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縣級公共圖書館普遍面臨人員、經費不足,全民閱讀推廣活動難以開展等諸多難題,社會力量的參與可以進一步激活現有館藏資源,為圖書館建設注入新活力。本文以縣級公共圖書館為例,闡述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的必要性、實踐成效和確保長期參與的機制。
關鍵詞:社會力量 圖書館 成效 機制
2018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政策扶持。”這給“社會力量辦館”提供了法律支持保障。社會力量參與辦館是圖書館、社會力量發展以及滿足民眾多元化需求的必然,實踐證明,社會力量的參與能夠改善公共文化資源供給不足與分配不均的現狀,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讓民眾享受到更多更便利實惠的高質量服務。
一、社會力量參與辦館的必要性
(一)改善圖書館自身需求不足的現狀
縣級公共圖書館普遍經費不足,場館空間有限,圖書藏量不足,更新不夠及時。工作人員年齡相對偏大且非專業,日常管理模式落后,無法為讀者群體提供全面專業的服務支持。閱讀推廣活動也受制于這些因素,不能長期有效開展。如果社會力量能發揮其自身優勢參與圖書館建設、管理與服務,就能有效緩解圖書館在民眾閱讀服務需求面前人手不足、供給有限的矛盾,就能以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新鮮有趣的閱讀活動激發起人們的閱讀熱情,就能以優質的服務精準對接民眾日益增長的各種文化需求,不斷完善公共閱讀服務體驗。
(二)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民眾的閱讀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他們希望從圖書館獲得更多的自我提升和精神慰藉,體驗更加優越的閱讀文化供給。由此,決定了圖書館必須成為滿足民眾多元化需求的綜合服務機構。如果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則能相互補充,發揮各自優勢,調動全社會資源,更好地滿足民眾需求,讓他們獲得海量資源供給,獲得更豐富的閱讀服務體驗,提高民眾公共文化獲得感與滿足感。
(三)社會力量自身發展需求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社會組織想通過對接圖書館廣闊的服務平臺,借助圖書館良好的社會聲譽,參與圖書館公益活動等方式,宣傳自己的理念及產品,展示自己的社會形象,提升自身的社會影響力,獲得潛在的社會效益。
二、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的實踐成效
(一)閱讀陣地擴大,需求側服務充分滿足
2017年山西省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實施,使襄垣縣圖書館總館資源下沉共享,分館資源整合共享,滿足了讀者服務要求,真正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化、全覆蓋。
1.致力打造縣城15分鐘閱讀圈
為就近服務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重點閱讀人群,選擇書香氣息濃厚的空間進行合作改造,開設分館,擴大閱讀陣地。與縣黨群服務中心、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設立黨建、政府廣場分館,重點服務行政事業機關單位廣大職工,同步輻射服務就近的社區居民。在縣城文化消費集中區域與奇藝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設立奇藝分館,重點服務就近居民和影迷讀者,實現小城圖書借閱延時服務落地。
2.打造圖書閱讀補給站、中轉站
在各鄉鎮設立分館,流動圖書車定期巡回下鄉,服務三農,“流動書箱”定期送進校園服務農村留守兒童。總館分館聯動,使圖書館的服務延伸到基層,鄉鎮分館作為圖書閱讀補給站、中轉站,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
3.提供特色主題服務
選擇場地空間開闊,位于城郊接合部的志強汽車文化園聯合設立車享生活主題分館,作為近年流行游學、研學活動策源地,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與博樂琴行合作,建立音樂主題分館,為小城音樂學習和愛好者搭建高品質的音樂空間,傳遞藝術之美;選擇閱讀氛圍濃厚、需求旺盛的太行小學,聯辦小學分館,服務師生,同時把分館作為共享圖書孵化基地,解決學生閱讀復本問題;為弘揚本土文化、促進文旅融合,在東湖文化空間設立地方文獻典藏館、親子閱讀主題館、24小時城市書房,服務游客和附近居民;為滿足服務駐地企業潞安集團親子閱讀強烈需求,和欣新幼兒園聯辦繪本主題分館。
(二)創設“共享圖書”,實現優質資源聯通共享
為緩解基層群眾沒書看、看書難、借書難等難題,積極實施“共享圖書”城鄉一體閱讀推廣服務項目,借助總分館服務網絡,充分挖掘圖書館在圖書文獻管理方面的傳統優勢,整合社會資源,由縣圖書館總館以“共享圖書”方式眾籌共建、集中調配,由各類分館以“流動書箱”形式定期為農村、中小學校、軍營、企業等進行配送,實現全民閱讀推廣服務城鄉一體、共享共建。項目的實施使得原本無價值的藏書變得有價值了,使得原本無圖書館的地方變得有圖書館了,使得原本缺乏圖書、渴求圖書的農村孩子能閱讀世界了。
(三)提供專業化服務,打造品牌活動
2018年,旨在運用新媒體力量,同時結合線下讀書分享活動,幫人們重新養成閱讀習慣的“樊登讀書”“小讀者學堂”和幫助學習愛好者成長為拆書家的公益性組織“拆書幫”涌入了縣城,圖書館為其提供場地,他們通過開設講座為民眾提供技能輔導和專業化知識,使小城一批熱愛閱讀的達人快速成長起來。專業機構積極進行全民閱讀推廣,幫助圖書館孵化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活動,如“歡粑粑讀繪本”“皮妮媽講故事”等,讓孩子們感受閱讀的快樂,在心中種下熱愛閱讀的種子;“明德國學講堂”引導和鼓勵孩子們感受先賢智慧,傳承中華美德;“孝親敬老微講堂”弘揚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襄圖微講堂”為讀者與本土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以及某方面的經驗達人搭建了面對面分享、交流的大眾公益學習平臺,這些品牌欄目持續迭代升級,形成了更大的影響力,使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展現出新時代的獨特魅力。
(四)倡導志愿者參與,營造閱讀氛圍
針對圖書館人員不足的現狀,廣泛招募文化志愿者共同打造策劃各種展覽、講座、讀書會等活動,如音頻朗讀大賽、閱讀馬拉松、“我是講書人”等一系列適合各類人群參與的推廣活動。通過閱讀活動營造濃濃的閱讀氛圍,帶動館內人氣,引發民眾閱讀熱情,同時也擴大了圖書館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了解圖書館,使圖書館成為小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地。
三、社會力量參與辦館的持續發展機制
圖書館與社會力量要想有長久的合作,單憑社會力量的“志愿服務精神”,很難堅持下去,只有激發各方參與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建立起既要分工又要協作的長效合作機制,最大程度發揮雙方優勢,確保在合作中產生的社會效益歸各方共同享有,才能長期深入、穩定有效地開展下去。
(一)設立圖書館理事會制度,科學規范管理
圖書館理事會制度是由圖書館學專家、社會人士、服務對象等組成理事會,對圖書館進行規范管理、民主科學決策。有助于圖書館的執行力順勢提升和監督機制更加健全、規范,同時,理事會中專家和名家等社會力量的高度參與也將為圖書館帶來新動能和活力,推動圖書館服務項目的創新發展,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二)持續宣傳推廣分館的作用和價值
圖書館要堅持“政府主導、統籌實施,改革創新、提升效能、強化基層、促進均等”的基本原則,和社會力量一起建立各類書屋、流通站、數字圖書館等,構建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具有特色的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使縣域內各級各類公共文化資源進行廣泛的互聯互通,人、財、物等資源真正得到高效利用,滿足廣大民眾的要求,使圖書館成為倡導全民閱讀,構建和諧社會,提升整體文化素養的主要陣地。
(三)與專業機構長期合作,提供優質化服務
圖書館不只是全民閱讀推廣機構,也是城鄉文明催化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鏈接器,要改變思維方式,充分考慮各方需求,與專業機構建立長久合作共贏機制。如可以考慮將一些有實力、有擔當、有誠信的機構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的體系中,激發專業機構的積極性。同時雙方還要相互賦能助力,通過自身資源影響力和價值輸出幫助合作單位提升社會影響力,實現資源協調和優勢互補。最后要集中雙方優質資源,形成一系列月月、周周、天天服務民眾的好活動,打造和鞏固更多有特色、接地氣的品牌性閱讀推廣項目,為民眾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特色化服務,滿足他們多元化需求,有效推動全民閱讀推廣。
(四)完善志愿者激勵機制,持之以恒把好事辦好
要激發更多志愿者參與到圖書館建設中,一要講好志愿者故事,充分彰顯志愿者點滴工作價值。可以為捐獻者設立以捐獻者命名的圖書專柜和分館,也可以借助當下流行的直播、短視頻平臺等全方位展現志愿者幕后的辛勞和付出。二要建立志愿者管理分類分層次激勵機制,為他們搭建更多更好的“志愿換志愿”平臺,使他們之間資源打通共贏,在充分參與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上,實現個人和機構價值的提升,為其持久參與圖書館建設,激發出源源不斷的工作動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代圖書館建設應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發揮各自優勢,形成長期合作機制,在全社會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風尚,為建設書香中國,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何偉青.簡析地區公共圖書館如何引進社會力量推廣全民閱讀[J].卷宗,2020(12):182-183.
[2]易昌松.“互聯網+”時代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的服務與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7):128-129.
[3]曲藝.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的實踐探索[J].區域治理,2018(32):109.
(作者簡介:李瑞芳,女,本科,襄垣縣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