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而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一個優秀、成功的企業,必然有優秀的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和放大器。
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機電集團”或“集團”)自成立以來,走過了扭虧脫困、提速發展、做優做強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均凸顯出了集團發展的文化特色。2000年到2004年,重慶機電集團在改革脫困求生存中形成了堅韌創新文化;2005年到2013年,集團以“走出去擴張發展”為特色,進入中國企業500強隊列,形成了開放進取文化;2013年以來,尤其是“十三五”期間,重慶機電集團緊跟新時代發展步伐,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狠抓幸福機電文化落地,不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因勢發力,揚帆啟航創佳績
重慶機電集團是2000年8月28日,由原機械工業管理局、電子工業管理局、冶金工業管理局重組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2004年,重慶重型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整體并入重慶機電集團。2019年11月,重慶機電集團被確定為重慶市唯一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單位。
重慶機電集團聚焦高端裝備、電子信息、交通裝備、零部件以及產業金融“4+1”產業,主要產品包括高精尖國防電子裝備、大馬力發動機、風電/水電/核電裝備、大型制冷設備、大型工業泵、數控機床、重型商用汽車及零部件、軌道交通裝備、直升機及電線電纜等。
重慶機電集團連續多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2020年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414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第195位,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綜合性裝備制造產業集團。2017-2019年,重慶機電集團獲“重慶市國企貢獻獎”。
2020年,重慶機電集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實現營業收入480.8億元,同比增長8%,利潤總額21.1億元,同比增長19%。2021年一季度,重慶機電集團營業收入110億元,同比增長57.1%,利潤總額約5.5億元,同比增長129.2%,實現“開門紅”,創下近5年來當季增幅新紀錄。
重慶機電集團的成績得益于集團在堅持改革活企、創新強企、人才興企等方面齊發力。其中,根本性、深層性的動力在于重慶機電集團“幸福機電”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引領作用和助推作用。
順勢而為,架起文化引領的橋梁
黨的十八大后,重慶機電人和全國人民一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提出而激動。就在這個時候,在集團新任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玉祥的帶領下,重慶機電集團開展了歷時8個月的“什么是機電夢”大討論系列活動,形成了“幸福機電、裝備世界”的機電夢。之后,集團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自主提煉與學習借鑒相結合,組織實施了為期半年的集團企業文化理念創新提升工程。通過精心組織提煉,形成了內容完善、層級分明的文化理念體系。
形成的集團企業文化核心理念包括,機電夢:幸福機電、裝備世界;機電宗旨:建強國之基、攀制造之巔;機電使命:為中國乃至世界裝備制造業作貢獻;機電愿景:裝備中國、走向世界;機電價值觀:誠信、共贏;機電精神:堅韌無畏、創新無限;經營理念:志在超越,等等。在核心理念基礎上,細化了集團管理、人才興企等執行理念。同時衍生出指導企業經營、改革、投資、技術創新、產業拓展、市場開拓、用戶服務等系列業務工作的具體理念,使企業文化融入到集團發展的方方面面。
重慶機電集團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充分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中國夢、機電夢的追求,體現了產業報國、以人為本、聚焦發展的精神,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讓集團發展的魂魄有了依附和歸宿,為集團和全體干部員工的行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由此形成的企業文化,被員工稱為“幸福機電文化”。
借勢而進,推動文化落地生根
重慶機電集團黨委高度重視“幸福機電文化”體系的落地落實,讓“幸福機電文化”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文化制度化。通過印發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管理辦法》、文化手冊,推進企業文化理念識別和視覺識別系統在生產、營銷等活動中的應用,將貫徹落實企業文化情況納入下屬企業黨建考核。強化文化建設規劃,制定了《2018-2022年企業文化建設指導意見》,確保集團文化建設與時俱進,滿足新時代發展要求。
二是內宣造氛圍。自上而下充分發揮集團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自媒體作用,通過《機電報》、標語、大小會議、體育比賽、文藝演出、知識競賽、入職培訓等多種載體和方式宣傳集團核心理念,使員工抬頭能看到、用耳能聽到、隨時能讀到,營造了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三是外宣塑形象。通過展會、機場廣告、宣傳片、集團文化展示廳、線上720展廳、“兩微一端”、專業媒體等方式和途徑,著力宣傳“幸福機電文化”以及集團取得的豐碩成果,提升集團曝光度、知名度、美譽度。重慶機電集團被評為重慶最具影響力知名品牌企業之一。如今,集團下屬企業在營銷活動中言必稱重慶機電集團,主動宣傳重慶機電集團。
四是狠抓子文化。在推進貫徹核心理念的同時,集團著力加強各企業特色文化建設,家園文化、軍工文化、創新文化不斷呈現。集團先后開展了以班組文化、質量文化、責任文化、安全文化為主題的子文化建設年活動,豐富了“幸福機電文化”內容。此外,集團還每5年進行一次企業文化評價活動,不斷深化“幸福機電文化”建設。
五是強化黨建引領。“十三五”期間,集團黨委特別注重以黨建引領文化建設,將“幸福機電文化”融入到“兩學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以及巡視整改中,使“幸福機電文化”不斷走深走實走遠。
通過持續宣傳貫徹,重慶機電集團企業文化核心理念為全體員工廣泛接受,在企業文化相關調查中,98%以上的員工能夠準確回答出集團企業文化核心理念的內容。全體員工將“幸福機電、裝備世界”的夢想,融入產業報國的實際行動。“十三五”期間,集團涌現出許多先進典型,其中有全國勞動模范3名、重慶市勞動模范5名、重慶機電集團勞動模范58名。
乘勢而成,文化催生豐碩成果
“十三五”期間,重慶機電集團黨委通過狠抓“幸福機電文化”落地,為集團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巨大變化,集團經濟效益持續增長,實現了良性循環發展,邁出了高質量發展步伐,集團核心競爭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間,集團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個(累計6個),占重慶市國家級技術中心的1/6。2020年研發投入占比3.1%,進入重慶市創新投入企業前十強。截至2020年12月,集團獲得授權專利4 614件,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等重要獎項,被評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
集團先后引進27名博士,形成了技術研發人才與能工巧匠隊伍梯次,高級技術人才結構不斷改善;集團“重用75后、磨煉80后、鍛煉90后”,到2020年底,三級以上企業領導班子平均年齡由“十三五”前的55歲下降到48歲。其中,集團總部中層干部平均年齡下降到了40歲。
集團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全面完成了企業辦社會職能剝離,處理了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實現了企業輕裝上陣。目前集團股權多元化企業占比81%。“十三五”期間,深化推進三項制度改革,人創績效逐年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增幅14%,在崗人均銷售收入年均增幅12.5%,人均工資年均增幅10%。
循勢而上,“十四五”建新功
“十四五”期間,重慶機電集團將繼續弘揚“堅韌無畏、創新無限”的機電精神,聚焦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重點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聚焦主業實業、做優做強智能產業上下功夫。集團將以產業數字化為主攻方向,整合重慶市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優勢資源,打造智能產業集群,加快工業機器人、3D打印裝備、智能機床等智能產品的研發推廣。同時推動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全面實現下屬骨干子公司數字化改造完成。
二是在突出項目牽引、以項目建設帶動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集團將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兩新一重”建設等重點,謀劃實施軌道交通、物聯網、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項目。
三是在堅持創新驅動、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集團將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持續提升“重慶造”水平。加快打造“集團+企業”兩級創新體系,專注于填補行業空白、替代進口的重大自主創新,全力解決“卡脖子”難題。
重慶機電集團在發展中形成的“幸福機電文化”,讓集團上下對企業高質量發展充滿自信和力量。在“幸福機電、裝備世界”機電夢的征程中,集團將一如既往地勇往直前、拼搏進取,不斷創造新輝煌、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