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亭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9)
果脯,又稱蜜餞,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糖漬食品,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食品,迄今已有2 000多年的歷史。我國最早的蜜餞制品是我國果蔬類糖漬加工方法的起源[1]。蜜餞果脯由水果或蔬菜味原材料加工制作而成,在《蜜餞通則》(GB/T 10782—2006)中,對蜜餞的定義是以新鮮果蔬等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和其他輔料,經蔗糖或蜜糖或氯化鈉腌制(或不腌制)等工藝制成的成品[2]。蜜餞果脯富含各種營養物質,具有保存時間長、果肉飽滿、透明度好、色澤度好等特點深受大眾歡迎。但由于制作工藝中添加大量糖,一定量的硫,且失去原始果味與部分營養物質,這些缺點都極大制約著它的生存與發展,所以現代果脯蜜餞的生產趨勢向低糖發展[3]。然而,低糖也導致許多問題產生:①糖分含量過低造成蜜餞易生霉、難保存,保質期變短。②低糖分造成形狀易干癟、外觀色澤暗淡、不透明等。由于地域差別影響大眾消費者口味,果脯形成了具有地域特點的五大系列,即京式、蘇式、杭式、閩式、廣式。根據不同性狀特點,蜜餞產品分為八類,即糖漬類、返砂類、果脯類、涼果類、話化類、果丹類、果糕類和甘草制品。按總糖含量,產品總糖含量高于55%為高糖果脯,反之為低糖果脯[4]。本文將對市售3種常見果脯的感官品質、含糖量等進行試驗研究。
奇爾-臺灣奶梅,奇爾食品有限公司;果湘-冰糖楊梅,菓然香食品有限公司;溜溜梅-青梅,溜溜果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款產品類型均為涼果類。
葡萄糖、硫酸銅、次甲基藍、酒石酸鉀鈉和亞鐵氰化鉀,均為分析純,均為天津市大茂化學廠生產;氫氧化鈉、濃鹽酸,均為分析純,均為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JX-2008高速組織搗碎機,上海測博生物科技發展中心;102濾紙,杭州特種紙業有限公司;GG-17燒杯四川蜀牛有限責任公司。
1.3.1 感官品質評價
選取樣品果肉部分,稱取100~250 g,剪細、搗碎至充分混勻,轉移至干燥磨口瓶中,糖漬樣品先瀝干糖液再稱取;糖霜樣品稱樣時連同糖霜一起。
色澤、形體、雜質評價。將樣品放在白色搪瓷盤中,置于自然光線下,肉眼觀察樣品并記錄結果。
組織評價。用潔凈刀片切開樣品,目測、手感、口嘗樣品內部組織結構。
滋味和氣味評價。用手在樣品上方扇動,聞氣味,直接品嘗樣品滋味。
1.3.2 總糖含量對比
(1)樣品預處理。稱取處理好的試樣5~15 g(精確至0.001 g)置于容器中,加水,浸泡1~2 h,用高速組織搗碎機搗碎,轉移至燒杯中,于電爐上小火煮沸30 min,冷卻至室溫,然后全部轉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過濾備用。準確吸取10.00 mL濾液于250 mL錐形瓶中,加水30 mL,加入鹽酸5 mL,置于水浴鍋中,待溫度升至65~75 ℃時,計時10~15 min,然后用流水冷卻,至室溫,全部轉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加2~3滴0.001 g·mL-1甲基紅指示劑,再用0.3 g·mL-1NaOH溶液中和至中性,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注入滴定管中備用。
(2)預備試驗。分別吸取吸取斐林氏甲、乙液各5.00 mL于150 mL錐形瓶中,置于電爐上加熱,至溶液沸騰,從滴定管中滴入轉化好的試液至藍色變為淺黃色,即為終點,記錄滴定所消耗試液的體積。
(3)正式試驗。用移液管準確吸取斐林試劑甲、乙液各5.00 mL于錐形瓶中,滴入轉化好的試液,滴入體積較預備試驗少1 mL,加熱至溶液沸騰1 min,再以兩秒1滴的速度滴入試液至藍色變為淺黃色,記錄所消耗試液的體積,平行操作2~3次[5]。總糖(以葡萄糖計)含量計算如下式:

式中:X-試樣中總糖(以葡萄糖計)含量,單位為g/100 g;A-10 mL斐林試劑甲、乙混合液相當于的葡萄糖質量,單位為g;M-試樣的質量,單位為g;V-滴定時消耗試液的體積,單位為mL;6 250-稀釋倍數。
2.1.1 色澤、形體、雜質評價
3款產品色澤、形體、雜質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經過觀察,3款產品的顏色均為深色,外形上“奇爾”偏向扁平,“果湘”更多的是不規則形狀,“溜溜梅”則是以圓形為主。除外形外,3款產品的顏色都并非是原來的水果顏色,這應該與生產方法和包裝等因素的影響有關。

表1 樣品色澤、形體、雜質對比表
2.1.2 組織評價
3款產品樣品組織對比結果如表2所示。經過觀察,外觀上,除“果湘”外表被糖結晶覆蓋外,另外兩款均為純粹的果肉。在組織對比試驗下,“奇爾”肉質硬實,果肉與果核分離后按壓呈現泥狀,且撕扯組織無明顯分離,粉碎后也成為膏狀;“果湘”肉質堅硬,分離后按壓呈膠狀,并表現出微小的彈力性質,撕扯組織有明顯的大體積分離;“溜溜梅”肉質松軟,分離后按壓呈膠狀,與“果湘”不同,“溜溜梅”表現出明顯的彈力性質,分離后有細小的組織分離表現。根據觀察結果,推測3款產品中,“奇爾”的生產工藝對水果的組織破壞較大,導致果脯肉質失去水果原有的表現;“果湘”與“溜溜梅”次之。

表2 樣品組織對比表
2.1.3 滋味氣味評價
3款產品樣品滋味和氣味對比結果如表3所示。根據觀察,3款產品在氣味上,除“溜溜梅”還保留了水果的香味外,“奇爾”和“果湘”均無水果的香味。在口感對比上,“奇爾”咀嚼帶甜,吞咽帶苦;“果湘”咀嚼無味,吞咽帶甜;“溜溜梅”咀嚼帶酸,并且會轉化為甜味,吞咽時無味道。

表3 樣品滋味和氣味對比表
根據上述結果,“溜溜梅”在口感和氣味方面明顯遠超“奇爾”和“果湘”,口感層次變化明顯且留有果香味。“果湘”口感主要在吞咽時甜味明顯;“奇爾”雖然在咀嚼時留有酸甜,但吞咽時卻會感受到苦味,這與水果的味道不符合,推測跟“奇爾”的生產工藝有關。
根據感官試驗,3款產品在感官檢驗均符合《GB/T 10782-2006》的要求,但是在食用時的實質感官上,“溜溜梅”的品質比“奇爾”、“果湘”更加優秀,剩下兩款的產品中,“奇爾”對水果品質的破壞較大,導致產品的咀嚼吞咽時帶有苦味,也是3款產品中,唯一帶有苦味的產品。
根據總糖的試驗結果可知,在試驗所選擇的市面上3款隨機涼果類果脯食品中,3款均屬于低糖果脯;且根據試驗數據,3款涼果類果脯食品,“果湘”總糖含量最高,為54.39 g/100 g;“奇爾”總糖含量次之,為44.14 g/100 g;“溜溜梅”的總糖含量最低,為40.07 g/100 g,見圖1。

圖1 三款產品總糖含量圖
通過上述結果,推測3款產品中,“奇爾”的生產工藝對水果的組織破壞較大,導致果脯肉質失去水果原有的表現;“果湘”與“溜溜梅”次之。“溜溜梅”在口感和氣味方面明顯遠超“奇爾”和“果湘”,口感層次變化明顯且留有果香味。“果湘”口感主要在吞咽時甜味明顯;但“奇爾”雖然在咀嚼是留有酸甜,但吞咽時卻會感受到苦味,這與水果的味道不符合,可能與“奇爾”的生產工藝有關。3種蜜餞果脯制品均屬于低糖果脯;且試驗數據顯示,3款涼果類果脯食品,“果湘”總糖含量最高,“奇爾”總糖含量其次,“溜溜梅”的總糖含量最低,但感官檢驗中口嘗區別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