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軍
摘要:花椒屬于農業產業,在人們的生活當中花椒常被當作調料來使用。但受蟲害、環境等因素的限制,花椒產業的發展受到諸多阻礙。為了使花椒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應從多方面分析花椒產業中遇到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提升花椒產量。本文主要闡述了花椒產業的危害因素和種植科學技術,以促進花椒產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花椒產業;危害因素;種植技術
1.1 病蟲害因素
限制花椒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病蟲害,這對花椒樹的生長及花椒品質都有極大的影響,大大降低了花椒的產量。其中,主要包括天牛、吉丁蟲等蟲害。天牛一類蟲害,主要以正在發育的天牛蟲害為主,會食取樹皮,吸收花椒樹主干的營養,隨著蟲齡增大后形成蛀道,被蛀食后的花椒樹內部完整性被破壞,因此花椒樹的代謝能力下降,樹勢衰弱,最后花椒樹枯萎致死。另外,花椒在生長過程中影響發育的病害有干腐病、花椒銹病等,若花椒呈現干腐癥狀一般罪魁禍首就是干腐病,再加上吉丁蟲病害,會加速花椒樹的死亡。花椒銹病發病時一般會出現黃色狀的斑點,隨著病癥的逐漸嚴重會使花椒樹葉大面積脫落,從而促進二次發芽,反復循環,最后導致花椒樹死亡。
1.2 自然環境因素
花椒的生長需要具備適宜的生長環境,對當地的氣候、土壤、溫度、濕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花椒在高溫狀態下適宜生長,但也要控制好溫度,避免溫度過高抑制花椒的生長,影響花椒產量。同時,花椒的生長發育也需要一定量的光照,每天需要一定量的照射時間,因此應選擇滿足光照條件的地區種植。花椒對濕度的要求不是很高,不需要很多的水分來維持生長,但也不能太干燥,若是長時間缺少水分會導致花椒樹枯萎,無法正常生長,水分如果過多花椒的果實會出現膨脹現象,導致產量降低。所以濕度的控制也尤為重要。另外,花椒對土壤的要求較高,花椒在松散土中有利于生長,在堅硬密實的土壤中不宜生長,其原因是松散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空氣,有利于花椒樹根的延展生長,對花椒的生長發育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所以在選擇花椒種植區域時要著重選擇平原地區,適宜花椒生長的地區,從而提高花椒的質量及產量。
1.3 管理因素
花椒產業的管理因素直接關系到花椒的產量問題,主要是管理人員在花椒生長過程中對其進行相應的看管,利用科學的技術應對出現的病害。同時對自然環境實時監測,確保花椒能正常的生長,從而達到既定的產量。
2.1 幼苗培育
首先要采集種子,采種時要將果穗一起采下,注意不能折傷枝條,不能影響母樹二次發育。采集處理好的種子用堿水浸泡,將種子放置水中,攪拌后放置20~30分鐘,除去浮上來的幼籽和雜質,剩余沉底的則為優良種子。將篩選后的種子放入器具中,倒入20%~25%的堿水溶液,水量是種子的一倍,要求沒過種子,靜置24小時后,用手揉搓,除去種子表皮,然后等待播種。在播種以前要對土壤進行施肥處理,用翻耕的方式去除多余的雜質。在播種完后用塑料膜等物質對土壤實施鋪膜處理,以保證降低溫度以及濕度的因素對花椒種子生長發育的影響。待花椒長到一定高度時,進行移栽。
2.2 移栽管理技術
移栽前應確定好移栽位置以及坑深和坑寬,并采取施肥處理。選擇生長情況較好且無病害的幼苗,移入坑中,對幼苗的根部實施覆蓋。移栽結束后,首先應確保幼苗可以吸收充足的水分,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來確定澆水的多少,不宜過多也不能過少,要科學合理的實施澆水操作。其次應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可以通過噴灑藥物來降低患病率,利用觀察的方法,若發現有蟲害的出現,立即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防止病蟲害對花椒生長造成的不良影響。最后,對花椒樹進行科學的修剪處理,將其病枝以及枯枝除去,修剪主枝和側枝,減去弱小的留下強壯的,使花椒樹枝能茁壯生長。修剪時間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在結出果實初期進行。
為了提高花椒的產量與質量,首先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關注花椒在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情況,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其次是提高管理水平,種植應合理,根據當地的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最后是提高種植技術,研究科學的種植技術才能提高花椒的品質,促進花椒產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