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霜霞

近日,以“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與國際合作”為主題的第16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副會長汪海林出席論壇并作了題為《面對國際話語體系的中國表達》的主旨發言。論壇期間,汪海林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強調,中國影視產業“走出去”的過程中,要注重文化表達,建立自己的“東方敘事”方式,發揮出中國文化影響力。
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再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中國電影經歷了百余年歷史的發展。到今天,中國影視文化產業開始向技術創新、內容創新、運作模式創新摸索,尋求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對此,汪海林認為,中國影視文化產業要走向高質量發展,注重影視工業化是一方面,更為重要則是學會內容表達?!耙驗槲沂蔷巹?,我強調的是敘事要升級,題材是一方面,更重要是要學會講故事,要有技術、有技巧?!彼f。
近年來,中國電影創作質量進一步提升,優秀作品不斷涌現,多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統一的文藝作品闖進觀眾的視野。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204.17億元人民幣,成功超越北美,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票房的年度冠軍。中國正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影視文化為向國際傳達中國聲音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談及什么樣的影視內容更有利于外國人來了解中國文化,更有利于增強國際話語體系中的中國力量,汪海林則用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立場、中國表達四個詞來闡述中國影視在力求融入世界的過程中,作品敘事方式的落腳點?!安还馐侵袊?,東盟各國都要有自己民族立場的表達?!彼f道。
與此同時,中國影視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需要“引進來”。中國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人文相親,彼此擁有著更接近的文化心理、民族習慣、生活習慣,雙方文化交融日趨頻繁?!八裕ㄖ型庥耙暫献鳎┎粌H是一個文化輸出的問題,也是一個文化融合的問題?!蓖艉A直硎?,因為在文化上有近似的地方,中國與東盟國家擁有接近的心理基礎,更容易接受彼此影視文化的表達,這為中國—東盟在交流中建立某種文化聯系,甚至是建立某種共同的文化市場建立了基礎。
“中國在有針對性地投放一些文化內容的同時,也不光是往外走,也應該吸收包括‘一帶一路在內的東盟國家的作品進來,這樣使得我們的受眾也能夠接受一種外來文化,擁有多元化的選擇?!蓖艉A终f。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敝袊耙曃幕绾巫鲇袆e于西方的東方式表達,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汪海林這樣說:“所謂走向世界,其實要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是第三世界,作為故事的講述者,我們對這個世界負有責任,我們要把眼光投向和我們有著共同記憶的發展中國家,我們要從自身傳統尋找自己的敘事方式,也要創造性開發出新的東方敘事,以適應今天日新月異的世界,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p>
聯系編輯:8394777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