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敏
摘要:在以核心素養為發展目標的高中語文教學下,教師要在做好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重點發展學生語文思維。應試教育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師生和家長的目光全部放在了學生語文成績上,忽視了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阻礙著學生的發展。隨著現代化教學理念的深入和發展,人們越發認識到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重要性?;诖?,文章立足高中語文,從培養學生語文思維這一視角出發,對文章主題進行深入闡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語文思維;策略
一、語文思維概念
語文思維指的是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采取的方式,解決問題中采取的思維模式即語文思維。高中生語文思維和學生解決日常問題應用到的思維模式具有極強的相似性,都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全面分析,并在分析問題中形成的觀念。
二、高中生語文思維培養的特點以及培養高中生語文思維的內容
(一)高中生語文思維培養的特點
語文思維指的是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借助廣闊渠道獲取信息并篩選、整合信息形成自己見解。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深入,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職責:教師不再單純擔任學生疑難問題的解答者,更要引導學生深入文章、把握文章知識并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同時還要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高中生語文思維的培養就是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并基于此探究其中的奧妙。
(二)培養高中生語文思維的主要內容
第一,整體性思維。視研究對象為一個整體,采取科學方法開展分析,分析各部分和整體的關系最終得出一般結論。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整體性思維隨處可見,比如提取文章主要內容、概括文章情感表達等。第二,邏輯性思維。邏輯性思維也可以稱作因果關系思維,即一種現象勢必會引發另一種現象的出現。比如在記敘文的寫作中,要明確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邏輯性思維強的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要相對更輕松。第三,發散性思維。在研究某個事物中會聯想到其他事物,在實際觀察中能夠隨意切換角度。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對學生建構語文知識架構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還能打破學生的思維僵局,提出更多創新方法。第四,批判性思維。漢語語言博大精深,相同的詞匯在不同語境下的表達含義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要敢于提出疑問,要能夠獨立思考,進而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第五,獨創性思維。語言的應用就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比如一篇文章、一個簡短的話語,都是從沒有到有的創作過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將獨創性思維融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才能在實踐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
三、高中語文教學培養高中生語文思維的重要性
(一)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
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輕松學習氛圍的構建,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并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師生、生生之間交流便是思維的體現,通過交流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可以在優勢互補中得出合適的結果。基于思維交流,可以打開學生想象力,可以培養學生多視角看問題的能力,進而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
(二)提升學生認知能力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因為教學形式不同、學生理解不同,所以思維反饋也出現了差異,此時教師要立足語文教材內容,明確文本的主旨思想,針對學生提出的不同觀點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以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
(三)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會投入真摯的情感,以體現良好的教學狀態。通過對高中語文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現,語文教材編排大都以文字優美、意境深遠的文章為主,可以讓學生在語言文字閱讀中體會到意境美,如此可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進而調動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四、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路徑
(一)深挖高中語文教材內容
在開展語文教學之前,教師要深挖語文教材內容,積極探尋創新思維和教學內容的銜接點,并基于學生語文學情設計教學方案、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如此才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強化學生質疑能力,才能促進學生創新語文思維的發展。
(二)創新高中語文教學過程
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之前,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思維發展程度,并結合語文教學目標完成備課,以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在語文課堂上獲得進步和提升,進而提升學生語文思維。在語文教學環節的開展中,教師要貫徹因材施教原則,并立足這一原則積極創新語文教學方式、豐富語文課堂內容,通過構建輕松、和諧語文教學氛圍訓練學生語文思維,或者立足語文內容,構建有效的語文情境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推動學生語文思維的發展。
(三)巧妙設計語文問題
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培養高中生語文思維的過程中,以問題為導向可以激活學生局限的思維。即教師通過語言、文字等方式做引導,讓學生感知語文的魅力,進而更好地理解和體會文本。
(五)創新教學評價方式
創新教學評價方式也是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一個有效方法,這就要求教師不僅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結果,更要重視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并對其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思維做出科學、有效的評價。在應試教育體制下,教師以分數衡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難以全面體現學生語文思維,而將過程性評價融入其中,可以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小組合作情況對學生思維發展做出有效評價。這就要求教師健全語文教學評價體系,明確思維評價指標,給學生的思維發展做出科學的指導。
五、結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前進,國家加大了對教育的投資力度,多元教學模式的出現豐富著語文課堂、促進著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而且有效提升了高中語文教學水平。綜上所述,高中生語文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同樣是高中語文教師的責任之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立足學生實際情況,從通過深挖高中語文教材內容、創新高中語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深度、巧妙設計語文問題等方面出發開展語文教學,可以在調動起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進而有效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史華橋.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途徑分析[J].新課程(教師版),2016(9).
[2] 林紅梅.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路徑研究[J].語文課內外,2020(21).
[3] 芮香艷.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J].孩子天地,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