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秋韻


彈指一揮間,中國與東盟已并肩攜手走過30年。作為東盟的創始成員國之一,泰國是這段友好交往歷史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從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泰鐵路,到積極拓展中泰旅游合作項目;從踴躍參與瀾湄合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到借勢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駛入深度發展快車道……與中國加強多領域合作,泰國是認真的。
2021年恰逢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值此契機,本刊記者近期赴京獨家專訪了泰王國駐華大使阿塔育·習薩目閣下,從這次交談中我們體會到,這些關于發展的時代之問雖不甚相同,但“中泰一家親”卻始終是貫穿著彼此關系的不變之義。
泰國搭上了區域合作的快車
“中國連續多年成為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長期以來無論在經濟貿易、區域安全方面,還是在人文交流、數字技術發展方面,中國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雙方合作結出累累碩果。而在中國—東盟這30年的合作之中,中國與泰國之間的往來成效更是尤其顯著。”阿塔育·習薩目在向本刊記者評價中國與東盟、中國與泰國日益緊密的關系時這樣感慨道。
“以泰國為代表的東盟成員國與中國之間的友好關系首先體現在雙邊和多邊高層定期交流中,例如,在2021年6月初于中國重慶舉行的紀念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特別外長會、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六次外長會就是彼此平等互信的生動例證。而在疫情危急時刻,中國為東盟成員國積極協助采購并捐贈數百萬劑新冠疫苗,中國抗疫醫療救援隊逆行馳援等行為令人動容。此外,中國和東盟每年都會指定一個特定的合作領域,例如2020年是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2021年則被指定為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年,這些都體現了對時代主題的關切。”阿塔育·習薩目表示,作為中國—東盟“朋友圈”中的一員,泰國也在這些領域搭上了區域合作的快車,從中國—東盟日益緊密的關系中收獲發展成果。
當今全球正面臨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的挑戰,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在所難免。中國—東盟在此背景下堅持共商合作大計、共擔國際道義、共舉對貿易自由主義與多邊體系的支持大旗,不僅為世界持續注入正能量,更為區域里的各個伙伴創造了一個共贏的未來。
RCEP樹起中泰經貿合作新標桿
2020年11月,歷經“8年長跑”的RCEP正式簽署,標志著全球最大且高質量的自貿協定正式成立,為疫情肆虐下陷入冰點的全球經貿形勢帶來了濃濃暖意。人們已經接收到新的信號——春天就要來了。
順著中泰經貿關系發展脈絡回看,2020年中泰進出口總額達986億美元,泰國成為中國的第12大貿易伙伴,位列英、法、意、荷等老牌發達國家之前,增速達到7.5%,這在疫情期間十分不易。與此同時,中國穩居泰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游客來源國,電商、通訊、鋼鐵、光伏等行業的中國知名企業均已在泰投資設廠,泰國正大集團更是中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名字。
在阿塔育·習薩目看來,中泰經貿關系已鮮花著錦,在此基礎上踏浪而來的RCEP更會推動兩國雙邊貿易、投資水漲船高。
“首先對于大環境而言,我們需要保持貿易和投資市場開放,并確保全球供應鏈更加可持續、有彈性、不易受沖擊,RCEP將有利于加快疫后經濟復蘇,為全世界的企業和人民帶來更多的市場和就業機會。”阿塔育·習薩目說,“其次從中泰經貿交往的小范圍來看,我們的出口業、制造業、電商業等都可以利用RCEP取得發展。各領域的本土公司可以通過RCEP市場所提供的原材料、半成品等加強與區域供應鏈的整合,隨著產業一體化,中小企業將有更大的機會參與全球和區域價值鏈。”
據悉,RCEP一直以開放負面清單的方式、互聯互通的營商環境贏得泰國青睞。阿塔育·習薩目表示:“泰國高度重視公開、透明、公平及可預測的貿易投資環境,以期讓泰國企業變得更具內生動力,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我們期待RCEP的生效,這樣的投資環境將有助于加快區域經濟復蘇,在這方面,我們贊賞中國繼續支持履行RCEP義務的承諾,并確保RCEP協定的全部成果得到充分實現。”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RCEP所催生的區域產業鏈和經濟融合契機已然成為中泰兩國經貿關系發展的催化劑、助推器,中泰經貿合作規模與質量將借此勢走上更高臺階。
促文旅行業回暖 泰國打出“組合拳”
2020年注定不平凡,除了迎來經貿合作的新機遇外,對于在疫情中掙扎的旅游從業者來說,行業何時煥發生機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其中,以旅游業為經濟支柱之一的泰國,主動出擊拯救行業頹勢自然勢在必行。
“為恢復旅游業,泰國各方已作出切實的努力。”阿塔育·習薩目向本刊記者介紹,目前泰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通過經濟補貼國內各旅游勝地的酒店、交通等相關行業,刺激旅游經濟;泰國國家旅游局已經開展“擁抱泰國”項目,旨在支持受疫情影響的泰國中小企業,同時積極開展與國際航司的緊密合作,例如泰旅游當局就推出為中國各大航空公司安排全程包機服務,確保所有相關旅行社獲得準確、最新的泰國旅游政策,以便能為中國游客提供便利可行的旅游計劃;泰國旅游體育部則建立起旅游復蘇機制,以“科技賦能旅游”推動數字技術利用,提升旅游質量,確保游客的旅行安全。
疫情也許能暫時阻隔中泰兩國人民間的往來,但卻阻止不了“中泰一家親”的理念深入人心。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背景下,泰王國駐華大使館為維系與促進兩國民間交流亦做了不少努力。
“自疫情暴發以來,大使館調整了工作計劃以適應形勢,并確保盡最大努力促進泰中關系。例如2021年的泰國新年就吸引了來自全球2500萬的網友進行觀看,不同國家的民眾在線上匯聚,他們可以‘云品嘗泰國的美食、‘云欣賞泰國的美景,甚至還能觀賞到包括泰拳、泰國特色舞蹈在內的一些精彩表演。此外,泰王國駐華大使館還在北京的學校和大學組織了一系列文化活動,并積極與中國當地媒體接觸,以增進泰中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阿塔育·習薩目說。
而立之年,未來可期。采訪尾聲,談及即將到來的第18屆東博會,阿塔育·習薩目展露出和藹可親的笑容并向記者表達了他的期待與祝福:“中國不僅是東盟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泰國不可或缺的朋友,希望雙方未來有更好的合作,也相信我們會迎來一個雙贏的時代,我衷心地祝愿東博會能越辦越好。”
聯系編輯:2969854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