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故宮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所在,也是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故宮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收藏文物藏品186萬余件,在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秉持以文物的活化和與時俱進的態度,不斷創新,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與“火”起來,使中華文化遺產從資源變成可持續發展的資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近期在參加第16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時表示,故宮博物院致力于建成國際一流的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領者,文明交流互鑒的會客廳。
深化文博事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一直以來,故宮博物院十分重視開展國際交流,通過開展文物展覽、學者互訪、項目合作等形式,與世界各國的朋友建立了日益廣泛而深入的聯系。其中,也積極與東盟國家開展多領域的交流合作。”王躍工在第16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作主旨發言時說道。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通過與東盟國家開展學者訪問活動,共同探討文博事業合作前景。2018年,時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先生訪問泰國和馬來西亞,就博物館綜合業務與當地文博機構進行交流,側重于藏品管理、公眾宣教活動以及數字化建設的創新與發展,尋求未來合作的可能,并就曼谷湄南河博物館希望展出“重華宮展”事宜進行了館設勘察。2019年,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女士訪問柬埔寨、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與三國的文博機構和世界文化遺產機構交流文化遺產保護經驗及博物館運營管理辦法,同時展望未來在展覽等領域合作的可能性。
同時,故宮博物院積極開展特色文化宣傳活動,受到東盟國家群眾的熱烈歡迎。2016年,故宮博物院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了“朝珠DIY”“八旗娃娃放肆萌”“巧刻乾隆印,玩轉橡皮章”“擊掃黑白、傳拓萬千”4項特色宣教活動共19場,吸引了當地學生和市民踴躍報名參與。2018年,“故宮文化創意產品國際綜合展”在新加坡和泰國曼谷的中國文化中心舉辦,通過展示特色故宮文創產品,使當地人民親身體驗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
創建學習交流平臺,共同提升文博業務能力,也是故宮博物院與東盟國家交流與合作的重點方式。故宮博物院的國際博物館協會培訓中心和國際文物修復學會培訓中心,先后迎來越南、新加坡、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柬埔寨等東盟國家共26名學員參加不同班次的學習。學員們通過特色理論和實踐課程,共同學習交流,提升業務能力。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故宮博物院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與東盟國家共同重啟后疫情時期文博發展交流與合作。王躍工表示,原計劃于2020 年底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舉辦的“功邁漢唐·道隱紫禁——由兩個皇帝看明朝”展覽,故宮博物院將繼續積極推進該展的各項組織工作,爭取使該展覽早日與新加坡觀眾見面。
做文化傳播者和文化產業的重要參與者
故宮博物院一直以來十分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努力探索符合故宮實際的產業發展之路。“博物館不僅是保護研究機構、教育機構、公共服務機構,更是文化傳播機構、文化產業的重要參與者。”王躍工分享故宮的文化產業發展經驗時表示,“博物館的多重身份,可以搭建跨接多種產業平臺,既豐富產業發展模式,又拓展了博物館的社會職能,推動博物館各項公益職能的實現,從而不斷提升博物館自身的影響力。”
故宮博物院始終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專門制定了發展文化產業應遵循的八項原則,堅持博物館發展文化產業要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通過將館藏文物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以提煉、整合、推廣,確保文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首先是積極創建文化創意產品,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通過自主研發、社會合作等多種方式,不斷擴展豐富故宮文創產品體系。故宮博物院堅持深入挖掘藏品內涵,探索當代表達方式,力求使文化創意產品達到歷史性與時代性、思想性與觀賞性、科學性與藝術性、學術性與趣味性、知識性與通俗性的充分結合,實現文化創意產品的傳播價值。
同時以展覽為核心,探索多元一體化的文化傳播模式。故宮博物院力求在展覽主題設計上深入挖掘藏品中能夠展示中國人思維與精神的內容,并配合出版、文創產品研發、學術會議、宣教活動、藝術演出、影視媒體、數字化展覽、IP形象傳播、品牌授權等工作,全方位立體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和價值觀。
此外,故宮博物院還積極尋求跨界融合,依托數字技術,探索新文化創意產業,拓展文化產業發展空間,與社會各界共同開創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時代。比如:與專業電視機構合作,推出《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我在故宮600年》等優質紀錄片和綜藝節目,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與藝術團體展開跨界合作,例如和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合作了舞蹈詩劇,舞繪《千里江山圖》,和上海民族樂團合作了民族音樂史詩《紫禁城》等,和上海昆劇團等合作挖掘傳統劇目,將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呈現給廣大觀眾;與騰訊公司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數字技術的創新融合,推出首部連載漫畫《故宮回聲》,開發 “數字故宮”小程序,集合了線上看展、VR游故宮、購票導覽、在線直播等一站式功能,讓廣大觀眾在疫情期間也可以隨時隨地“云游故宮”;挖掘故宮博物院發展歷史,新建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在重慶落地,并于2021年6月11日順利開館,成為重慶新的網紅打卡地。
“故宮博物院文化產業的發展、故宮博物院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內外各界合作伙伴對我們的鼎力支持與通力合作。”王躍工回望故宮文化產業發展歷程時說道,并且期待著故宮博物院能夠與東盟國家文化界、企業界在未來進一步加強合作,以文化產業的創新創造,為進一步激發區域合作發展活力、為各國人民之間的親密友好交流交往而貢獻力量。
01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
02 /故宮博物院推出的系列紀錄片和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我在故宮600年》(圖源:故宮博物院)
03 /故宮博物院
聯系編輯:12432241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