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昀昀



農業是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21年上半年,中國—東盟農產品進出口1370.5億元,同比增長了13.2%。其中,水果占據了相當比例,來自東盟的榴蓮、芒果、山竹、毛荔枝等水果早已經是中國消費者餐桌上的常客。
而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為中國和東盟水果貿易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交流與合作平臺,成為東盟水果“引進來”和中國水果“走出去”的積極推動者,為雙方合作輸送著強勁的“甜蜜動能”。
東盟瓜果香飄入東博會
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氣候和地理條件上存在較大差異,使得雙方優勢農產品具有較強的互補性。東盟國家的熱帶水果備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也是東博會的舞臺上當之無愧的明星展品。
以榴蓮為例,2019年,中國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允許符合相關檢驗檢疫要求的馬來西亞冷凍榴蓮進口。第16屆東博會上,貓山王榴蓮制品成了熱銷品,展位前的顧客絡繹不絕。“一個多月前,我們就開始為展會做準備,將經過特殊冷凍處理的帶殼貓山王打包裝箱,提前走海運發往中國。”參加過多屆東博會的馬來西亞水果商人劉富彬說,當時,中國市場銷量已占到其所在企業水果總銷售份額的80%以上。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消費者對東盟榴蓮的熱愛不降反升。2020年,榴蓮的進口額居中國進口水果額第一,達23億美元,其中泰國是中國進口榴蓮的第一大來源國。憑著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的特點,泰國打響了自己的水果招牌。2020年,第17屆東博會泰國展區人頭攢動,一塊展示牌列出中國海關允許進境的泰國水果:橘子、香蕉、蓮霧、芒果、紅毛丹、百香果……據泰國駐南寧總領事館商務處商務領事萬達·拉塔納帕尼介紹,疫情之下,泰國商業部對東博會仍持有積極態度,鼓勵泰國企業在中國的代理商前來參加東博會。
與泰國相似,菲律賓的香蕉、菠蘿、芒果等產品隨著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日益深化,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在東博會上為觀眾帶來地道的菲律賓風味。
“東博會舉辦了十多年,對貿易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它使東盟更了解廣西,了解中國。”一名從事東南亞水果進口業務的廣西商人冼宏華如此評價東博會。2020年,東博會首次以“實體展+云上東博會”為辦會方式,通過“云上東博會”為中外企業提供線上展示、洽談、推廣和跨境電商等服務,讓更多觀眾及參展客商多渠道了解包括水果在內的東盟特色產品,實現東盟水果“指間可達”。
中國水果叩開東盟大門
經貿合作,有來也有往。東博會為東盟水果走進中國提供了渠道,也為中國水果走向東盟提供了平臺。中國陜西省和山西省富產溫帶水果,它們在東博會上的表現與收獲成為中國水果“走出去”的一個縮影。
第17屆東博會陜西果業特裝展區內,“陜西蘋果 全球人的口福”的醒目標語彰顯了陜西水果走向世界的信心和雄心。展區集中展銷蘋果、獼猴桃、葡萄、石榴、柿子等優質水果和蘋果醋、葡萄酒、蘋果汁等水果深加工產品。據了解,陜西已經連續十多年參加東博會,通過展會平臺,陜西與廣西、東盟客商果品雙向、雙邊貿易漸入佳境。“每年陜西向東盟國家出口水果近30萬噸,總值超過8億美元(約合51.7億元人民幣),東盟已經成為我們陜西水果的主要出口市場。”陜西省果業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山西果業企業也在第17屆東博會上收獲頗豐。中國—東盟農業國際合作展山西展位有20余家相關企業參與,帶來了蘋果、三白瓜、冬棗、酥梨和紅棗飲品、蘋果制品、山西藥茶等產品。展會上,山西運城果業企業與不少水果經銷商達成了合作意向,總簽約金額達1.8億元。
此外,展會期間舉行的山西運城蘋果品牌行(南寧站)推介會,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等國的企業及商會代表近千人參加。
作為東博會永久舉辦地的南寧,也帶來了近年熱門的本土水果——沃柑。廣西沃柑代表品牌“一起同柑”數次亮相東博會尋覓商機。該品牌運營負責人孫曉棠稱,這些年該企業不僅扎根廣西,還積極尋求擴大市場的機遇。而東博會這個家門口的大平臺,擴寬了他們結識東盟客商的渠道,幫助沃柑走出廣西,走向東盟。
水果產業合作,不止于水果貿易
中國—東盟水果貿易的火熱也推動著雙方在相關產業領域的合作,近年來,依托東博會平臺,中國—東盟圍繞農業技術、物流運輸、銷售模式等領域拓展了合作新路徑。
過去,由于氣候、技術等原因,越南葡萄商品化種植基本集中于南部,中部和北方鮮有。東亞幾個國家和地區曾到越南北部進行葡萄試種,皆未成功。而2009年,中越兩國在東博會上就葡萄種植技術引入達成的科研合作為越南帶來了突破。自此,兩國啟動了“中國葡萄在越南種植研究與示范”項目、“中國葡萄在越南諒山示范推廣”項目。2018年,越南北部收獲了夏果和冬果兩季葡萄,這預示著越南北部地區冬季葡萄首次商業化種植成功。廣西農科院葡萄與葡萄酒研究所研究員黃江流表示,這兩種葡萄在越南可以實現豐產穩產,每畝成本一萬元左右,產值可達兩三萬元,值得大力發展。
于水果這一生鮮產品而言,如何更快抵達消費終端,是業界普遍關注的問題。2019年,在第16屆東博會框架下,中國—東盟跨境物流管理平臺在中國—東盟水果產業發展論壇上得以啟動。該平臺通過創新多國協同的跨境大物流模式,提高水果通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貨損。“通過這些平臺,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產業需求和趨勢,促進雙方協會與農產品進出口企業間的合作,從而進一步促進相互間水果等農產品的貿易。”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相關負責人黎清和說。
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催生了水果貿易新業態。2020年,東博會緊緊圍繞跨境電商發展這一新趨勢,舉辦了中國—東盟絲路電子商務論壇。在論壇線上的跨境電商直播間里,東盟國家主播在手機前通過網絡展示特色水果,泰國椰青、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等美味被消費者加入購物車。中國—東盟跨境電商網紅直播基地項目也在此次論壇簽約成功,雙方水果貿易又多了一條新渠道。
民以食為天,在市場需求持續走高的情況下,水果產業合作逐漸向深處走去。據了解,2021年,東博會仍設置商品貿易專題,舉辦第六屆中國—東盟農業國際合作展、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農業展等,繼續在水果產業領域發揮自身的平臺功能。
01 /中國山西運城蘋果種植園內,網絡主播通過直播向消費者展示蘋果
02 /獼猴桃為中國陜西特色水果,未來陜西將進一步拓展該品類水果的東盟市場
03 /第15屆東博會上的泰國榴蓮
聯系編輯:9441097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