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仁亮 李濤 孔祥松 魯云芳



摘? 要:以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一帶一路”倡議、“互聯網+”等為背景,從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加強導師制和師資隊伍建設等四個方面建設城市地下空間工程一流人才培養體系,堅持把立德樹人融入到整個培養體系中,引領全國高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課程體系改革。
關鍵詞:城市地下空間工程;人才培養體系;課程思政建設
中圖分類號:C96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5-0157-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and "Internet plu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first-class talent training system for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 from four aspects: strengthen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utorial system and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sists on integrating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to the whole training system to lead the reform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in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Keywords: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system;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鑒于目前我國城市正處于迅猛發展的階段,而且我國城市地下空間建設人才十分稀缺的基本情況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設立了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雖然處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互聯網+”迅速崛起的發展背景下,但是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人才培養體系不具備成熟性,課程體系尚不完善,師資隊伍也缺乏建設性。礦山建設工程作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國家重點學科為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著地鐵建設等城市地下工程的興起,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依托礦山地下工程設計與施工、防災減災等方面的學科優勢,面向城市地下工程領域的多學科交叉復合的需要,建設“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實現了從礦區向城市的拓展,這既符合了“新工科”的建設要求,同時也是礦業工程、巖土工程、工程力學等學科向新興領域的拓展和延伸。近幾年,我院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獲批國家級新工科專業、國家級一流專業和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學科被評為北京市高精尖學科。
對于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必須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將思想道德建設融入到教師教學過程中。城市地下空間工程人才培養首先需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便是“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符合要求的人”,因此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在于要堅持培養創新型人才。在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對學生的科學精神、思想品德、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以及實踐能力作為衡量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標準。
自2016年新版培養方案實行以來,教學成果收效甚豐。教學環節的創新能夠讓學生積極學習,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得到加強。目前,我院本科生在全國建模大賽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但是在改革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1)舊版培養方案對課程思政要求有提高空間,落實立德樹人的精神需要加強;(2)人才培養模式有著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的國際化;(3)實踐教學與學生創新訓練的教學環節需要進一步加強。
一、加強課程思政建設,著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加強課程思政建設作為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決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發展教育事業的方向[1]。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進步,教育已經不僅僅是單純地向學生教授專業理論知識,還包括了學生的思想建設。課程思政建設占高校教學的比重越來越大,“立德樹人”成為了目前學校教育的核心。在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過程中,強化每一位教師的立德樹人意識,在每一門課程中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實現思政教育與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全面滲透,以新版培養方案為契機,推進思政要素融入培養方案、課程大綱、教材教案、教學評價,推出了包括城市地下工程在內的多個教學效果顯著的精品專業課程,并且打造出了土力學在內的多個課程思政示范課堂,也培養出了一大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完善了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思政元素和教育教學的融合。
打造以思政課為核心,以通識課程為支撐骨架,專業課程為輻射線的課程思政育人“同心圓”。堅持完善課堂、網絡、實踐所形成的三位一體的思政課程教學模式。開發特色課程,融入北京市城市建設發展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行業使命感,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的創新型人才。
二、加強導師制和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