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才
斯坦福大學簡介
美國的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全名小利蘭·斯坦福大學,通常直接稱作斯坦福大學,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灣區南部帕羅奧多市(Palo Alto)境內,靠近世界著名的硅谷高科技公園,是一所享譽世界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斯坦福大學占地面積約33平方公里(8,180英畝),是美國第六大大學,面積第二大的大學,與哈佛大學并列為美國東西兩岸的學術重鎮
斯坦福大學是由時任加州州長及參議員的鐵路富豪利蘭·斯坦福及他的妻子簡·萊思羅普·斯坦福于1891年共同成立的,大學以他們于六十歲生日前夕(1884年)因傷寒去世的兒子小利蘭·斯坦福為名,以表紀念,利蘭·斯坦福曾告訴他的妻子:“以后所有加利福尼亞的小孩都是我們的孩子。”
斯坦福大學校園巡禮
校園的中軸線是一條筆直的棕櫚大道,幾十米高的棕櫚樹,在陽光藍天的映襯下讓人以為自己是在某個熱帶的島嶼上。過了棕櫚大道,映入眼簾的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草坪,兩邊都是茂密的樹林,遠處的紅瓦黃墻的建筑很像是一座皇宮,寧靜和高貴讓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一座大學校園!穿過草坪,就是斯坦福大學的主建筑群。加州是個非常不吝嗇陽光的地方,藍天白云,紅瓦黃墻,都與歷史悠久的校園相映成趣,斯坦福大學的首任校長喬丹這樣描述了斯坦福大學建筑的特色:“黃色的砂巖拱門和回廊,蔚藍的天空下的紅色屋頂,構成難以忘懷的圖畫,這本身就是斯坦福教育的一部分。”
走進主建筑群,滿目都是那斯坦福式的黃墻紅瓦,一個接著一個的拱廊圍成了一個中央廣場,從廣場入口的拱廊往里看,有著科學殿堂一樣的深邃。一批又一批的科技精英就曾這里走向社會。
中央廣場的南部是一個天主教教堂,教堂正面有四幅天使的描金馬賽克壁畫,分別代表Love(愛心),faith(信義),hope(希望),charity(慈善),這正是斯坦福夫婦信仰的主旨。大學創始人斯坦福去世后,他的妻子曾對第二位校長說:“我的心在學校,我的靈魂在教堂”。因為這座教堂是她紀念丈夫并寄托對他們惟一兒子的而思念修建的。這已經不止是天主教的教堂了,它已經超越了教堂的界限,成為了一個全校師生的精神圣殿。
教堂往東,有一座高塔,那是建于1941年,高87米高的胡佛塔,以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命名的,是斯坦福大學的地標性建筑。胡佛是斯坦福大學最早一屆的畢業生,這座塔是他為母校五十周年校慶捐錢修建的。胡佛塔同時也是著名的胡佛戰爭革命和平研究所的一部分,胡佛塔的一層左右兩廳分別是胡佛總統與其夫人的紀念館,大廳后面有個電梯直通塔上的瞭望臺。
在胡佛塔對面是紀念禮堂,路中間有個漂亮的噴泉。胡佛塔往南,是圖書館區,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圖書館。
斯坦福的校園布局很有特色,整個學校坐南朝北,以紀念教堂為中心,周圍是各大學院,如教育學院、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等,穿插著各個面積層次不同的綠化帶,還有各種雕塑點綴其中。
斯坦福大學的辦學理念
創業教育:斯坦福大學的創建正逢美國產業革命和高等教育改革之時, 這使它的辦學理念無不刻著時代的烙印,無不顯示著務實、創業的精神。斯坦福大學在創建之初便確立了鮮明的辦學宗旨,即“使所學的東西都對學生的生活直接有用, 幫助他們取得成功。因此,它的目的是以整個人類的文明進步為最終利益, 積極發揮大學的作用, 促進社會福祉;教導學生遵紀守法,盡享自由給人的快樂;教育學生尊重和熱愛民主政體中蘊含的崇高原則—— 因為這些崇高的原則源于人們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所擁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
斯坦福大學在創立之初就確立了一項明確的使命,即“讓學到的東西直接對學生的生活有用并幫助他們取得成功。因此,其目的是使整個人類文明的最終進步。
積極發揮大學的作用,促進社會福祉;教導學生遵守法律,享受給予人民的自由;教育學生尊重和熱愛民主政府所蘊含的崇高原則,因為這些崇高的原則源于人們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剝奪的權利。
斯坦福大學的入學要求
一、要獲得較高的SAT(由美國大學委員會主辦的一場考試,其成績是世界各國高中生申請美國大學入學資格及獎學金的重要參考)成績、托福成績,這些證明了您的英語能力和成績。GPA 3.90,托福90分以上,SAT1350以上
二、你在美國或中國高中的表現必須非常好,平均值是90分或更多。
三、必須具備一定的優勢。這些可以幫助您進入大學。
四、要進入大學,你必須先寫一篇關于你自己的論文。這也很重要。
五、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在那里學習了一年,各種費用加起來大約50萬人民幣。
國內本科段的學習成績GPA(平均學分績點),非常重要,是評價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并錄取和給獎的第一依據。要考好每一門課,至少也要確保大學前三年的GPA足夠高。一般85%以上才可以申請到美國前50的好學校。想拿獎學金的話,GPA要在3.8以上才有希望。其次是英語水平,只需要滿足最低水平就可以了。
斯坦福大學畢業學子的人生價值
斯坦福大學被譽為“西部哈佛”。有美國最好的商學院之一,強調開創新科技新企業的“小企業精神”。美國首家在校園內成立工業園區的大學,形成美國加州科技尖端企業、精英云集的硅谷。學校通過多種形式與周邊企業緊密聯系,如開設專業課程、辦夜校、任顧問、當董事,共用研究設施、聯合研究、研究生參加非全日制工作、聘請企業家當兼職教師或當論文評審委員會成員等,為在校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研究與實踐機會。本科生要完成11個領域內至少180個學分。
斯坦福大學的法學院在美國排名中也一直位于前列。美國最高法院的9個大法官,有6個是從斯坦福大學的法學院畢業的。斯坦福大學的工程學院和教育學院排名第2。另外,它的英語、心理學、政治和歷史、大眾傳播、生物化學、經濟學和戲劇等,都非常優秀。
斯坦福大學院系專業
學院設置:斯坦福大學共設7個學院:人文與科學、地球科學、工程學、醫學、法律、商業、教育等。學生中,大學生與研究生幾乎各占一半。斯大的主要學術機構,除胡佛研究所和體育運動娛樂部外,還有商業研究生院,法學院,教育學院,工學院,地球科學學院,文理學院,醫學院等。
特殊專業設置:設計系課程包括了視覺傳達基礎、色彩與設計,對于課程領域逐漸深入學習。
藝術實踐系課程包括了電影制作、繪畫、數字藝術與設計實踐、油畫基礎、攝影、雕塑、黑白暗室、街頭藝術、影像合成介紹、藝術游戲設計、交互藝術、聲音藝術、裝置藝術、數字設計、數字藝術。
電影媒體研究系課程包括了電影制作、劇本寫作、腳本分析、圖像與聲音:數字時代電影制作、電影研究介紹、世界電影歷史、動畫藝術、電影技術分析基礎、動作圖像理論、科幻電影、喜劇介紹、紀錄片介紹、恐怖電影、電影拍攝手法等。
傳播設計,傳播學本科課程探討社會大眾傳播的基礎和影響。課程涉及的理論與方法領域涵蓋的主題范圍從選舉新聞的歷史作用的錯綜復雜的虛擬社區和社交媒體。雖然本科培養學生作為社會科學家,而不是作為記者,幾個實習課教學生如何讀,寫,和報道新聞。
對于未來的記者,研究生課程在新聞寫作提供了一個密集的一年寫作教學相結合的課程,促進批判性思考,這意味著什么實踐新聞學在不斷變化的媒體景觀。知名的編輯和作家,專注于公共事務新聞,并在硅谷的位置,其核心的知名度,該計劃有近百分之100的安置率為其創業,媒體精明的畢業生。
斯坦福大學榮譽
斯坦福大學曾獲得多個雜志調查評為最著名的學府之一。泰晤士《世界聲譽排名》(2014-15年)將其評為第四。《普林斯頓評論》于2010及2013年所做的調查顯示,斯坦福大學是最多美國家長及學生的“夢想學府”。一份于2003年發表的蓋洛普投票顯示,它也是美國普羅大眾眼中第二最久負盛名的學府。美國商業雜志《福布斯》亦于2012年,贊賞斯坦福大學“因成就了硅谷及領導著世界經濟與科技產品的發展,而為首屈一指的名校”。《紐約時報》及《石板雜志》甚至提到斯坦福作為“象征著美國大學”的地位及名譽。
斯坦福大學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評為全美第5名明星級大學,全美學術排名第一。2002年《美國新聞》公布了最新的全美研究生院排行,工程學院屬全美第二,教育學院全美第二,商科研究生院更是高居第一,企業管理研究所和法律學院在美國數一數二,法學院在美國法學院排名中也一直位于前列。
斯坦福大學獎學金
所有斯坦福大學的申請者,無論國籍,都可以申請財政資助(Need-based)獎學金。本科生家庭年收入在100000美元以下的學生,獎金將覆蓋所有的學費;本科生父母年收入在60000美元以下的學生,將不用支付學費和食宿費;超過70%的本科生獲得了學費方面的資助。但是由于向國際學生提供的帶有獎學金的錄取名額十分有限,所以是否申請Need-based獎學金也將影響學生是否被錄取。
研究生獎學金的評選是基于獎學金本身的可用性和學生的成績,約有85%的研究生獲得了資助。大約每年是40萬人民幣左右,但是很困難。
斯坦福大學走出的名人
據相關機構統計,截止至2019年10月,共有83斯坦福大學校友、教授或研究人員曾獲得諾貝爾獎,位列世界第七;27位曾獲得圖靈獎(計算機界最高獎),位列世界第一;另有8位斯坦福教授曾獲得過菲爾茲獎(數學界最高獎),位列世界第八;4人獲得新聞界最高榮譽普利策獎,21人獲得國家科學獎章,24人為麥克阿瑟會員,3人獲得國家技術獎章,8位獲得總統自由獎章。
斯坦福大學為硅谷(Silicon Valley)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培養了眾多高科技公司的領導者,這其中就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羅技、色拉布(Snapchat)、美國藝電公司、太陽微系統、英偉達(NVIDIA)、思科及領英(LinkedIn)等公司的創辦人。此外,斯坦福大學的校友涵蓋30名富豪企業家及17名太空員,亦為培養最多美國國會成員的院校之一。根據《福布斯》2010年盤點的億萬富翁最多的大學,斯坦福大學名列第二,億萬富翁數量達28位,僅次于哈佛大學。
斯坦福大學無數名人,如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文頓·瑟夫、謝爾蓋·布林、拉里·佩奇等。
同時也培養出很多知名的華人:
我國優秀教育家北大原黨委書記閔維方
朱棣文 美籍華人,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前美國能源部部長。
楊致遠 雅虎創辦人之一,曾任雅虎CEO,美籍華人。
王文華 臺灣作家及節目主持人。
劉宏恩 臺灣法學家。
費翔 美籍華人歌手。
劉遵義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中投香港董事長
陳繁昌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
陳岳鵬 香港匯賢智庫的政策發展總監。
李澤鉅 李嘉誠長子。
李澤楷 李嘉誠次子。
梅汝璈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中國法官。
張忠謀 臺積電董事長,中國臺灣數學家,微分幾何學家。
曾于容 中國臺灣數學家,代數幾何學家。
黃博然 精學堂教育集團創始人,十大華人青年教育家杰出獎。
金博文 中國數學家,2012年波利亞獎獲得者。
馬迅 醫藥公司首席執行官。
斯坦福大學的實力
2019-20年,斯坦福大學位列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2 、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2 、美國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3 、2019-20年,斯坦福大學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世界第3 。
斯坦福大學基金雄厚,經費充足,教學設備也極為充裕,設有30個圖書館,不僅藏書八百多萬冊,而且全電腦化管理。校內設有7000多部電腦供學生使用,亦設有多個電腦室及電腦中心為學生提供服務。學生可利用網絡與校內的師生聯系。有能容納85000人的體育館、高爾夫球場和游泳池等,充分體現了校園面積大的好處。
斯坦福大學有教職工1534人,其中61%的人取得終身教授資格。現任教職工中有19位諾貝爾獎得主、1位菲爾茲獎得主、163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01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87位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4位普利策獎得主、18位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得主和29位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等等 。
斯坦福大學的建筑特色
斯坦福大學校園土黃色石墻環繞下的紅屋頂建筑,拱廊相接,棕櫚成行,在古典與現代的交映中充滿了濃濃的文化和學術氣息。
貌似這個市就是圍繞著學校發展起來的,值得游覽的地方也很多。大片樹林把她與鬧市區隔離開來,校園黃磚紅瓦,建筑風格統一,四平八穩,均為十七世紀西班牙的傳道堂式建筑。
老校園廣場的甬路上能感受到建筑物的質樸古老,更能感受文化的厚重深邃。站在胡佛塔上俯瞰整個校園它是那么大,面積約33平方千米,又是那么美。它令世界人夢寐以求。為能走進這所大學哪怕是看一眼而驕傲,更為能在這所大學里學習成長而自豪。
甬路兩邊有一些雕塑,噴水池的設計很奇特。圖書館很大,體育館更是大得驚人,這么大的一個校園,幾個小時都走不完。 校園后面有一座山也是學校的,學習工作之余可以去爬山,消除學習帶來的疲勞。
斯坦福大學每年擁有來自美國各州和世界各地的大約6700名本科生和8000名研究生。參觀大學,不同于參觀工廠,工廠有具體的產品可供觀賞,而大學的主要成果都在學生的腦袋里,所以一所成名的大學的成果不是看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