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欣
大豆營養價值極高,有“豆中之王”之稱,在我國各地均有種植。我國北方地區的土壤及氣候條件更加適合大豆生長,是常見的栽培作物。但大豆在播種過程中容易出現出苗不齊,出苗率低等問題。甚至有些時候由于出苗率過低,出現毀苗重播的現象。為了提高大豆的播種出苗率,特提出如下建議。
選擇壤土、沙壤土種植。低洼地、沙土地和過于貧瘠地塊不宜種植。忌重茬和迎茬,也不宜與其它豆科作物為前茬,實行玉米、高粱、谷子、地瓜、小麥輪作。
2.1精選種子
將碎粒、秕粒、病粒、霉粒、褐斑粒及雜豆清除。選出質量優良、具有本品種特征的種子,以保證出苗質量。
2.2避免土壤藥害殘留
如果前茬作物用過除草劑或多年用過除草劑的地塊,要考慮土壤藥害殘留問題。可以取土做發芽試驗,若出芽率低說明存在藥害抑制發芽。應在播種前使用碧護或益普生物菌劑進行拌種。播種后出現藥害時,有條件的可以適當澆水,降低殘留藥劑濃度。
2.3發芽試驗
發芽率95%以上為合格。
2.4根瘤菌接種
大豆根瘤菌劑是工廠生產的細菌肥料,使用方法簡單,不污染環境。將菌劑稀釋在種子重 20%的清水中,然后撒在種子的表面,攪拌充分。拌完后需盡快播種。經根瘤菌接種的種子不能再用藥劑拌種,以免對根瘤有毒害作用。
2.5鉬酸銨拌種
用鉬酸銨5~10克,先加少量水使其溶解后再加水至0.5公斤,制成1%~2%的溶液,均勻噴灑在種子上,邊噴邊拌種,陰干后播種。0.5公斤溶液可以拌15公斤大豆種子。拌種時不能用鐵器。
3.1整地
大豆播種前要保證地表平坦,地表土壤細碎、無根茬、無坷垃。
3.2施肥
底肥:隨秋整地或春整地作壟時,畝施腐熟優質農肥1500~200公斤,加復合肥20~30公斤。種肥:為滿足大豆苗期對養分的需求,必須施用種肥。但是施用量不宜過多,以隨種每畝施入磷酸二銨(含氮18%、磷46%)5~8公斤為宜。
4.1播種期
大豆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在6~7℃,最適溫度18~20℃,低于6~8℃發芽慢,易爛種,要求日平均氣溫在15~25℃,保證快速發芽。春播大豆,春季5厘米土層地溫穩定在8℃時,葫蘆島地區在4月20日至5月10日即可播種。過早易爛種,過晚易失墑。
4.2播種
種肥隔離:大豆最怕化肥燒芽,大豆遇到化肥,不能出苗,有些用播種玉米的機器播種大豆,種肥隔離距離短,澆水后肥料散開遇到種子,會燒種、爛種。機器播種要用大豆播種機播種。最好是穴播種,穴施肥,真正做到種肥隔離。人工播種要踩底格子,使種子緊密接觸土壤,有利于陪根入土,吸收水分。覆土深度:黏重土壤覆土不超過3厘米,沙壤土不超過5厘米。播種過深會增加大豆幼芽的出土難度,過度消耗能量,進而引起斷苗、出苗不齊等現象;而播種過淺會導致種子與土壤接觸不實,培根難以入土,影響幼芽對水分的吸收,造成死苗。播種后遇到大雨要輕鏟表面,松土鏟地。
4.3播種密度
一般行距5 0厘米,株距12~16厘米。
4.4增墑播種
大豆蛋白質含量高,發芽需水量大,需要吸足自身體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發芽,播種時要求田間持水量在50%~70%。不低于50%才能播種,若溫度適宜,土壤含水率低可坐水種或播前灌水增墑。
如果土壤施有機肥較多,有機肥發酵不充分,土壤中蟲卵較多,再加上秸稈還田,都有利于害蟲生長,隨化肥要施農藥防止蟲害發生。隨播種畝施入呋喃丹顆粒劑2.5~3.0公斤、甲拌磷2.5公斤,防蚜蟲、潛葉蠅、大豆孢囊線蟲和地下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