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緣(濟南)
陳寅生的文字類作品較多,圖畫類作品相對少些,其中山水更少。這個盒子繪刻的是一幅意境優美的山水圖,遠山近水層次分明,小舟亭榭動靜相宜,畫面清雅、悠然、恬淡,線描細刻間透著宋人山水畫的味道。兩句題跋:“齊開畫閣倚垂楊,兩槳容與蕩夕陽”,字體娟秀,書刻流暢,為畫面增添了濃濃的詩情畫意。盒面落款“寅生陳麟炳書刻”,從題跋文字到山水圖案,均為典型的寅生書畫風格,標準的“松竹齋”底銘和清代墨盒型制,都足以說明這是大師陳寅生的親筆書畫、親手刻銅之力作。
此盒的贈送款極不尋常,“壽田星使督學大人雅玩”中,有三個可以解讀的關鍵詞:“壽田”“星使”“督學”。
先看“督學”。督學是學政的別稱,明清時期朝庭派往各省督導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試的專職官員,也稱督學使。清代的督學由中央委派,有資格任這一官職的是翰林院學士和在京衙門中進士出身的中級以上官員。所以說,督學的基本身份為進士。
再看“星使”。古人認為,天節八星主使臣事,因此稱帝王的使者為星使。“星使督學”連貫起來理解為,皇上派來的主管教育的臣使。
后看“壽田”。這無疑是一個人的“字”,而不是“名”,也不是“號”。因為這是送給當朝高官的東西,是要使用尊稱的,稱呼“字”較為妥當。

這個“壽田”肯定是個大人物,但要考證出他是誰不能硬往大名頭的人身上靠,中國人重名重字的太多,凡在網上和書上能查到的都是名人,生拉硬靠很不科學,需要有多個條件交集在一起相互印證,才能確定這是那一個“壽田”。
一個是,這個“壽田”必須是進士出身,不然他做不了督學這一官職。在清代進士中,或名、或字、或號為“壽田”的不多,特別是字“壽田”的只查到裕德一個人。清史稿記載:裕德,字壽田,喜塔臘氏,滿洲正白旗人,光緒二年進士。
另一個是,這個字“壽田”的裕德,必須做過督學一職。歷史資料顯示,裕德于光緒十四年督山東學政,光緒二十八、三十年兩任會試同考官。
還有一個是,能被稱作“星使”的應為是當朝大員,一般官職受用和擔當不起。裕德曾任工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理籓院尚書和兵部尚書,曾授協辦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體仁閣大學士和東閣大學士。這樣的高官和身份,稱為皇帝的星使當之無愧。
最后一個是,這個字“壽田”的裕德,雖然生年不詳,但卒于1905年,他是光緒二年(1876)進士,其做督學一職(1888)及掌管全國會考年份,均在陳寅生從藝時代之中,有人為討好或答謝裕德,請寅生為其刻一件銅墨盒自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