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剛
黨員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是黨的各項工作開展的根基,也是確保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前提。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黨員干部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定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廉潔自律的政治本色,切實把“廉”字落實到理論武裝上、落實到嚴明紀律上、落實到日常行動上,不斷錘煉過硬作風,在新時代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建功立業。
把“廉”字落實到理論武裝上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黨員干部要做到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必須把深化學習作為重中之重,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一是要認真學習黨章黨規。黨章就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黨章對黨的性質、宗旨、指導思想、奮斗綱領和重大方針政策作出了明確規定,對黨員權利和義務、黨的制度和各級黨組織的行為規范、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的基本條件、黨的紀律作出了明確規定,黨員干部要以黨章為根本依據、基本標準、根本規則。國有企業的黨員干部必須熟記《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紀黨規,全面理解黨的綱領、銘記黨的宗旨、牢記黨員義務,遵守黨章、維護黨章,增強黨員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忠誠于黨、忠誠于事業,用黨章和黨紀黨規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二是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治黨治國治企等方面,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是黨員干部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國有企業黨員干部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共同肩負起推進企業創新發展的重大責任,為新時代企業振興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紀律保證。
把“廉”字落實到嚴明紀律上
紀律是管黨治黨的尺子,是黨的生命線、治黨之重器。講紀律,要在樹立意識上下功夫。國有企業黨組織要把加強紀律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載體,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紀律教育,讓黨員干部弄清楚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明白作為一名黨員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講紀律,要在遵守規矩上下功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要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肅行為規范,從言談舉止、接人待物等方面嚴格制定標準,不斷規范全員的工作行為。講紀律,要在劃定“底線”上下功夫。《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全體黨員樹起了道德高標準,劃清了紀律“底線”。企業的黨員干部面臨的誘惑和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而且權力越大誘惑越多、風險越大,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必須守住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底線”和“紅線”,做一名遵紀守法的黨員干部。
把“廉”字落實到日常行動上
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校準思想之標、調整行為之舵、繃緊作風之弦,做一名廉潔勤政的黨員干部。一是要謹小慎微。小事小節是黨員干部個人品德的反映,也是黨員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一面鏡子,如:黨員干部是否大吃大喝、公物私用、收受禮物等。職工群眾正是通過這些發生在黨員干部身上的小事小節來評價干部和看待黨風。一名黨員干部在小事小節上過不了關,也很難在大事大節上守得住。二是要注重慎始。也就是說,要守住第一道防線。有這樣一個歷史故事:一名古代官員乘轎進城遇雨,看到一名轎夫穿了雙新鞋,開始時小心翼翼地只挑干凈的路面走,“擇地而行”,后來轎夫一不小心,踩進泥水坑里,由此便“不復顧惜”了。這個故事說明,黨員干部一定要把握住人生的第一次,千萬不要有僥幸心理,等到東窗事發,那就悔之晚矣。三是要謹慎交友。黨員干部應當慎交朋友,這是保持廉潔的必然要求。黨員干部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朋友、戰友和同學,也有屬于自己的感情空間,但是結交朋友必須從保持清正廉潔的角度出發,把握好交友的度。要多與那些品行端正、正直坦誠、敢說真話、直言不諱的人交朋友,多和員工交朋友,形成事業上相互支持、感情上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