_樣,管仲的地位是一個文明的地位。中華民族文明傳承沒有像其他文明一樣斷掉,管仲功勞很大,所以說管仲是圣人不為過。

管子經濟學中有這樣幾條,物多則賤,寡則貴,散則輕,聚則重,前面七個字就是今天的供求關系,把供求關系與物價聯系在一起。物多則賤,供大于求,東西多,物價就會下降,供小于求,物價就會上升,物多則賤,寡則貴。國家怎么辦呢?當物價太高,國家就打開倉庫向市場上輸出貨物,物價就下來了。當市場上的東西太多了,物價太低了,國家打開錢庫,往回吸納流通性,把市場上東西聚攏一些,物價就提起來了,讓物價適中。為什么要這么辛苦,管仲說物價太低傷農,物價太高傷民,物價太低了,生產者的利益受損,物價太高了,消費者的利益受損,所以物價要適中,國家要平衡物價,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讓富豪大戶掠奪我們的人民。

管仲說“若歲兇旱水泆,民失本”,如果遇到水災之年,人們失去了生活的根本,怎么辦?修宮室臺榭。如果遇到干旱或者水患,人民失去了生活依托,馬上修宮室臺榭,啟動國家工程。那個時代沒有西氣東輸,沒有高鐵,沒有南水北調,我們先人能想到的,能做到國家的工程就是蓋房子,大興土木。以前無狗后無彘者為庸,讓誰來干呢?讓身子前面沒有狗,身子后面沒有跟著豬的人,也就是一貧如洗的災民來工作,這就是今天的以工代政,救災就是解決安頓、就業,所以管仲說故修宮室臺榭,非麗其樂也,以平國策也。大興土木,修宮室臺榭不是為了安逸享樂,那是國家渡過災荒年的一個國策。

讀了管子就知道,“修宮室臺榭,非麗其樂也,以平國策也”。越是遭災,越是要啟動國家工程,所以很多帝王陵寢修多少年,—不受災了就停工,一來了災害了又開始啟動。管子的書一直在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手里傳看,大家知道怎么渡過災荒,啟動國家工程。所以我們到底用什么方式理解我們的祖先,他們這幾千年到底是怎么生存的,怎么一步步創造著輝煌的歷史文明的,文獻在這里擺著。

中國傳統文化是講天人合一的,五千年的文明里體現的是真善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韓非子說“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云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于法術,托是非于賞罰,屬輕重于權衡;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一個法家人物有天地、江海、山谷、日月、四時這樣的胸懷。如果我們今天的法官能懷揣不逆天理、不傷情性的思想,他怎么斷案?他有巨大的能量,他知道應該怎么做,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就是講人何以為人的。

再看張載的《西銘》,這是北宋五子之一,他出生在公元1010年,張載說“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這種天地情懷,把它變成白話文就是:朗朗晴天就是我的父親,厚德載物的大地就是我的母親,我如此渺小,但是我與天地渾然一體,天地間充斥的萬事萬物,那就是我的身體,天地間的風雨雷電那就是我的性情,人民是我的同胞兄弟,萬物與我相伴相依。我們作為后人要找回祖先的尊嚴,為祖先正名,重新把自己的生命與祖先的生命連到一起,不能與祖先割裂。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勝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天地沒有心,我們人就是天地之心,因為有了我們,天地變得有生氣,我們要為生民找到生命的依托,找到生命的意義,我們要為往圣繼承他們的傳統,我們要為后代開一個太平盛世。

(本刊記者尹文麗、崔現香、初志偉據苑天舒在即墨古城大講堂上的演講速錄整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91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靠逼视频|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3p| 一级毛片网| 亚洲黄网在线|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91亚瑟视频|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69综合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婷婷丁香色|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AV老司机AV天堂|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青青草原国产|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99成人在线观看| 日韩午夜片|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成人毛片| 亚洲无限乱码|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国产系列在线|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1区|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 欧美日韩免费| 国产丝袜第一页| 中文字幕2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免费高清a毛片| 国产人人射|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黄色网在线| 最新痴汉在线无码AV|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人与鲁专区|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a级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www精品久久| 91精品综合|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91亚洲精选|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97国产在线视频|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