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煥 田婧超
在鐵嶺縣農業農村局以及全體學員的幫助下,學員楊正軍順利的完成了2018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的培訓學習任務。培訓班精心制定的課程內容,無論從集中培訓、實訓操作,還是視野拓展,無不圍繞其本人所涉及的產業制定,特別感謝主辦方的精心安排、老師們精彩授課及同學們的相互交流學習。
此次學習使其收獲很多。該學員所經營的玉米作物,在2020年已經擴大到了150畝,全部采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目前,楊正軍和他的合作社仍在為各村農戶進行托管服務作業,今年,所服務的對象多達385戶,涉及面積多達6000畝,預計年底能圓滿完成年產4800噸的任務,確保當地糧食生產安全穩定,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2019年,他們在培訓班的學習,經歷了15天的分段培訓,其中8天專業技能培訓模塊,包括:2天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產業新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產業發展和市場前景、生態農業;4次實訓操作、2次視野開拓。7天經營管理培訓包括:3天公共基礎課,包括:①新型職業農民素養。②政策解讀(惠農政策解讀、規?;洜I與土地流轉及扶持政策)。③經營管理(成本核算與財務管理、農業風險防范)。④市場營銷(品牌創建與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和農業信化及農民手機應用)。⑤創業指導(創業理念和創業意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創建)。3天能力拓展,包括:①市場考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交易市場)。②學習致富典型(經營之道介紹、創業典型案例分析)。③參加學習(考察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新品種展示會)。經過認真反復的學習,使楊正軍深刻領悟到,干好農業科技為先的道理。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他也著重抓好業務,特別是生產后的管理以及銷售等問題,原來在種植、管理及銷售存在的弊病,通過學習現在都能得心應手了。
按照去年楊正軍計劃的50畝地投入,2020年楊正軍在他們村流轉了150畝土地種植玉米作物。同樣也是在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他開始實施托管服務作業和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目前作業進展良好。
下階段,楊正軍計劃對接科研院所,聯合攻關。例如農機農藝融合、開展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實施農產品初加工等。隨著農業行業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市場的轉型變革。楊正軍發現農民不僅要面對來自自然災害的侵襲,還要面對來自市場競爭的壓力。如何抵御風險,產生最佳效益,也是楊正軍現在最關心的問題。楊正軍計劃,以農業科技為依托,實施土地流轉、托管,全面采取全程機械化作業,對接終端銷售公司,有效地走集約化經營產業發展的道路。
通過培訓學習,使楊正軍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性,要想申請一些省級、國家級的項目都是通過省市級或規模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才能進行申報。今后一定要加大合作社的投入力度,擴大種植面積、購買農機具、規范財務管理及合作社各項規章制度,鼓勵更多社員加入到合作社中來。同時,積極向上申請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評選工作,做大做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讓全體入社社員受益。
楊正軍計劃用5年時間,流轉土地穩定在5000畝,托管服務年增1000畝,以其合作社為中心開展服務,引入土地流轉托管、農資經營銷售、農機作業服務以及農產品終端銷售,確保健全的農業產業鏈條,規劃并建設為農服務中心,營造他們鎮農業發展環境,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提升他們鎮、村農業經濟出一份力,讓更多農民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