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精 李小川 王振師 吳澤鵬 羅斯生 周宇飛 鐘映霞 李強
摘要:森林防滅火工作事關國家生態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危和社會大局穩定。針對廣東森林生態建設現狀以及森林防滅火面臨新形勢,剖析了目前存在的森林大火風險、撲火安全風險、應急能力風險等。最后針對廣東森林防滅火工作存在的實際問題,有的放矢提出了森林防滅火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廣東省;森林火災;防火滅火;對策
近年來,廣東森林火災防治能力明顯增強,全省森林火災當日撲滅率達到98.3%,森林火災受害率多年控制在0.3‰左右,遠低于國家規定的1‰的范圍。據統計,2017年全省共發生森林火災302宗,受害森林面積733公頃,未發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災,森林火災受害率為0.07‰。2018年,全省共發生森林火災266宗,受害森林面積381公頃,較2017年分別下降13.53%和48.02%,未發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災(見表1)。5年來,全省森林火災年均約200宗,95%以上的森林火災由人為火源引起,主要發生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的森林特別防護期。根據廣東省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1990~2017年28年間森林火災數據統計結果,全省共發生森林火災6275次,年均224.11次,火災總面積86684.45 公頃,年均3095.87公頃,28年間森林火災次數和火災總面積均呈現下降趨勢。
為應對森林火災災害,我省不斷加強森林火災預警監測能力、隊伍裝備建設、火災防控能力建設。全省實施重點火險區治理項目17項,建設火險因子采集和監測站818個、建設森林防火超短波通訊基站86個、森林防火無線數字通信體系、森林火險預警監測體系初具規模。2012年成立廣東省航空護林站以來,在全省各地開展航空護林和吊桶灑水滅火600多架次。全省成立專業森林消防隊伍105支(4149人)和半專業森林消防隊伍398支(23520人),聘用專職護林員26332人。新建生物防火林帶 3333.3公頃,新建森林防火應急救援公路824公里,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強,森林防火網格化體系逐步完善與規范化。

1.1 森林生態現狀
1985年廣東啟動并實施了“五年消滅荒山、十年綠化廣東”造林綠化運動,5800萬畝荒山披上綠裝;1994年廣東省推動了森林分類經營;1999年開始了生物防火林帶建設以及對生態公益林進行效益補償;2003年開展了創建林業生態縣活動;全省積極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開創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截至2017年底,全省森林面積為1.632億畝,森林覆蓋率達59.08%,森林蓄積量是5.83億立方米(見表2),其中森林火災風險高的針葉林面積達431萬畝。
廣東省通過五大森林生態體系建設,建成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290個,占國土面積的7.24%,各級森林公園1522處。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達到7212.42萬畝,占有林地的44.03%,其中一、二類林比例達到82.7%。每年森林生態效益達1.426萬億元,森林碳儲量11.81億噸,森林生態狀況居全國中上水平。森林覆蓋率的提高凈化了空氣,涵養了水源,減少了水土流失,減少了次生災害的發生,有效維護生態安全。
1.2……森林大火風險
隨著廣東近年來新一輪綠化大行動的深入推進,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人工造林、嚴格的森林防火等,可燃物累積不斷加強,部分林區達到或已超過引發生森林火災的可燃物載量30噸/公頃的臨界水平,森林防滅火壓力巨大。此外極端天氣變化無常,受臺風、干旱天氣影響,廣東省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的可能性不斷增加。冬春兩季森林防火工作進入最關鍵時期。春節期間,廣東省進入森林火災多發易發期和高森林火險期。雖然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森林防滅火工作,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督導;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基層廣大干部群眾同心協力,實行嚴格的森林防火,保護生態安全,然而,即使在這樣的高壓嚴防的森林防火態勢下,今年廣東省清明期間仍發生了數起森林火災,可見森林防火形勢非常嚴峻。
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進山活動增多,進入林區生態旅游人員增多,游客野外吸煙、林區燒烤等引發森林火災的隱患也在逐步增大。燃放煙花爆竹、上墳燒紙、民間祭祀等野外用火和春耕備耕農事用火將大幅增加,火源管理難度日益加劇。近10年來,廣東各級森林防火部門齊抓共管,層層落實防火責任,沒有出現大的森林火災,長期無大火容易產生麻痹思想,放松了對森林大火的警惕。
1.3……撲火安全風險
由于當前處于機構改革的關鍵時期,森林防滅火工作新的體系未完全形成,舊的體系卻已將失去,相關部門的森林防滅火職責分工與責任還未完全明確,可能產生習慣性森林防滅火責任缺位等問題。此外,撲救森林火災是一種帶有危險性的搶險救災活動,由于人員變動,現有的從事森林防滅火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員對森林防滅火工作可能存在認識不到位,指揮人員經驗不足,在組織指揮森林火災撲救中風險性增大。
1.4……應急能力薄弱風險
粵東、西、北部地區是廣東省重要林區,也是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而正是在這些經濟不發達的重點林區,森林防滅火能力極為薄弱,發生森林大火的風險更大。廣東省重要林區應急能力存在的薄弱環節有,對森林火災監測預警能力不足、生物防火林帶建設質量不高或缺乏維護、林區道路(森林防火應急救援通道)建設滯后(寬度和長度達不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林區通信覆蓋率低,導致應急處置指揮受影響、隊伍建設標準不高、裝備建設較為落后。護林員待遇偏低,積極性不高,存在著履行責任不認真,巡查不到位等現象,全面推動網格化管護困難大,實行無死角的全面覆蓋尚有難度。森林消防專業隊員的工資待遇偏低,隊員流失率偏高,綜合素質不強,缺乏演練與訓練,影響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戰斗力。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建設不規范,鎮(街道)級半專業森林消防隊伍不健全,撲火力量不足。有些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半專業隊伍缺少日常訓練與應急演練,未實現集中住宿、未達到半軍事化管理,內務管理不規范,達不到快速高效處置森林火災的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