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主編/趙圣國
尿素是反芻動物重要的非蛋白氮飼料添加劑。我國蛋白質飼料資源短缺,大豆年進口量已突破億噸,并且價格持續上漲,而尿素能替代一部分飼料蛋白質,這對于降低反芻動物飼料氮成本非常有意義。但是,尿素飼料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瘤胃中水解速度偏快、尿素氮利用率偏低的問題。因此,調控尿素氮的水解或釋放,將有助于維持瘤胃氨氮穩定,促進纖維分解菌生長,增加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提高瘤胃尿素氮利用率,促進生產性能,減少氮排放,充分發揮尿素氮的營養作用。目前,生產中常通過脲酶抑制劑和緩釋尿素等技術調控尿素氮利用,然而國內外對瘤胃尿素分解菌、微生物脲酶特征、尿素氮循環規律等基礎問題仍不清楚,同時缺乏尿素氮調控技術相關標準和規范,大大限制了尿素氮調控技術的開發。本期特邀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圣國擔任專題主編,并邀請蘭州大學周建偉、南京農業大學陸鐘巖、揚州大學王夢芝等專家撰文,介紹瘤胃微生物脲酶分解尿素的結構學機制,探討尿素氮循環的分子機制,分析尿素氮與瘤胃壁功能的關系,交流尿素緩釋技術,為讀者提供尿素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