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黃昀昀


紅頂白墻的建筑搭配棕櫚樹,金色的紋飾充滿了馬來民族風情——走進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以下簡稱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眼前的景致讓人仿佛置身馬來西亞,但園內各類中文標識卻提醒著你還身處中國。將中馬兩國特色元素融入園區的建筑風格里,只是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作為國際合作園區最直觀的一種表達。
深觀其內在,中馬兩國政府關注、圍繞雙方特色產業開展的產能合作以及中馬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才是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作為中馬兩國合作旗艦項目的核心所在。
政府支持,把路鋪平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是繼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天津生態城之后,中外兩國政府合作建設的第三個國際園區。從兩國重要領導人出席園區奠基儀式,到給予園區發展大力支持,中馬“兩國雙園”自建設以來,可謂起點高、格局大。中馬兩國建交45周年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京會見時任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時曾指出:要把“兩國雙園”做大做強,使其成為“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促進兩國和地區聯通和發展。
為了加強“兩國雙園”的聯動,中馬兩國政府專門組建了中馬“兩國雙園”聯合合作理事會。在該理事會的指導下,“兩國雙園”幾年來舉辦了一系列聯合推介會和招商活動,有力促成一批項目簽約入園。同時,理事會各成員單位共同對兩園建設和招商引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給予協調解決,有效促進了“兩國雙園”的開發建設。
隨著2019年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以下簡稱欽州港片區)正式揭牌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欽州市政府整合了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欽州保稅港區和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三區”統籌發展,中馬欽州產業園區迎來了嶄新的“自貿時代”。
欽州港片區管委會為加強“兩國雙園”日常聯絡和互動發展,專門設立了聯合理事會秘書處,并出臺推動馬來西亞開發財團在欽州港片區發展的政策,從政策上調動馬方參與欽州港片區建設的熱情;啟動了中馬“兩國雙園”升級版建設研究推動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改革5項新業務全部落地,為中馬兩國企業間開展合作鋪平了道路。
企業參與,把路走活
對于兩國合作的園區而言,找準雙方的優勢,展開合作才能收獲“1+1>2”的成效。自建設以來,中馬欽州產業園區聚焦燕窩、清真食品、棕櫚油加工等馬來西亞優勢產業,將開展兩國產能合作作為園區發展的核心任務,成為中馬兩國企業投資的熱土。
目前,占地80畝、總投資額6.9億元的燕窩加工貿易基地,已成為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推動國際產能合作的一大亮點。該基地現有12家中外燕窩企業入駐,其中10家具備中國海關總署進口毛燕指定加工企業資質,占中國總量的7成。
廣西自貿區沙巴燕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沙巴燕窩)是較早入駐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的燕窩企業之一。該公司總裁董事長張育華是位馬來西亞華人,在馬來西亞擁有250間燕屋,通過在馬建立金絲燕保護基地、標準化生產等舉措,保障了其出品燕窩的高品質。
“燕窩可以說是馬來西亞的國寶,我們在馬來西亞有產地資源優勢,再結合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的平臺優勢,我希望讓中國消費者都吃上放心的燕窩?!睆堄A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打造了中國首個全產業鏈、集群式燕窩產業發展平臺,加上中檢集團與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深入開展燕窩溯源服務合作,為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燕窩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優良環境。而這也成為張育華選擇在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投資燕窩的原因之一。
在中馬欽州產業園區,與沙巴燕窩類似的燕窩企業還有許多。據悉,整個燕窩加工貿易基地全部投產后可引進毛燕加工、燕窩深加工企業超過50家,年加工毛燕可達500噸,年產值可達100億元。
除此之外,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在清真食品、棕櫚油加工等產能合作領域也正積極探索。
為進一步給中馬國際產能合作升級提供支持,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還投資15.6億元建設了馬來西亞中小企業集聚區,積極推進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建設,支持燕窩、榴蓮、棕櫚油等馬來西亞優勢產品貿易?!皟蓢p園”產能合作正在中馬多層次互動中逐步升級。
聯合更多伙伴,把路鑿寬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蓬勃發展的勢頭極大地鼓舞了投資者的信心,不僅有廣西本土、馬來西亞的企業前來“筑巢”,粵港澳大灣區、中國西南不少省市也瞄準了中馬兩國、甚至是中國—東盟的合作前景,到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來投資興業。
四川作為中國西部重要的經濟大省,一直以來與東盟經貿合作較為緊密。隨著中國—東盟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川桂兩地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開拓東盟市場等議題開展合作的意愿更為強烈。2018年9月,四川與廣西簽署《關于深化川桂合作共同推進南向開放通道建設框架協議》,提出“共同加快規劃建設川桂產業合作園”。而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以下簡稱川桂園)正好落地在中馬欽州產業園區。
川桂園為何選擇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其投資建設方廣西川桂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蔡震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該企業主營供應鏈及其綜合服務,在了解到欽州港具備海鐵聯運條件,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政策優、平臺大等情況后,便決定落戶于此。在企業功能上,蔡震希望依托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為川企走向東盟搭建一個新的前沿平臺。“例如,四川省德陽市以重工業起家,東盟是其重要市場。傳統的貨運方式主要依賴公路運輸。而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海鐵聯運,則能大大降低企業的運輸成本?!彼f。
當記者來到川桂園看到,以“川”字及“桂”圓形狀為設計靈感的主體建筑已經落成,項目一期預計將于2021年10月建成投運。而此前,2021年6月24日,3家相關企業簽約入園意向協議,標志著該項目由建設階段向運營階段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談及未來的發展,蔡震表示,川桂園將發揮自身豐富的川商資源,助力園區的招商引資,并把握“陸路新通道”建設的新機遇,重點面向東盟開展國際供應鏈市場對接,發展進出口商品轉口貿易、保稅貿易、跨境電商等。
而對于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來說,四川等中國西部腹地也是頗具吸引力的大市場。隨著更多伙伴匯聚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像川桂園這樣的平臺不僅將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也將成為東盟企業開拓更廣闊中國市場“引進來”的重要支點。
從突出馬來西亞的優勢產業,到用好馬來西亞的合作資源,再到為中馬國際合作量身定制的金融創新實踐,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作為兩國合作的旗艦項目,“馬來西亞元素”是其獨一無二的優勢,更是其深化國際合作的基石。隨著東盟市場發展潛力得到更多關注,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發展日臻成熟,相信未來將有更多有識之士,為中馬欽州產業園區而來。
經過9年發展,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在一片荒地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蛻變
聯系編輯:9441097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