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宏 杜娟

De Nederlandse Staatsmijnen,119年之前,這是荷蘭的一家國營煤炭公司,現在它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荷蘭皇家帝斯曼——一家以使命為導向,致力于以繽紛科技開創美好生活的全球性科學公司,其間,它的業務還經歷了三次變革——從基礎化學品到石油化工,再到專業化學品。
轉型,意味著方向的選擇,而“大象跳舞”的難度還在于如何不被昔日的成功羈絆。“至今仍沿用公司原名的英文翻譯(荷蘭國家礦業公司),象征我們的悠久傳承以及一個多世紀以來的發展。在20世紀70年代初最后一家礦廠關閉之后,帝斯曼的多元化發展步伐一直沒有減速。在過去的20年中,我們再次轉型,開始更加專注于創造基于科學的健康、營養和綠色生活解決方案。發展的每一步,都在深化我們對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認識和矢志不渝。”與帝斯曼中國總裁周濤的對話,試圖探尋一家企業如何穿越百年而行穩致遠。
使命為導向
“一個企業不可能在一個失敗的社會里成功”
“帝斯曼是一家使命導向的公司”,訪談中周濤多次強調。事實上,幾乎所有關于帝斯曼的報道也會反復提及。而越是危機,越能檢驗出使命的積淀。
2020年1月剛剛加入帝斯曼,周濤就面臨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這場危機,讓周濤對帝斯曼的“使命”有了更切實而深刻的理解。
疫情暴發以后,帝斯曼在緊要關頭,不僅捐錢捐物,并第一時間投入到抗疫戰斗中。當央視新聞報道四川一個100萬只規模養雞養殖戶,因疫情擔心雞飼料不夠會出現斷貨后,帝斯曼在四川的動物飼料預混料廠不僅在防疫措施到位的情況下積極投入生產,還克服運輸管制等多種困難,確保了當地養殖戶飼料的供應。
“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個考驗,體現出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周濤說,正是對于安全生產、健康事業的不懈追求,讓帝斯曼能夠做出這樣快速而積極的響應。
致力于營造更健康、更幸福、更安全的世界,是帝斯曼在20年前決定轉型確定的目標。在當時,這需要極大的魄力——在銷售額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出售與石油相關的主營業務,從高度資源依賴型業務轉向創新驅動的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業務,意味著放棄過去近一個世紀以來的盈利模式。
“我們始終相信,一個企業不可能在一個失敗的社會里成功。當今社會面臨諸多挑戰,企業理應承擔起責任來應對這些社會挑戰。業務方向與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相呼應,正是帝斯曼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艱難但主動的轉型,為帝斯曼贏得了隨后十多年的持續增長以及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亮眼表現。2020年帝斯曼全球銷售額約100億歐元,并榮獲Sustainalytics領跑者稱號、明晟(MSCI)的AAA級及ISS-Oekom的Prime等級,同時位居穆迪公司(Moodys)旗下Vigeo Eirisg的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榜單前列。
而新冠肺炎疫情下,人們對大健康的追求,以及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的共識,更加彰顯帝斯曼對于趨勢的遠見以及對使命的篤定。
“在帝斯曼,可持續發展不僅是我們的核心價值和關鍵責任,也是日漸重要并全面根植于我們的戰略中的業務增長驅動力。”從奶粉添加物到維生素,再到超高強度的高性能纖維,看似“漫長”的產品線,無不圍繞帝斯曼“人、地球與利潤”三個維度,追求可持續發展和贏利性增長。在帝斯曼看來,真正的創新實踐,應該不僅包括產品、市場和利潤,還應體現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以及對未來世界的理解和關注。
捕捉全球大趨勢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提供的增長機會,當下帝斯曼正聚焦于SDGs的5項目標:零饑餓、良好的健康與福祉、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氣候行動。
作為最早一批確定科學減排目標的公司,帝斯曼制定行動路線,旨在2050年底前在公司運營及價值鏈中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日前帝斯曼宣布,在2030年底前實現運營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至2016年排放量的50%,在2018年提出的30%的目標基礎上進一步加速實現碳減排。
減排的提速,來自帝斯曼創新而富有前瞻性的舉措。
2015年,根據市場和碳交易情況,帝斯曼制定了“內部碳價”,將溫室氣體排放納入投資決策,計算項目的碳成本,“2021年我們已將內部碳價格從每噸二氧化碳50歐元提高到100歐元,進一步促進投資和運營決策向碳中和運營轉型”;2018年,帝斯曼與銀行簽訂了一項10億歐元的循環信貸項目,將應付利率與溫室氣體減排掛鉤,強化公司運營的綠色可持續。
帝斯曼中國在推動節能降碳方面的努力也為帝斯曼提高減排目標注入了強大的信心。位于山東萊蕪的帝斯曼中國愛地高分子材料工廠與山東華能公司達成綠電采購協議,推動生產運營實現100%綠色電力供應;2021年9月,帝斯曼位于江蘇省的四家工廠全部加入綠電交易,成為該省首批采用綠色電力進行生產運營的工廠,并預計于2022年1月全部實現100%綠色電力供應。其中,帝斯曼工程材料(江蘇)有限公司(江陰工廠)將于9月實現100%綠色電力生產,成為帝斯曼在中國的第二家100%綠色電力工廠。在此之前,江陰工廠已采取了分布式太陽能的自我發電,用于生產25%可追溯的生物基工程材料Stanyl?Eco,這款材料已經實現100%綠電生產……“2020年,帝斯曼在華能源效率提升了6.7%。”對這一數據,周濤特別欣慰。
中國是唯一一個帝斯曼全球業務全部落地的國家市場,帝斯曼在中國運營超過20個工廠。作為帝斯曼中國區總裁,周濤的職責包括驅動帝斯曼中國業務增長,專注于持續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加強員工隊伍中以技術和才能為中心的人才庫建設。“營養健康、綠水青山,助力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帝斯曼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加快實現,既是使命,也是‘賽道,需要心無旁騖。”周濤堅定地表示。
科學為基礎
“我們正在以突破性的進展,不斷加強創新實力和長期增長能力。”
“我們通過提供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解決方案,為當代及子孫后代創造更美好的生活。”《2020年帝斯曼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報告》是帝斯曼連續發布的第14份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報告——周濤分享的幾個數據讓記者印象深刻,也使報告扉頁上的這句話更明晰:帝斯曼超過20%的業務來自于近5年創新的解決方案;2020年,帝斯曼“美好生活解決方案”銷售額占比達到63%;目前,在營養與健康、氣候與能源、資源與循環三個重點領域,帝斯曼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已直接或間接惠及全世界約25億人。
“營養與健康、氣候與能源、資源與循環是帝斯曼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核心領域,其實這也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認為,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方案,意味著發展的先機、有效的市場。”周濤強調說,“這能讓我們的創新始終扎根在社會價值中。”
帝斯曼“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意味著其涵蓋的產品、服務和技術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都具有卓越的環境影響以及社會影響。每年帝斯曼還會對所有產品類別進行“產品類別可持續性評估”,以確定其是否具有卓越的社會和環境影響性能,能否被認定為美好生活解決方案。帝斯曼希望,從原材料到產品制造,甚至在潛在的再利用和報廢處理過程中,美好生活解決方案的影響都能有所體現。人們餐桌上的面包、牛奶、麥片,梳妝臺前的護膚、美發、防曬品,牧場里的動物飼料、營養素中,帝斯曼創造的美好生活,不勝枚舉。
帝斯曼研發的高性能纖維迪尼瑪? (Dyneema?)強度是鋼的15倍,重量卻輕得多。這種纖維讓飛機和船裝載的貨物重量、排放量和燃料消耗量都大大降低,如果用于海洋養殖的深海網箱,可使其成功對抗14級強臺風。
從2019年開始,帝斯曼為迪尼瑪?設定了全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比如到2023年,可以幫助4000萬人在更健康、更安全的條件下工作;纖維原料中至少有60%將來自生物基原料。
為了實現其制成產品的循環利用,帝斯曼還籌建了由客戶、廢物處理商和回收公司組成的跨行業可循環發展聯盟CirculariTeam?;前文提到的實現100%綠色電力供應的山東萊蕪工廠主要生產的就是迪尼瑪?纖維——這是帝斯曼在中國第一家100%使用綠色電力的工廠。
從源頭到生產,從自身到供應鏈,這是帝斯曼在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上不留余力的最好體現:既打造出一條更透明、可循環的價值鏈,又為合作伙伴、供應商輸出提高業務運營可持續性的動能,實現了多贏。
帝斯曼相信,要在可持續發展進程中領先一步,需要豐富的科學創想、技術創新的解決方案以及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周濤例舉了眾多的明星產品,比如,可替代鹽的純天然酵母,比如一種新型的營養素,雞食用后,可以讓蛋殼更加堅硬,從而大量減少雞蛋生產加工環節的浪費。
甲烷是奶牛和其他反芻動物消化過程中的天然副產品,但對氣候的影響比二氧化碳更大,一頭奶牛每年的排放量相當于3噸二氧化碳。為此,帝斯曼研發了飼料添加劑Bovaer?,每頭奶牛每天只需四分之一湯匙,便會抑制瘤胃中催化甲烷的酶。這種添加劑一旦進入身體便會立即生效,可以在奶牛的消化系統中自然分解,而一旦不再添加,奶牛便可恢復正常釋放甲烷,目前尚未發現對動物健康、飼料消費或生產有任何負面影響。
作為帝斯曼“清潔奶牛計劃”的第一個成果,這款飼料添加劑經過了長達10年的研發歷程,在全球范圍內以及在各種飼喂系統中進行了35次牧場牛肉和乳制品實驗,實驗表明腸內甲烷可減少約30%。“這能夠顯著、及時地減少肉類、奶類和奶制品的環境足跡,而這三類食品正是全球優質平價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在帝斯曼集團的創新系統中,既專注于當下市場的產品完善和潛力客戶挖掘,又會對未來的市場進行研判從而進行前瞻性的部署。
自2018年起,帝斯曼開始聚焦于“銀發易食食品戰略項目”,因為帝斯曼觀察到,由于牙齒和肌肉退化、各類疾病等引起的咀嚼與吞咽障礙,是老年群體中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不僅讓老年人無法享受進食的快感,更容易帶來威脅健康乃至生命的風險。結合帝斯曼在營養、健康與材料等領域的技術突破,項目已開發出包含葷、素、水果三大類20多個品種的易食食品。
而借助以智能可持續服務Sustell?為代表的數字和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帝斯曼正在幫助畜牧公司和相關的價值鏈提升環境表現。這項業內首創的服務,可以為養殖場/牧場的養殖環境足跡提供科學測算,從而改善動物蛋白生產的環境足跡和盈利能力。
一個為可持續的社會源源不斷提供創新產品和服務的企業,某種意義上也在向人們傳遞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帝斯曼是一家執著于為社會做好事的同時也要把事情做好的公司。使命導向、績效驅動,既為人類為社會創造更美好,又能實現企業價值的增長”,在周濤看來,于己,這是一種情懷和使命感的契合,于帝斯曼,這帶來了企業的不斷超越,于社會,這意味著更多人的繽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