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恰逢秋分,在西安遠郊,青翠的圭峰山籠罩在茫茫煙霧中,一場格外安靜的比賽正在蒙蒙細雨中舉行。這是十四運會高爾夫球項目的第三輪比賽。和一般的賽場不同,這里沒有歡呼吶喊。每當球員準備擊球時,場邊的志愿者會舉起指示牌,提醒大家保持安靜,不要走動,因為只有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中,球員才能在擊球時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淅瀝的秋雨中,球員屏息靜立,反復確認位置,用力揮桿將球擊出。隨著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場外才傳出一陣謹慎而克制的掌聲。對于初次體驗的觀眾而言,高爾夫球比賽或許有些沉悶,甚至是對體力的考驗。
比賽中,記者還注意到一個細節:球場內往往只有球員和球童,很少能看到裁判的身影,也聽不到哨聲。這是因為,比賽中是每組3名球員同時出發行進,彼此互為“監督員”。裁判一般只站在圍繩外,當球員遇到規則問題時才會出面解決。這時,球童就是運動員唯一的“戰友”。除了準備器具,球童常常作為輔助角色,為球員提供重要的參考信息,一些球員的球童甚至就是教練或其父母。
中國高爾夫球運動在過去40多年間經歷了上升期,中國高爾夫球協會競賽部主管、十四運會高爾夫球競委會競賽處成員黎海龍說:“從2013年十二運會上第一次亮相,到今年的十四運會新增男、女個人單項,球員的整體水平逐步提高?!薄艾F在中國女子高爾夫球在世界上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馮珊珊曾經在里約奧運會獲得銅牌。而男子高爾夫實力則相對較弱,需要進一步加強。”黎海龍說。
(據新華網 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